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絲書

遊絲書

yóu sī shūㄧㄡˊㄙㄧㄕㄨ《遊絲書》宋吳說創造的一種書體。因連綿不斷,狀若遊絲,故名。宋高宗《翰墨志》:“至若紹興以來,雜書、遊絲書,惟錢塘吳說;篆法惟信州徐兢,亦皆碌碌,可嘆其弊也。”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七:“吳傅朋說出己意作遊絲書,世謂前代無有,然《唐書·文藝傳》,呂向能一筆環寫百字,若縈發然,世號連緜書,疑即此體也。”清安岐《墨緣匯觀錄》卷二:“相傳明季崑山、黃應龍家藏有吳傅朋遊絲書。”

創始人簡介

吳說, 字傅朋,號練塘。生卒不詳。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居錢塘之紫溪,人呼吳紫溪。宋詩紀事謂為王令(逢原)之外孫。高宗紹興十四年(一一四四),除尚書郎,出知信州(今江西上饒)。說工書法,字路極寬廣,楷、行、草及榜書均佳。小楷人稱宋時第一。行草書圓美流麗,深入黃太史之室,而得其精髓,又時作魏鍾繇之體,頗有新致。啟功先生在他的《論書絕句百首》一書中對“遊絲書”給予了很高評價:“傅朋姿媚最堪師,不是羲之即獻之。草法更能探筆髓,非同兒戲弄遊絲”……“夫毫尖所行,必其點畫之最中一線,如畫人透衣見肉、透肉見骨、透骨見髓。每行起筆後婉轉連綿,不作間斷,流暢飛動,一氣呵成,實懷素自敘之更進一步”。
宋代樓鑰在《玫瑰集》借用他人詩句讚譽說:春蠶一縷來不斷,萬鈞筆力歸毫芒。
吳說-遊絲書
東萊呂公詩云:非煙非雲斷復續,緩步徐行不拘束,斷崖一落千丈滑,遠望筆行如一發。
劉詩先生在《中國書法》上發表題為《圓美流暢,自成一格—南宋吳說“遊絲書”淺說》一文中指出:吳說的“遊絲書”雖源於狂草,既具有狂草書的藝術共性,又具有自身鮮明的個性,它是很美且難度很高的一種字型,純用筆尖書寫,不鋪毫,筆尖始終在筆畫中運行,(中鋒用筆)寫出的筆畫瘦圓秀麗,它瘦而不弱、細而不脆、圓而不腴、圓而不俗,每行起筆後一筆到底,婉轉連綿,不作間斷,流暢飛動一氣呵成。結字大小、長短、似信手而成,如遊絲飄空,輕而且韌,風吹不斷婉轉多姿,無不趣味盎然。同時劉詩先生指出:由於諸多複雜因素“遊絲書”已不復傳,但作為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一種書體,後人還是應該知道和研究的。“遊絲書”雖象夜空里一顆瞬息即逝的流量,但它在無盡的天空上划過一道閃亮的弧光,深深地印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吳說的“遊絲書”雖源於“狂草”,但它卻自成一格,它沒有張旭驚電急雷和懷素驟雨狂風《宣和書譜》那種氣勢,然它意態從容、瀟灑秀麗、韻味無窮、一派生機。吳說是把東晉王書(王羲之、王獻之)的媚美融進了他的“遊絲書”表現出的“力”,雖不及張顛狂素那樣石破天驚,但仔細品味,也能體會到“鋼鐵千迴繞指柔”的含蓄之力,這力“柔中寓鋼,綿里藏針”。

