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拳

連城拳

連城拳-福建省連城縣的地方傳統拳術。連城拳可分為:黃氏拳、林氏拳、項氏拳、巫氏拳四種.綜觀“連城拳”的風格特點,可見其架勢適中,以中下磐為主,身活步健,運手莫測,防守嚴密,前後兼顧,進退有法,拳勢猛烈;講究吞吐浮沉,門戶緊,來勢凶,吞三分,吐三尺,進如猛虎出山,退似貓兒戲鼠,子午中正,步隱腿快,肩靈拳活,腰擰勁發,肘手連攻,有輕而不浮,沉而不僵和兼南北二家之長,既舒展又凌厲的特點。連城拳內容豐富,完整系統,有拳術、器械、對練等幾十個套路。

連城拳

黃氏拳

連城拳 連城拳

明洪武年間(公元一三八五年),南田(連城縣隔田村)黃氏千七郎公之妻張氏四娘,與本縣巡檢張繡是河南同鄉,素為戚誼之交。巡檢張繡任職屆滿,請張四娘的長子黃張生挑運行李隨其回河南,到河南後,張繡便推薦黃張生到河南登封少室山(即嵩山少林寺)拜蔡、董、孫三位僧人為師,練習少林諸般武藝達三年之久。雖時間有限,但黃張生依然學得三位師傅的精髓要領。黃張生返回家鄉後,將其所學盡數教授給族人,因此隔田武術得以沿襲不衰。後經黃觀傑等人在實踐中刪改後精益求精,使武術套路更加精煉、充實完善。

清順治十七年(公元一六六零年),拳師黃思煥前往浙東經商,結識宗人黃百家,他不僅精通少林拳法,還精通陰陽內家拳。當時還與其師傅王征南結為莫逆。數年來,三人經常相互切磋武藝,黃思煥深得二位師友的悉心指教,因此造詣更深。回家後,再經勤學苦練,取其長舍其短,遂成為別具一派的《連城南田拳》。黃思煥在康熙年間,因練功所需而鑄造了一把大關刀,大關刀連柄長四米、刀梢長六十六厘米、刀柄粗八厘米、刀柄相連均由鐵鑄成,重約二百斤。後輩習武之人大都無法舞動。唯有黃思煥的第八代孫黃肇疑年輕時可以把弄。黃肇疑身高一米七八,年輕時為了生計,經常肩挑三百斤來往連城與南平之間,為鹽商販運食鹽。故後輩習武之人中唯黃肇疑可以把弄大關刀。

隔田村地處僻壤,一向缺少娛樂場所,每逢雨天或晚飯後,只有在習武廳內,提槍弄棍,以此為樂。若人數多時,便敲鑼打鼓鳴鈸,舉起獅頭舞動獅身,哄然而戲。村民習武之風,可謂甚之又甚!族人奉列祖前輩的告誡:隔田武術架勢沉宏、防守嚴而不疏、不易被人所傷害,若遇人挑釁,先以謙讓為恭,倘若一犯再犯,亦可自衛。強調尚武先立德,倘若傷人,應負責為人醫治。此乃隔田人未學武先立德習醫的原則。這也是隔田村黃宗盛、黃宗耀、黃冬年等骨傷科名醫的醫術由來。

連城南田拳經過歷代黃氏前輩如文祥、士昌、登有、庵佬,現代有湖佬、鶴林、俊登、俊保、宗鏡、肇籌、奎祥(現為國家一級武術裁判員)等人的創新,成為今日之《連城拳》,流傳頗廣,曾經流傳上杭、長汀、龍巖、清流、寧化、永安、三明、明溪、沙縣等地,還流傳至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和台灣等地,民國初期還流傳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地,深受讚譽。

一九五六年秋,縣政府組織隔田村的武術獅班,到福州參加全省武術表演,得到全省武術界與觀眾的一致好評,榮獲一等獎,並上報授予《隔田武術之鄉》的稱號,這是隔田村號稱武術之鄉的由來。一九五八年,中國《體育》報社,《中國體育》雜誌還專門派人到隔田村採訪,發表《體育之鄉》的專題報導。一九六一年七月,省委安排黃奎祥、黃清祥參加在上海舉行的華東區武術比賽,獲棍術第一名、南拳(連城拳)第二名。

文化大革命期間,隔田村武術活動受到衝擊。存放於祖祠的獅頭、大刀、鉤刀、鈀頭、鐵尺、雙刀等練武器械,被視為“封建遺產”。遭紅衛兵焚銷。世代相傳的武術典籍《南田武譜》和保存了三百多年全國罕見的大關刀也在劫難逃。七十年代,兩塊二百餘斤的練功石與石鎖皆不翼而飛(九十年代練功石已尋回)。武術活動被迫停止。

