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義
對於通貨緊縮的涵義,與對通貨膨脹一樣,在國內外還沒有統一的認識,從爭論的情況來看,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
一種觀點認為,通貨緊縮是經濟衰退的貨幣表現,因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特徵:
一是物價的普遍持續下降;二是貨幣供給量的連續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全面衰退。這種觀點被稱為“三要素論”。
另一種觀點認為,通貨緊縮是一種貨幣現象,表現為價格的持續下跌和貨幣供給量的連續下降,即所謂的“雙要素論”。
第三種觀點認為,通貨緊縮就是物價的全面持續下降,被稱為“單要素論”。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儘管對通貨緊縮的定義仍有爭論,但對於物價的全面持續下降這一點卻是共同的。
一般來說,單要素論的觀點對於判斷通貨緊縮發生及其治理更為科學。這是因為,通貨緊縮作為通貨膨脹的反現象,理應反映物價的變動態勢,價格的全面、持續下降,表明單位貨幣所反映的商品價值在增加,是貨幣供給量相對不足的結果,貨幣供給不足可能只是通貨緊縮的原因之一,因此,雙要素論的貨幣供給下降的界定,將會縮小通貨緊縮的範圍;而三要素論中的經濟衰退,一般是通貨緊縮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因此,用經濟衰退的出現來判斷通貨緊縮就太晚了。根據單要素論的觀點,判斷通貨緊縮的標準只能是物價的全面持續下降,其他現象可以作為尋找成因,判斷緊縮程度等的依據,但作為通貨緊縮的構成要素是不妥的。
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及經濟衰退。對於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爭議。但經濟學者普遍認為,當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連跌三個月,即表示已出現通貨緊縮。通貨緊縮就是產能過剩或需求不足導致物價、工資、利率、糧食、能源等各類價格持續下跌。2012年7月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6月份CPI同比上漲,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中國經濟將進入通貨緊縮。一是物價的普遍持續下降;二是貨幣供給量的連續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全面衰退。這種觀點被稱為“三要素論”。
測試指標
依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的表述, 價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貨緊縮。也有學者將通貨緊縮細分為deflation與disinflation,前者的標誌是CPI(居民消費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轉為負數,亦即物價指數與前一年度相比下降;後者的標誌是CPI連續下降,亦即物價指數月度環比連續下降。
通貨緊縮是指物價水平的全面持續下降,判斷通貨緊縮的程度就必須解決兩個以下問題:一是用什麼指標來測度物價水平的變化;二是連續下降多長時間才可看作持續下降。反映物價總水平變化的指標,
最為常見的指標有三種:國民生產總值物價平減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即批發物價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而消費者價格指數又有兩種:一種是同比價格指數, 另一種是環比價格指數。這兩種價格指數對於判斷價格走勢,有時是一致的,有時又會出現差異。對於一般的分析判斷,可以用同比價格指數,但據此得出的結論,對於輕度的通貨緊縮可能不太準確。
對於專業分析,用環比價格指數來衡量和判斷通貨緊縮的出現、程度更為合理與準確,但限於統計資料的不足,用環比價格指數時要對統計數據進行專業調整。
具體類型
通貨緊縮類型的劃分,對於全面準確地把握通貨緊縮的性質、 機理,針對不同情況尋找不同的治理對策具有重要意義。按照不同的標準,通貨緊縮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主要有:相對通貨緊縮和絕對通貨緊縮。
相對通貨緊縮是指物價水平在零值以上,在適合一國經濟發展和充分就業的物價水平區間以下,在這種狀態下,物價水平雖然還是正增長,但已經低於該國正常經濟發展和充分就業所需要的物價水平,通貨處於相對不足的狀態。這種情形已經開始損害經濟的正常發展,雖然是輕微的,但如果不加重視,可能會有量變到質變,對經濟發展的損害會加重。