總評

南宋初期的書法出現復古與遊戲的兩極現象,其實是北宋晚期尚意書法思想在南宋初期的異化,是尚意思想崇古與率意兩個方面的極端化發展:一是不加選擇的食古不化,典型表現就是趙構的盲目復古思想;二是純粹的遊戲翰墨,拋棄書法的遊戲規則,偏離古法傳統地盲目創新,典型表現即是享譽一時的吳說遊絲書現象。南宋初的復古已經沒有了尚意書法的創新睿智與藝術衝勁,因此已經毫無自信心與穿透力,只能在泥古守舊的深潭中不能自拔;同樣,南宋初的遊戲思想是對米芾“墨戲”思想的超常規理解與詮釋,沒有了米芾在熟諳古法基礎之上的黑色幽默與故作調侃的意味,似乎惟剩脫離書法遊戲規則的盲目性演繹與失控式莽撞,其結果自然可想而知。當有人面對書法經典《蘭亭序》卻發出“無心工拙當閒暇,信手縱橫盡技能”(薛仙《紹興戊午秋因觀畢氏所藏定武舊石本蘭亭因題》)這樣的無知之言時,對於南宋初期萎靡不振的書法狀況就只有讓人無比慨嘆了。
“龍跳虎臥王右軍,蠶頭隼尾始逼真。不恨臣無二人法,但恨二人不似臣。”李石《試嚴志行筆》這首論書詩很好地反映了南宋初期書法的浮躁心態,既想師習古法,又不思沉潛,不經磨練,又想超越前人,最終只能導致盲目創新的出現。米芾墨戲思想的極端化發展便有了滋長的土壤:“餘事游神翰墨間,乘興濡毫快揮掃。”(王十朋詩句)而吳說遊絲書(圖1)在南宋初期大受吹捧和歡迎就是這一現象的產物。從周紫芝《吳傅朋(吳說,字傅朋)郎中自出新意作遊絲書妙絕一時士大夫皆賦詩為作數語書軸尾》這首詩的題目即可以看出吳傅朋遊絲書在當時的大受歡迎,“士大夫皆賦詩”,文人騷客爭相賦詩吹捧之。據宋人洪邁《容齋三筆》卷二記載,當時竟有上百人賦詩頌之:“吳傅朋遊絲書,賦詩者以百數。汪彥章五言數十句,多用翰墨故事,固已超拔,而劉子翬彥沖古風一篇,蓋為絕唱……予少時見二公所作,殊敬愛之,至今五十年,尚能記憶。懼其益久而不傳,故紀於此。”當時竟有上百首詩歌對其進行讚頌,亦可謂名噪一時、聲震寰宇了。“笑談了卻邦人事,遊戲翰墨惟書林。自從真行易篆隸,草聖書絕馳極摯。游雲驚龍初振奇,渴驥怒猊爭作勢……手追心摹前無人,一掃塵蹤有新意。”(洪适《題信州吳傅朋郎中遊絲書》)洪适等人即極盡讚美之能事。當然有識之士還是對他的這種怪異書法提出善意的批評,可見傳統與規則是不能隨意逾越和玩弄的:“我評先生賢,不以能書稱。”(向旙《題吳傅朋遊絲書》)“可憐太纖瘦,不受鐫瑤瓊。”(王之望《吳傅朋遊絲書》)觀吳傅朋遊絲書作品,“太纖瘦”的評價十分到位,一味地牽絲連帶,並無頓挫筆法,顯然已經脫離了用毛筆寫字的趣味。至於他追蹤孫過庭又上溯王羲之的行草,在南宋初期書壇萎靡的情況之下,雖“清嫻姣麗,特患無出世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顯露綺靡姿媚之風,因循過甚創新不夠,但已經彌足珍貴了。(見圖2)
“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米芾等人的墨戲思想是建立在古法的基礎之上的自信與瀟灑,而此時的遊戲思維顯得十分盲目,竟然對毫無筆情墨趣的遊絲書大加夸許,令人大跌眼鏡。然現存遊絲書贊詩僅十餘首,遊絲書也流傳無幾,洪邁記述上述文字的原因即是“懼其益久而不傳”,但事實就是一語成讖,像吳說遊絲書,如果不能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是並不能夠長久的。