文化大革命後,停辦已久的隔田武術獅班得以重組。一九七七年六月,福建省武術比賽大會在隔田村舉辦,參加的單位有龍巖、廈門、寧德、三明、建陽等七個地區的代表隊。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共產主義青年團龍巖地區委員會和龍巖地區體育運動委員會在連城文川鄉隔田村和長汀縣庵傑鄉聯合召開全區農村體育工作現場會,總結、推廣農村開展體育活動的經驗。一九八三年,在縣體委的重視和支持下成立了《連城武術協會隔田分會》,隔田武術得以新生,湧現出許多的青年後輩,在老前輩的指導下,為弘揚隔田武術作出了不懈努力,多次參加由省、市舉辦的武術比賽並獲獎。

林氏拳

林坊拳 林坊拳

連城武 術源遠流長,始於宋代,盛於清朝,有近900年歷史。歷代武館興旺。為推動民眾習武,清康熙四年(1665年),縣令杜士晉曾建有演武亭。據康熙版《連城縣誌》所載:演武亭,“拱北門外二里,彭坊橋之側。亭左有聽事小亭;有大松樹數十株,鎮縣水口。縣令杜建。”可見,當時習武之風甚盛,不但有練武之地,還有切磋武林技藝場所。直到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林田鄉還成立梨井保國術研究社(林坊武術協會前身),研究武術。數百年來,該縣尚武之風世代相傳,永不間斷,練拳使棍者常年不輟。

林坊傳承林氏家族尚武之風歷史悠久。到清朝年間,林坊武術進入鼎盛時期。科舉武進士、武舉人和武術界知名人士比肩繼踵,人才輩出,為國家培養了一批保疆衛國的中高級軍官。僅明清時期,林坊就有四世祖有榮公裔孫林炳星(乾隆七年(1742年)二甲武進士,授御前三等待衛,官至湖北宜昌鎮總兵,湖南、湖北兩江總督部堂等處軍旅參軍,“吳楚重鎮”武功卓著,誥授武功大夫);林朝輔(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武進士,欽賜果勇巴圖魯府,誥授武翼大夫);林明紀字冠軍(清光緒十六年,武進士);林占圭(清光緒十一年,武舉人);林占彪(清光緒十一年,武舉人);林如彪(清光緒十七年,武舉人);林建勛(清光緒二十年,武舉人);林仲蕭(清光緒二十年,武舉人)。

林坊武術屬泉州少林派系。清乾隆年間,四房十滿公投師於泉州少林寺,學藝五年後回籍,把少林武術與林坊原有的武術套路各相結合,同時汲取連城各派武術優點,自成一派,逐步形成林坊武術。林坊拳、齊眉棍廿八宿、大刀、鉤刀、鈀頭和短兵具雙刀等,林坊武術講究攻防結合,以柔克剛,以虛掩實。拳、刀、棍各有一套要訣,並經一代代武術人推廣傳承,爐火純青。本族歷代知名的武術名師有:十滿、赤老、獻孜、老筆頭、堂保、德映、良欽。他們在刀光劍影的武術平台上叱吒風雲,留下許多美談。乾隆年間,汀州府擺擂台比武,有一瑞金武師善用鈀頭,無人可敵,林坊赤老等人前往參加,赤老用鉤刀與瑞金武師對弈。比武中,瑞金武師使出狠招,用鈀頭把赤老的鉤刀絞住動彈不得,赤老側身倒地,用“詐死”套路開絞出擊,瑞金武師即刻開膛破肚,倒地身亡。此絕招叫“黃牛脫枷”。

項氏拳

南宋末年,連城項氏始祖項一齋將軍與其子項容直及幼孫項四六郎隨從文天祥為南宋末皇室南下保駕。途經河源連城溫坊(現連城縣朋口鎮文坊村),因戰事,行軍艱險迷失方向,留下項四六郎托寄溫姓善士撫養。四六郎自幼愛好武術且有習武天賦,又得祖、父輩傳授項氏拳,學得簡要套路,其親人離去後又自已精心揣摩苦練,其拳法代代相傳。至乾隆年間又有項氏十四世裔孫項希由(號三妹)、項希宏(號七妹),不但苦學祖傳項氏拳,還前往少林寺投師學習少林武藝,在少林寺下山後又與各門派武林高手交流求學。將項氏拳進一步改進提高。項三妹、項七妹成為新一代連城拳宗師。另項三妹忠義俠勇及項七妹在建寧府牽虎入城,力除虎害的傳奇故事留傳至今,成為閩西武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遠近聞名。

