運動醫學家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恢復、醫學和運動生理學等的進步,促進了運動醫學的發展,1928年成立了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20世紀50年代以來,運動醫學發展較快,歐美一些國家建立了許多運動醫學中心和運動醫學研究所,不少大學也開展了運動醫學的臨床工作和科學研究,個別大學還開展了教學工作。1955年起,中國各地醫學院校和體育院校相繼建立運動醫學教研組,1959年北京醫學院建立了運動醫學研究所(現名北京醫科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1978年中國運動醫學學會成立,並於1980年加入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

概念

運動醫學是一門運動及缺乏運動對機體生理、病理的綜合性,屬新興的醫學學科。從學科的目標與任務界定,運動醫學通常可分為基礎與臨床兩個方面。臨床工作主要涉及到醫務監督、運動創傷、運動員營養衛生、醫療以及興奮劑檢測幾個學科領域。而基礎性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到機體器官組織形態、結構、成份、功能及代謝對運動訓練適應性或稱生物學效應的研究;運動性傷病的組織、細胞及分子病研究;運動性疲勞與過度疲勞的發生機制、病生理改變以及消除疲勞手段的研究以及運動員科學選材等方面的研究,涉及的領域較廣。運動醫學家是致力於研究運動醫學的科學家。

曲綿域

曲綿域曲綿域

運動醫學家,骨科學家。山東牟平人。(1925— ),中國運動醫學專家、教授。山東牟平人。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歷任北京醫學院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北京醫科大學校長、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運動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運動醫學》雜誌主編、世界衛生組織康復醫學專家組顧問、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副主席。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北京醫學院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北京醫科大學校長,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運動醫學學會主任委員,世界衛生組織康這專家諮詢團成員,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副主席及科學委員會委員。是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我國運動醫學先驅者之一。主要從事運動員關節軟骨損傷機理、修復和再生理論、治療條件及修補方法的研究。指出關節軟骨損傷深達軟骨下骨時,可通過關節活動對新生的肉芽組織的機械磨擦作用,使之化生成新的關節軟骨。發現軟骨損傷後的病理過程有自身免疫反應參與。用矽橡膠修補關節軟骨缺損,為末端病人治療原則提出理論根據。首次提出將腱止裝置分為折屈牽拉型、滑車型、牽拉型等。主編有《實用運動醫學》、《運動創傷學》、《中國醫學百科全書·運動醫學分卷》、《中國的運動醫學》(英文版)等。

田得祥

田得祥田得祥

1933年2月出生,河北省定興縣人。漢族。運動醫學家、博士生導師、教授。1959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現北京大學醫學部)。曾於1982年5月—7月、1987年10月—11月去美國,1986年10月—1989年7月去日本留學訪問及學者交流。現任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創傷研究室主任。技術職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運動創傷科研、醫療及教學工作。主講運動創傷學。主要研究方向:關節軟骨損傷的基礎研究及臨床研究。對關節軟骨損傷的發病原因機制、病理及臨床治療有較深的造詣。先後獲國家體委委託科研基金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對關節軟骨損傷的研究為國內先進水平,達到國際水平。醫療工作:負責領導運動創傷臨床的醫療及預防,擔負國家級運動員的創傷防治及康復工作,多年來很多優秀運動員經過治療重返運動場為國爭光。
田得祥主要從事關節軟骨損傷的基礎研究及臨床研究,其關節軟骨損傷的研究達到國際水平。除日常的臨床工作外,他同時擔負國家級運動員的創傷防治及康復工作。在半個世紀的醫學生涯中,先後獲全國科學技術獎,國家體委(體育總局)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科委獎等許多獎項;1991年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者獎;曾任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醫療組專家組組長;2004年被聘為雅典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醫療組專家。他結合多年臨床實踐,著有多部醫學書籍:專著《實用運動醫學》,合著《運動創傷檢查法》,參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運動醫學分冊、《膝關節外科的基礎和臨床》等,並寫了70多篇學術論文。培養博士生3名、碩士生1名。
田得祥現兼任中國運動醫學會委員,《中國運動醫學雜誌》常務編委,北京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骨科學會踝足外科組成員, 北京體育科學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醫學顧問等職。 2008年,奧運火炬從田得祥手中傳遞。