學習遊絲書的建議

說起“遊絲書”大家都比較陌生,初看其字形與硬筆書法沒有什麼區別,真實不然,啟功先生在他《論書絕句》一書中.對南宋吳說的“遊絲書”評價甚高,詩云:傅朋姿媚最堪師,不是羲之即獻之。草法更能探筆髓,非同兒戲弄遊絲。又云:傅朋又創“遊絲書”有所書王介甫詩一卷,純用筆尖。宛轉作聯錦大草,此非故意炫奇,實懷素自敘之更進一步。夫毫尖所行,必其點畫之最中一線,如畫人透衣見肉,透肉見骨,透骨見髓,其難蓋將百倍於摹畫衣冠向背也。
啟功先牛不愧為當代大師,他把遊絲書與《自敘帖》相比較是有根據的,首先肯定了“遊絲書”的藝術價值,其次就是書寫難度,告訴後人不要忘記祖國書法寶庫中“遊絲書”這一瑰麗的藝術奇葩。
為此我對吳說的“遊絲書”與懷素的淵源關係,作如下讀:
李鵬武的遊絲書作品
一、懷素俗姓錢寧藏真,湖南長沙人,是我國唐代著名書法家,其草書遒勁酣暢,上下連屬,氣勢磅礴.用筆使轉莫測,極富變化,然以法度之,則出規入矩,堪為草書之楷模,這是懷素名垂書壇,千年不衰的根本原因。其傳世代表作,《自敘帖》屬狂草,每用中鋒,破先人之例,融台篆書筆法,其筆勢剛勁有力,委婉通暢,飄逸神飛,薛彭紹云:懷素唐朝草聖超群,所謂筆力精炒,飄逸自然,非學之能至也。與張旭並稱“顛張狂素”而懷素的《冬熟貼》、《律公貼》書法瘦逸稱為“遊絲書”。
二、懷素的草書是“篆基草”,在篆書筆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筆畫園轉活脫、而剛勁矯健、富有彈性,故稱為“錐畫沙”。已故台灣故宮博物院長秦孝儀先生20世紀80年代回故鄉湖南探親,在他幾首感懷詩中有:“懷素家長沙、長沙之錐畫”、“篆山隸海覓錐畫”句,這說明篆、隸與錐畫沙的關係,懷素書法與錐畫沙的淵源關係。
三、寫“遊絲書”要全部中鋒用筆,其難自二,1.寫遊絲書要做到上、下、左、右相連,書寫者就必須要具備,“八面出鋒”的用筆技巧,此非肩、肘、腕、指諸關節靈活運用者莫能。2.寫遊絲書要用大毛筆,懸肘,且須保持線條的粗細均勻,這正是對書寫者“功力”考驗。
四、不是所有的草書都適台寫“遊絲書”,因為草書每個字都有多種寫法。你要從中選出最適合寫“遊絲書”而且還要易於辨認的字。這就要求書家平時要有豐富的積累,古人云“學富五車”,即便藉助資料仍需耗費很多寶貴時間。
五、寫“遊絲書”不但字要規範,而且書寫者要熟知草書的筆順,點畫呼應關係,有人形容“草書筆順和結構玄乎其露、難度極高”,只有把草法結構把握熟練,胸有成竹才能—氣呵成。
六、什麼是“遊絲書”的合格標準呢?通過十多年的實踐,我認為,把遊絲書單獨理解為細如髮絲是不夠全面的,細線條用小狼毫比較容易寫,而我寫遊絲書略帶飛白,寫出的線條不是一根絲,而是多根絲。還要有條不紊,這沒有熟練的中鋒用筆是難以奏效的。正如北京圖書館1999年出版,由劉恆主編的《中國書法賞析叢書》《草書》對吳說的“遊絲書”的評語為,“細觀其書,非筆性純熟、技巧精湛者。絕難為之”。
七、綜上所述,我認為吳說的“遊絲書”是草書的升華,劉詩先生20世紀末在《中國書法》發表題為《圓美流暢,自成一格》一南宋吳說“遊絲書”淺析,步啟功先生之後極力推薦“遊絲書”,我為文章的結束語所感動,“由於諸多複雜因素,‘遊絲書’已不復傳”,但是作為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書體,後人還是應該知道和研究的。這使我下定決心,在我有生之年定要把遊絲書寫出來。1998年至今,新聞媒體對“遊絲書”多次報導,深圳商報、特區報、深圳電視台、廣州日報、廣東南方電視台、廣州電視台、南京晨報、團結報、書法報,還有不少“遊絲書”愛好者紛紛來電,來信要求出本書供他們學習,由於歷史使命和責任感,截至2005年,完成了寬0.7米長200米的《唐詩三百卷》長卷,及長10米手卷《千字文》。2009年用5個月時間參照古今名人《千字文》,六易其稿完成課本式《遊絲書千字文》每行八字附釋文即將出版,這將為廣大《遊絲書》愛好者,尤其是為有志於草書的書友提供一個能從根本上了解寫好草書的好範本。
我學遊絲書的初衷,是為使已失傳的“遊絲書”得以恢復,把它獻給後來者欣賞、借鑑、學習和其他祖國傳統文化一樣,世世代代流傳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