巫氏拳

“巫家拳”系連城姑田鎮洋地村巫必達所創,巫必達(1751一1812),又名巫黑,字有能。他自幼習武,得到了精通黃家拳和其它少林武術的父親真傳,後又到南少林寺去拜師學習南少林拳術。青年時期離家雲遊山川古寺,拜師訪友,虛心求教名家拳師,去粗取精,將福建少林拳多種攻防剛勁手法與內家拳的藏精、蓄氣、培神之固本強骨法緊密結合。清乾隆末年,巫必達在株洲雷打石鄉李大魁家,收徒授拳;後到湘潭馬家河授徒馮南山、馮連山兄弟,於清雍正年間從寧化石壁遷此,通過勤學苦練,武藝已是十分嫻熟。該拳在湖南株洲,湘潭、長沙、岳陽等地廣為流傳至今,成為了湖南四大名拳之首。由於他住在洋地村,他的功夫就叫“洋地巫家拳”。

乾隆年間,姑田習武蔚然成風,洋地巫姓、豐頭鄧姓、中堡華姓、萬堂蔣姓、溪口童、黃等姓的祠堂或老屋均有90公斤重的大刀以及百斤武石和幾十斤重的石鎖供習武者練武之用。在老屋或祠堂設立的武館中,聘請本姓人當師傅,教習武術,所學拳種和套路五花八門,有少林拳、南拳、武當拳、鳳陽拳和連城拳等,在器械上有長柄大刀、鉤刀、鈀頭、眉刀、木棍、雙刀、鐵尺等。習武者拳、刀、棍均需有所見長,平時用以防身,集中起來可抵禦盜寇侵擾,保衛地方安寧。更有甚者考取功名,榮宗耀祖。僅明清時期,全縣就有武舉人144人,武進士8人,特別在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武舉人的人數多達44人。僅姑田鎮,清代就有華文鷹、蔣國楊、蔣凌雲、蔣凌鳳4位武舉人,此外還有一些造詣較深的拳師,如蔣大崧、蔣次蘭、周玉書、華星明、江良應、江象春等人。特別是連城巫家拳創始人巫必達也在此鎮中,到民國時期,在當地武壇富有名望的武術大師大有人在,而以華光炎、吳禮應、華春森、羅柏祥等20多人武功更為出色,直至現代仍有拳師黃宗耀、黃湖佳、羅柏權、陳德其、李瑞龍等名揚各地。

連城拳與連城舞獅

連城縣隔田每年的農曆正月二十定為各村舞獅武術隊聚會競技的節日,叫“天川獅會”。這天,十鄉八寨的舞獅隊會從四面八方湧向隔田村相聚比武。各色獅隊在十番樂隊的伴奏下在黃氏宗打前的大坪上各獻技藝,煞是壯觀。獅舞結束後,就表演拳械格鬥,刀光劍影,閃展騰挪。這天的觀眾非常多整個場面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正月前後,舞獅武術隊便走家串戶進行舞獅武術表演。這種風俗意在驅趕邪魔歪氣。舞獅武術從入年關開始,至農曆二月結束。期間,各村的家族武術隊走村串巷,一路鑼鼓喧天。凡需要舞獅驅邪的人家一聽到鑼鼓聲,便打開中堂大門,神案上點燃香燭,主人手裡拿著一串鞭炮站在門口迎候,一見舞獅隊便點燃鞭炮,舞獅隊即知道這家需要舞獅。於是舞獅人就舞動獅頭來到門口,向中堂以獅頭拜上三拜,算是致禮,然後一步一跨地向中堂步步舞進,後面的武師們跟著魚貫而人。進了中堂,舞獅者在中堂上隨著鑼鼓聲伸縮騰挪使勁舞動布獅,其餘的武師們分坐中堂兩旁。主人家則端著茶盤向各位武師獻茶。待舞完了獅,舞獅者將獅頭端放在神案上(獅頭面向中堂大門),便開始進行武術表演,表演的項目是:先表演單人拳術和單人器械,器械有:棍、叉、鉤、雙刀、長柄大刀、雙鈞、短戟、鐵尺等,然後進行雙人或三人拳術及器械對打表演,隨著鑼鼓聲的節奏加快,對打也更加激烈,這是最激動人心和最精彩的表演!