陳世益

陳世益陳世益

1958年11月生,浙江臨海人,九三學社社員。醫學博士,教授,復旦大學骨外科學與運動醫學博士生導師,專業骨科運動醫學和關節鏡微創外科。現為復旦大學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研究室主任、華山醫院運動醫學與關節鏡外科主任、衛生部(上海)骨科關節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主任、ISAKOS中國關節鏡與運動創傷教育培訓中心主任。中國運動醫學學會常委,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副主委、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鏡學組委員,亞洲運動醫學聯合會(AFSM)科學委員,美國匹茲堡大學骨科-運動醫學和膝關節外科臨床研究Fellow,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聖喬治醫院骨科-運動醫學與肩關節外科註冊骨科醫生。同時還擔任“國際汽聯F1中國醫療主管”、“國際摩聯MotoGP中國醫療主管”及 “A1世界盃汽車錦標賽中國醫療主管”,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集三大汽車賽事於一身的醫療主管。2004年獲“華山醫院突出貢獻獎”;2005年獲“九三學社中央優秀社員”稱號;2006年獲第九屆“吳介平醫學研究-保羅.楊森藥學研究獎”,“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專業恩德思內鏡醫學獎”。
1982年浙江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同年分配至浙醫二院骨科工作4年;1986年考入上海醫科大學攻讀運動醫學碩士學位(導師李鴻儒、許勝文、范振華),1987-1988年赴北京醫科大學附屬三院運動醫學研究所進修運動創傷關節鏡外科,1989年畢業後留本校華山醫院運動醫學工作至今;分別兩次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3)、教授(1997);在職攻讀復旦大學外科學博士學位(導師顧玉東院士)。2001年起擔任復旦大學外科學和運動醫學博士生導師。同時還擔任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山東泰山醫學院等高等醫學院運動醫學兼職教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外科學博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等。
陳世益教授對醫療技術精益求精,多次赴國內和歐美學習,師從國際著名的骨關節專家學習骨科運動創傷、膝、肩、踝、肘等關節微創手術。在國內,1987-1988年在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研究所進修,曾擔任總住院醫生,師從曲綿域、田得祥教授,較早開展運動創傷關節鏡外科業務;1995年~1996年7月於瑞典LinkÖping大學醫院進修運動創傷與關節鏡,師從歐洲關節鏡權威Jan Gilquist教授;2000年獲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CSM)“國際學者獎”,受ACSM資助於同年5月~9月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骨科師從Ben Graf教授,進修運動創傷與膝關節鏡外科;2002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骨科,擔任膝關節外科與運動創傷Fellow,跟隨Freddi Fu和Savio Woo教授學習;2003年1月-2004年2月於澳洲悉尼新南威爾斯大學聖喬治醫院骨科,師從George AC Murrell教授學習肩關節外科,擔任肩關節外科與運動創傷高級手術 Fellow/註冊骨科醫生。2006年2月,師從韓國著名肩關節專家HS Kim教授和YG Rhee 教授,學習關節鏡下巨大肩袖撕裂和肩關節多方向不穩的重建手術。
陳世益教授擅長膝、肩、踝等骨關節病和運動創傷的診治和康復,精通關節鏡微創外科技術,開展膝和肩關節人工關節置換、髕股關節疾病、半月軟骨及交叉韌帶損傷、肌肉肌腱和其它韌帶損傷的治療。作為國內及上海市運動醫學學術帶頭人,較早開展膝、肩、踝、肘等關節鏡手術、前、後交叉韌帶重建術、半月板成形和修補手術、脛骨平台骨折微創復位手術、關節鏡下肩峰成形術、肩袖修補術、肩關節不穩的盂唇固定術和關節囊緊縮術、肩周炎治療、關節鏡下踝關節清理術、外側踝關節不穩Brostrőm韌帶重建術、膕窩囊腫關節鏡下清除術、髕股關節疾病綜合矯形等工作。
開展對國產人工韌帶和半月板的研究、髕股關節疾病的基礎和臨床,膝關節軟骨和韌帶損傷重建,肩關節不穩防治,肩痛和肩袖損傷,肩周炎發病機理和微創治療,骨骼肌損傷促進癒合等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已發表了100餘篇研究論文。
陳世益教授善於學習新技術,經常出國學習最新關節鏡技術,以國際上最先進的骨科和運動醫學微創手術新方法、新理念、新技術,服務於中國廣大的關節病和運動創傷患者。他領導的華山醫院運動醫學與關節鏡外科 在2006年成為"衛生部(上海)骨科關節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承擔對全國骨科關節鏡專科醫生的培訓和關節鏡診療技術的規範操作。1982年醫學院地畢業,從事骨科臨床四年,1986年研究生,1987年北醫大三院進修運動創傷,1996年瑞典LINKOPING大學醫院進修關節鏡、軟組織運動創傷,1997年破格晉升教授。1998年首批列入上海市醫學“百人計畫”,2001年進入第二輪培養。2000年美國威期康星大學進修骨科關節鏡和運動創傷外科,2002年美國匹茲堡大學骨科擔任膝關節和運動創傷Fellow,2003-04年澳大利亞悉尼聖喬治醫院骨科擔任肩關節外科和運動創傷手術Fellow/註冊骨科醫生。目前擔任華山醫院運動醫學教授、外科學博導,中國運動醫學學會常委,全國骨筋傷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運動醫學學會主任委員等。曾受聘擔任第八、九屆全運會上海代表團運動醫學與康復顧問,國際汽職F1賽車中國首席醫務官。在骨科運動創傷方面有較深理論造詣與實踐經驗。在膝、肩關節和骨骼肌、韌帶損傷方面,已中標12項國家、部委、市局課題基金。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美國運動醫學會“國際學者獎”、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旅行院士獎”。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3篇,參與三本專著編寫。