絕對通貨緊縮是指物價水平在零值以下, 即物價出現負增長,這種狀態說明一國通貨處於絕對不足狀態。這種狀態的出現,極易造成經濟衰退和蕭條。根據對經濟的影響程度,又可以分為輕度通貨緊縮、中度通貨緊縮和嚴重通貨緊縮。而這三者的劃分標準主要是物價絕對下降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長度。一般來說,物價出現負增長,但幅度不大(比如—5%),時間不超過兩年的稱為輕度通貨緊縮。物價下降幅度較大(比如在—5%~10%),時間超過兩年的稱為中度通貨緊縮。物價下降幅度超過兩位數,持續時間超過兩年甚至更長的情況稱為嚴重通貨緊縮,上個世紀30年代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所對應的通貨緊縮,就屬此類。
可以分為需求不足型通貨緊縮和供給過剩型通貨緊縮。
需求不足型通貨緊縮,是指由於總需求不足,使得正常的供給顯得相對過剩而出現的通貨緊縮。由於引 起總需求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消費需求不足,投資需求不足,也可能是國外需求減少或者幾種因素共同造成的不足,因此,依據造成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把需求不足型的通貨緊縮細分為消費抑制型通貨緊縮、投資抑制型通貨緊縮和國外需求減少型通貨緊縮。
供給過剩型通貨緊縮,是指由於技術進步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在一定時期產品數量的絕對過剩而引起的通貨緊縮。這種產品的絕對過剩只可能發生在經濟發展的某一階段,如一些傳統的生產、生活用品(像鋼鐵、落後的家電等),在市場機制調節不太靈敏,產業結構調整嚴重滯後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絕對的過剩。這種狀態從某個角度來看,它並不是一個壞事,因為它說明人類的進步,是前進過程中的現象。但這種通貨緊縮如果嚴重的話,則說明該國市場機制存在較大缺陷,同樣會對經濟的正常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可以把通貨緊縮分為顯性通貨緊縮和隱性通貨緊縮。
界定通貨緊縮,在一般情況下可以而且能夠用物價水平的變動來衡量,因為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一樣是一種貨幣現象。但是如果採取非市場的手段,硬性維持價格的穩定,就會出現實際產生了通貨緊縮,但價格可能並沒有降低下來的狀況,而這種類型的通貨緊縮就是隱性通貨緊縮。隱性通貨緊縮的存在為我們的判斷帶來了困難,但並不影響我們以物價水平的變化作為通貨緊縮的標準,就像隱性通貨膨脹的存在,不影響我們以物價水平作為通貨膨脹是否發生的判斷標準一樣。
理論基礎
馬克思論
在經濟學研究中,較早提出通貨緊縮問題的是馬克思,他在《資本 論》中,多次分析到流通中貨幣的膨脹和收縮問題。認為通貨的膨脹和收縮可能由經濟的產業周期引起,可能由流通中的商品數量、價格變動引起,可能由貨幣流通速度變化引起,還可能由於技術因素引起。但他在研究這一問題時,其對象是以金幣為主的貨幣流通,由於金屬貨幣本身具有價值,其過多過少都不會引起幣值的變化,只有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貨幣供給的過多或過少才會引起幣值的變動。因此,馬克思對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問題的研究,是建立在信用貨幣(紙幣)流通規律的基礎上的。實際上是在討論金幣流通與替代金幣流通的價值符號的關係,並非在討論貨幣供給的多少與物價漲落的關係。
凱恩斯論
繼馬克思之後,聯繫貨幣政策來討論通貨緊縮問題的是凱恩斯。他於1923年在《幣值變動的社會後果》中分析了1914年到1923年英國物價水平的變動,指出:“從1914年到1923年間,所有國家都出現了通貨膨脹現象,也就是說,相對於可購買的物品而言,支出貨幣的供給出現了極大的擴張。從1920年起,重新恢復對其金融局勢控制的那些國家,並不滿足於僅僅消滅通貨膨脹,因而過分縮減了其貨幣供給,於是又嘗到了通貨緊縮的苦果。”他認為,通貨緊縮將使社會生產活動陷於低落。指出:“無論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都會造成巨大的損害,……兩者對財富的生產也同樣會產生影響,前者具有過度刺激的作用,而後者具有阻礙作用,在這一點上,通貨緊縮更具危害性。”而通貨緊縮之所以會使社會生產活動陷於低落,是因為通貨緊縮的再分配效應不利於生產者。由於生產者的生產資金大部分是借來的,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生產者停止經營,減少借款,把自己的實物資產變為通貨,比辛苦經營勞作更有益。
凱恩斯在他的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對通貨緊縮現象的分析,更多使用的是就業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這樣的術語,通過對30年代大危機的精闢分析,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論斷,認為有效需求不足是導致通貨緊縮的根本原因。治理的對策自然就是擴張有效需求,而在擴大有效需求方面,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有效,在通貨緊縮時期,政府要做的就是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有機結合,儘可能地擴張有效需求。
歐文·費雪