連城拳 連城拳

表演完畢,舞獅者從神案上取下獅頭又舞起來,這時主人就會捧上一個紅包恭敬地交到帶隊的長者手裡,算是對他們的酬勞,並說一些感謝和吉利的話。舞獅者一邊弓腰舞動獅頭,一邊背向中堂大門向外退出,其餘武獅紛紛敲著鑼鼓走出大門,舞獅者退出門口後,就可停止舞動,並從頭上放下獅頭,向另一家走去。

連城拳大放異彩

日前,由中國武術協會、福建省體育局和泉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體育交流大賽傳統武術交流大賽在泉州舉行,共有1100多名運動員參與比武。連城派出5名運動員參賽,都摘金奪銀,“連城拳”又大放異彩。其中,李慶豪獲得男子中年組(其他傳統南拳)金獎,蔣繼武摘得男子老年組(42式太極劍)金獎,黃劍

忠在男子青年組(其他傳統南拳)問鼎冠軍,黃炎林、江楠則分別在男子中年組和男子少年組(其他傳統南拳)中獲得金獎和銀獎。

溯源

追根溯源,“連城拳”迄今已有數百年歷史。據《連城縣誌》記載,自宋代端拱年間,連城隔田村黃姓第三代九四郎借送縣尹倀某榮歸河南之機,到河南登封少室山(即現嵩山少林寺)隨蔡、董、孫三僧習少林拳法數年,後返家鄉教習族人,得以世代相傳。到了清朝順治年間,隔田拳師黃思煥經商浙東,結識宗人黃百家及其師王征南並成為莫逆之交,切磋拳技,交遊甚密。思煥得黃百家、王征南的多年悉心指教,頗得內外兩家拳法真諦,融兩家精華於一爐,窮畢生之精力創造出別具一格的“連城拳”。在清代中葉,又經黃觀傑精心刪改更加精彩,歷經黃文祥、黃士昌和黃宇茂等先輩世代相傳迄今。黃觀傑是“連城拳”清代期間較早的改革人,他不僅繼承先祖遺志,同時對“連城拳”作過較大的改革,以他為首設立的“興武社”,規定每年農曆正月二十日為天川勝會,且為一年一度的“連城拳”檢閱日,凡武術學人均可自願進行擂台比武,一者為人觀賞,再者作拋磚引玉之舉,以繼承和發展“連城拳”,使它世代發揚光大,人才輩出。在乾隆年間比較聞名的有黃宇茂、黃日千、黃日朝等;嘉慶年間有黃祖泮、黃祖興,道光、鹹豐年間湧現出了黃石頭、黃呀老、黃宗雄、宗照、宗宇、宗招、宗裕等;民國初期有黃狗哩、黃家貴、黃兆熹、羅桂勝、邱火旺、林忠、楊湖等都為“連城拳”變革發展作過較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後,“連城拳”的代表人物有黃兆凝、黃奎祥、羅柏權等,黃奎祥是省武協委員,曾多次參加全國和省的武術比賽,並獲得較好成績,他多年從事武術工作,為連城縣和龍巖市發展武術事業做過貢獻,是連城縣武術班的最早創始人,為普及武術運動,傳授過數千名青少年和兒童,還協同省武術教練洪正福共同編寫了《福建南拳基本動作》。據連城縣文體局局長馬勛明介紹,“連城拳”已列入全國知名拳種、全省八大拳種之一,流傳於連城、上杭、長汀和清流、寧化、永安、明溪、沙縣等地。在民國初期還流傳到馬來亞、新加坡和泰國等地。

特點

綜觀“連城拳”的風格特點,可見其架勢適中,以中下盤為主,身活步健,運手莫測,防守嚴密,前後兼顧,進退有法,拳勢猛烈;講究吞吐浮沉,門戶緊,來勢凶,吞三分,吐三尺,進如猛虎出山,退似貓兒戲鼠,子午中正,步隱腿快,肩靈拳活,腰擰勁發,肘手連攻,有輕而不浮,沉而不僵和兼南北二家之長,既舒展又凌厲的特點。連城拳內容豐富,系統完整,有拳術、器械、對練等幾十個套路。拳術套路有:單勾、雙勾、猛虎跳牆、八步纏獅、七拳、四門拳、蛤蟆覓水、捆手、單提、花勾、老虎伸腰、心安拳、老花拳等。器械套路以棍為主,有大陣棍、二十八宿、流水棍、爛稈纏綿、枯樹架橋、淮槍棍、老棍、大峰槍、子午棍、起腳槍(趕狗棍)等。另外還有雙刀、山字耙、鐵尺、勾連槍、鐧、雙劍、七星耙、凳術、盾牌等。對練套路有:對練拳、對練棍、棍對耙、棍對勾連槍、棍對大刀、棍對凳、棍對盾牌、棍對鐵尺、棍對雙鐧、棍對七星耙、鉤鐮槍對大刀、勾連槍進山字耙、空手對雙刀、空手對耙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