鄭懷賢

鄭懷賢鄭懷賢
1897.9~1981.10 ,河北安新縣人,曾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常委、中國武術協會主席、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理事、全國運動醫學學會委員、四川省政協常委、中華醫學會四川分會副理事長、成都運動醫學學會主席、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系主任、成都體育學院附屬體育醫院院長等職。
鄭氏幼讀私塾,14歲開始拜安新人李而清為師習武、學習骨傷科8年,其武功和醫術在當地小有名氣。後經李而清介紹,又先後拜武林前輩和高手北平的孫祿堂、魏金山為師,深造武功兼習醫術。在師傅的精心教授下,不但在太極、形意、八卦、擒拿、飛叉等方面練就了一身過硬武藝,而且其醫術醫理得到系統完善。
30歲以後,先後在上海中華體育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西江體育師範學校擔任武術教員。1936年,鄭懷賢作為中華武術表演團11名成員之一,赴德國柏林參加第11屆奧運會,進行武術表演,其飛叉絕技震驚了德國。 1944年到成都體育專科學校(現成都體育學院)任教。 1958年和1960年,在當時國家體委主任賀龍元帥的關懷和指示下,經有關部門的批准,成都體育學院建立了附屬體育醫院和運動保健系(1978年更名為運動醫學系),鄭懷賢教授任醫院院長和系主任,親自講授凝聚他畢生心血的正骨、按摩和傷科用藥的經驗,全身心地投入到傷科診療、中藥、按摩的研究、教學和臨床等工作中。幾十年來,運動醫學系和附屬體育醫院為體育系統和衛生系統培養了大批中醫骨傷科和運動醫學人才,已遍布祖國四面八方。有的還遠涉重洋,在異國他鄉宏揚中華醫術,造福全人類。在他的帶領下,成都體育學院逐步建立形成了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以傳統骨傷科為特色的全國運動醫學基地。
鄭氏傷科學術是博採諸家之長,結合多年臨床體驗而成。歸納出鄭氏正骨12法,摸捏按提拉頂,再加端送搬搖鏇掛;鄭氏傷科按摩13法,撫摩、揉、捏、揉捏、搓、摩擦、推壓、搖晃、抖動、提彈、振動、叩擊和按壓;獨創經穴按摩8手法,摩推按拿,分合揉掐:總結了鄭氏傷科經驗穴位55個。
鄭氏治傷,重視功能,強調治筋。指出骨為主幹,節為樞紐,筋肉為動,若骨折脫位不治筋,十治八九難屈;重視綜合治療,強調外治;重視醫患結合,強調治“心神”;倡導醫者練功力、手法,熟記解剖、方藥等基本功。 其所創“一號新傷藥”、“舒活酒”、“鐵彈丸”、“三七散”、“抗骨質增生丸”、“一號活絡膏”、“虎骨木瓜酒”等鄭氏良方,以其獨特功效,為千百萬患者解除了痛苦。
倡導醫者練功力、手法,熟記解剖、方藥等基本功。其所創“一號新傷藥”、“舒活酒”、“鐵彈丸”、“三七散”、“抗骨質增生丸”、“一號活絡膏”、“虎骨木瓜酒”等鄭氏良方,以其獨特功效,為千百萬患者解除了痛苦。此外,鄭老還善於學習別人經驗為己所用。60年代初,選派自己的學生數人赴天津醫院骨科向方先之、尚天裕等學習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和關節脫位,學習小夾板製作和使用技術,並獨創了鐵絲托板。使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系成為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的骨傷科和運動創傷教學、臨床醫療和科研基地。

各領域科學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