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蒙學射於羿

’其仆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 ’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射於我。 ’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

原文

逢蒙學射於羿,(羿,夏之諸侯,善射,百發百中。逢蒙,羿弟子也,亦能百中。)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為愈己,於是殺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儀曰:“宜若無罪焉。”曰:“薄乎云爾,惡得無罪?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仆(仆,御者也。)曰:‘追我者誰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射於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端人用心不邪辟,知我是其道本所出,必不害我也。)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為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矢而後反。”(庾公之斯至,竟如孺子之所言。而曰:“我不敢廢君事。”故扣輪去鏃,使不害人,乃以射孺子,四發而去。乘,四也。孟子言是,以明羿之罪。假使如子濯孺子之得尹公之他而教他之,何有逢蒙之禍乎?

譯文

逢蒙跟羿學射箭,學得了羿的技巧後,他便想,天下只有羿的箭術比自己強了,於是便殺死羿。孟子說:“這事也有羿自己的罪過。” 公明儀說:“羿不該有什麼罪過罷。” 孟子說:“罪過不大罷了,怎么能說沒有呢?從前鄭國派子濯孺子侵入衛國,衛國派庚公之斯追擊他。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的病發作了,不能夠拿弓,我死定了!’又問給他駕車的人說:‘追我的人是誰呀?’駕車的人答道:‘是庚公之斯。’子濯孺子便說: ‘那我不會死了。’給他駕車的人說:‘庚公之斯是衛國著名的射手, 先生反而說不會死了,這是為什麼呢?’子濯孺子說:‘庚公之斯是向尹公之他學的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我學的射箭。那尹公之他是個正直的人,他所選擇的朋友也一定正直。’庚公之斯追上來了, 問:‘先生為什麼不拿弓呢?’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疾病發作,不能夠拿弓’庚公之斯說:‘我跟尹公之他學射箭,尹公之他又跟您學射箭。我不忍心用您的箭術反過來害您。不過今天這事是國家的公事,我不敢不做。’於是抽出箭,在車輪上敲打了幾下, 把箭頭敲掉,發了四箭然後就回去了。”

背景

逄蒙本是一個山間獵手。后羿發現他靈敏而又勇敢,就盡心竭力輔導他射箭。
後來,師徒倆的箭射得差不多一樣好了,天下人談到箭術時都把這對師徒相提並論。
這時,作為老師的后羿很高興帶出了一個好學生;作為學生的逄蒙卻不高興有個本領比他還高,名氣比他還響的老師。他要獨霸箭壇,就要除去老師。
逄蒙一直想暗害后羿,苦於沒有機會下手。直到有一次,后羿單獨出去打獵,逄蒙躲在樹林邊,向后羿施放暗箭。一支箭嗖地射來,后羿聽到了弓弦響,急忙拉弓放箭,兩支箭空中交匯,成為“人”字後一齊落地。如此重複十次,只有十支箭的后羿箭囊已空,而逢蒙還有一支箭搭在弓弦上,目標正對著后羿的咽喉。后羿中箭落馬,逄蒙為自己陰謀得逞而暗自高興,以為老師必死無疑,準備去撥下那支箭。誰知他剛到老師面前,只見老師從嘴裡吐出箭來,笑對學生說:“你連‘齧鏃法’都不知道啊,還得好好學呢!”
逄蒙簡直不敢相信,老師竟然咬住了他射來的箭,直嚇得面露土色,跪地求饒。
后羿饒恕了逄蒙。
然而逄蒙不思悔過,卻在暗中削成一根桃木棍,說是用來挑獵物,后羿也不見疑。就在一次打獵時,逄蒙趁后羿不備,一棍打死了自己的恩師。
之後逄蒙做了宗布神,根據袁珂老先生的《中國古代神話》一書中描述,宗布神其實就是現在所說的鐘馗。 逢蒙與后羿的對射和之後《列子》中出現的紀昌與飛衛的對射有驚人的相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