與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不同,費雪是從供給角度,聯繫經濟周期來研究通貨緊縮問題的,他通過對20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的研究,於1933年提出了“債務——通貨緊縮”理論。他認為企業的過度負債是導致30年代大 蕭條的主要原因。在經濟的繁榮時期,企業家為追求更多利潤,會過度負債,而在經濟狀況轉壞時,企業家為了清償債務會降價傾銷商品,導致物價水平的下跌,出現通貨緊縮。通貨緊縮的出現,又會使企業利潤減少,生產停滯,失業增加。而失業的增加,會使人們的情緒低落,產生悲觀心理,對經濟和生活喪失信心,更願持有較多的貨幣,居民和企業的這種行為將使貨幣流通速度下降。而因物價下降出現的利潤減少和實際利率的上升,意味著企業真實債務的擴大,會使貸者不願貸,借者不願借。過度負債和通貨緊縮會相互作用,由於過度負債的存在,在經濟周期的階段轉型時,會出現通貨緊縮,反過來由債務所導致的通貨緊縮又會反作用於債務,其結果會形成欠債越多越要低價變賣,越低價變賣自己的資產越貶值,而自己的資產越貶值,負債就越重的惡性循環。最後,則必然出現企業大量破產,銀行倒閉的危機。該理論實際上是將通貨緊縮的過程看作是商業信用被破壞和銀行業引發危機的過程。
走出“大蕭條”,解決通貨緊縮的對策要么是自由放任,企業破產後的強制恢復,要么是增加貨幣供給,利用通貨膨脹的方式助其恢復。
其他看法
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許多國家處於通貨膨脹之中,因此,理論界對通貨緊縮問題的專門論述不多,多是在研究通貨膨脹問題時,把通貨緊縮作為它的對立面捎帶論及。如弗里德曼等人認為,“貨幣存量的大幅度變動是一般價格水平大幅度變動的必要且充分條件”,貨幣供給過分低的增長率,更不用說貨幣供給的絕對減少,將不可避免地意味著通貨緊縮,反之,若沒有貨幣供給如此低的或負的增長率,大規模的、持續的通貨緊縮決不會發生。薩繆爾森、布坎南等人也把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一樣,都看作是政府干預過多、政策失當的產物。20世紀90年代以來,通貨緊縮問題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提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觀點。
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將出現世界性通貨緊縮的原因歸結為社會總需求的不足,並強調需求不足在不同國家或在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社會制度根源,如果實行聯繫匯率和固定匯率制度的國家的貨幣被高估,就極易受到其他出口國家貨幣突然貶值的衝擊,出現國內價格下降導致通貨緊縮。他主張用“有管理的通貨膨脹”政策來治理通貨緊縮,而這一觀點則對以穩定物價為目標的傳統貨幣金融理論構成了挑戰;美國另一著名經濟學家加利·西林則指出通貨緊縮具有自我強化的性質,他認為,當購買者採取觀望態度,等待物價進一步下跌時,資本將進一步過剩,商品存貨將繼續增加,從而將使物價進一步下降。物價繼續下降的結果,會使消費者產生進一步的觀望心理。這樣物價就會陷於一個螺旋式的自我強化的下降過程;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認為,通貨緊縮的發生是由於人們更願意把持有的實物換成貨幣。通貨緊縮產生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資產泡沫破裂對經濟產生的消極影響,20世紀30年代危機的出現,與資產泡沫的破裂有著緊密聯繫,至少加重了通貨緊縮的局面。出現的通貨緊縮,與技術進步、信息的快速傳播導致的結構性變化,有著直接的關係,也是導致通貨緊縮發生的重要原因。
產生原因
儘管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發生通貨緊縮的具體原因各不相同,但從國內外經濟學家對通貨緊縮的理論分析中,仍可概括出引起通貨緊縮的一般原因:
1.緊縮性的貨幣財政政策
如果一國採取緊縮性的貨幣財政政策,降低貨幣供應量, 削減公共開支,減少轉移支付,就會使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出現失衡,出現“過多的商品追求過少的貨幣”,從而引起政策緊縮性的通貨緊縮。
2.經濟周期的變化
當經濟到達繁榮的高峰階段,會由於生產能力大量過剩,商品供過於求,出現物價的持續下降,引發周期性的通貨緊縮。
3.投資和消費的有效需求不足
當人們預期實際利率進一步下降,經濟形勢繼續不佳時,投資和消費需求都會減少,而總需求的減少會使物價下跌,形成需求拉下性的通貨緊縮。
4.新技術的採用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由於技術進步以及新技術在生產上的廣泛套用,會大幅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導致商品價格的下降,從而出現成本壓低性的通貨緊縮。
5.金融體系效率的降低
如果在經濟過熱時,銀行信貸盲目擴張,造成大量壞賬,形成大量不良資產,金融機構自然會“惜貸”和“慎貸”,加上企業和居民不良預期形成的不想貸、不願貸行為,必然導致信貸萎縮,同樣減少社會總需求,導致通貨緊縮。
6.體制和制度因素
