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生活總是鮮活的,就連相似的新聞也扎堆兒出現,比如老人“逼座”。這類新聞大同小異,區別可能只在於發生地點與公交車次的不同。這類事件因其強烈的衝突,每每刺激公眾的情緒,讓人感到憤怒、無奈,抑或沮喪。性質
與“各打五十大板”一樣,單純指責任何一方也是沒有道理的。一類事情經由民意的發酵而成為“現象級”的問題,顯然有著諸如道德、制度等深層原因。不過,無論是網友此前戲言的“老人變壞”、“壞人變老”,還是專家提及的“擴大公共運輸供給”,都不免高調,並不能解決當下的“逼座”衝突。
其實,問題的關鍵仍在於回歸具體情狀、回歸個體體徵。而不要隨意貼標籤,不要將衝突泛化。比如,老人要求讓座,“大道理”並沒錯,可也要考慮小女孩的實際情況,既然小女孩生病了,老人就該收回讓座訴求。再說了,即便是老人,箇中情況也各有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觀點
道德不是一根大棒,而是一種讓每個人感到更舒服、更美好的軟約束。我們講尊老敬老,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都沒錯,但也應置於相對、動態的環境中,即強弱、尊敬是可以隨機轉換的,年輕人也會有身體不適的時候。何況,“尊老”的後邊,還有一個“愛幼”;“老吾老”之後,還有一個“幼吾幼”。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與“逼座”相反,不少城市的民調顯示,“讓座率”或者說“讓座意願”仍非常高。這表明我們的城市公共運輸中,文明禮讓畢竟還是主流;再者,幾乎每一次“逼座”衝突,都會極大消解公眾的意願,甚至使之產生某種讓座的牴觸。總之,好的德行,不會產生於惡語逼迫,而只能產生在相互理解、諒解之上。
事例
2016年7月2日上午10點左右,在安徽合肥11路公車上,一名小朋友因生病未讓座,竟遭一名老人教訓辱罵,稱“小孩子就要給老人讓座”。小朋友生病了,感冒難受,一直在咳嗽,沒有說話。然而這個老人看小朋友沒讓座就衝著這個小朋友一番教訓辱罵。當時小朋友的母親被這個老人的辱罵氣的直抖,說要下車。老人聽到了就說:“你們快滾下車吧,像你們這樣不知道尊敬老人的快點滾吧。”2016年2月,據觀察者網報導,王敏(化名)身高1.56米,平時體重不足40公斤,身體單薄的她雖然懷孕3個月卻不顯懷。因為坐在愛心專座上,一位老人要求讓座時不聽她辯解,反而一再地指責和辱罵,甚至動手打了王敏的頭。見此,車上一位老年乘客主動讓出了橫排的一個位置給老先生。臨走前老人試圖再扭王敏一把,被一名乘客制止了。王敏說要報警。老人卻聲稱:“歡迎報警”。幾經勸解,連拉帶請,乘客們最後將老人帶到了橫排一個座位上,但他卻一直扭頭朝向王敏罵罵咧咧。老人從上車,罵人,打人,再到下車,就坐了一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