體制變化(企業體制,保障體制等)一般會打亂人們的穩定預期,如果人們預期將來收入會減少,支出將增加,那么人們就會“少花錢,多儲蓄”,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物價下降,從而出現體制變化性的通貨緊縮。
7.匯率制度的缺陷
如果一國實行釘住強幣的聯繫匯率制度,本國貨幣又被高估,那么,會導致出口下降,國內商品過剩,企業經營困難,社會需求減少,則物價就會持續下跌,從而形成外部衝擊性的通貨緊縮。
我國存在著嚴重的通貨緊縮,其形成原因是複雜的,既有深遠的全球經濟形勢背景,又受到我國內部因素的多重影響,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對形成我國通貨緊縮局面的主要原因,存在著不同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導致我國通貨緊縮的主要原因不在國內,而是由國際通貨緊縮的大背景決定的,亞洲金融危機不僅使世界經濟成長率大幅度下降,而且使生產能力大量過剩,需求減少,導致國際商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同時,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為擺脫危機,大幅度貶值本國貨幣,向世界市場低價出口其商品,大大增加了我國商品出口的競爭壓力,而商品出口已成為我國總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出口的受阻,必然影響我國的需求,因而出現了通貨緊縮。
更多的學者認為,外部衝擊只是一個誘因,導致我國通貨緊縮的主要原因只能在國內尋找,而且要從總量、結構和體制等角度去尋找。我國正處於制度變遷和轉型時期,由於原來的穩定預期被打破,居民的消費行為變的更為保守,都在推遲消費需求,而現實消費需求的不足則會使商品變的過剩;我國多年來盲目投資,重複建設,形成了極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和生產結構,而低水平生產能力的大量過剩,必然造成眾多產品供大於求,引起物價下降,出現通貨緊縮;面對通貨緊縮局面的慢慢形成,由於缺乏經驗,貨幣政策調整的滯後,加劇了通貨緊縮的形成。
影響危害
長期以來,通貨緊縮的危害往往被人們輕視,並認為它遠遠小於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威脅。然而,通貨緊縮的歷史教訓和全球性通貨緊縮的嚴峻現實迫使人們認識到,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一樣,會對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危害。
1.加速經濟衰退
通貨緊縮導致的經濟衰退表現在三方面:一是物價的持續、普遍下跌使得企業產品價格下跌,企業利潤減少甚至虧損,這將嚴重打擊生產者的積極性,使生產者減少生產甚至停產,結果社會的經濟成長受到抑制。二是物價的持續、普遍下跌使實際利率升高,這將有利於債權人而損害債務人的利益。而社會上的債務人大多是生產者和投資者,債務負擔的加重無疑會影響他們的生產與投資活動,從而對經濟成長造成負面影響。三是物價下跌引起的企業利潤減少和生產積極性降低,將使失業率上升,實際就業率低於充分就業率,實際經濟成長低於自然增長。
2.導致社會財富縮水
通貨緊縮發生時,全社會總物價水平下降,企業的產品價格自然也跟著下降,企業的利潤隨之減少。企業盈利能力的下降使得企業資產的市場價格也相應降低。而且,產品價格水平的下降使得單個企業的產品難以賣出,企業為了維持生產周轉不得不增加負債,負債率的提高進一步使企業資產的價格下降。企業資產價格的下降意味著企業淨值的下降和財富的減少,通貨緊縮的條件下,供給的相對過剩必然會使眾多勞動者失業,此時勞動力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況將使工人的工資降低,個人財富減少。即使工資不降低,失業人數的增多也使社會居民總體的收入減少,導致社會個體的財富縮水。
3.分配負面效應顯現
通貨緊縮的分配效應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考察,即社會財富在債務人和債權人之間的分配以及社會財富在政府與企業、居民之間的分配。從總體而言,經濟中的債務人一般為企業,而債權人一般為居民。因此,社會財富在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的分配也就是在居民和企業之間的分配。
企業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由於產品價格的降低,使企業利潤減少,而實際利率升高,使作為債務人的企業的收入又進一步向債權人轉移,這又加重了企業的困難。為維持生計,企業只有選擇籌集更多的債務來進行周轉,這樣企業的債務總量勢必增加,其債務負擔更加沉重,由此企業在財富再分配的過程中將處於更加惡劣的位置。如此循環往復,這種財富的分配效應不斷得到加強。
4.可能引發銀行危機
與通貨膨脹相反,通貨緊縮有利於債權人而有損於債務人。通貨緊縮使貨幣越來越昂貴。這實際上加重了借款人的債務負擔,使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從而導致銀行形成大量不良資產,甚至使銀行倒閉,金融體系崩潰。因此,許多經濟學家指出:“貨幣升值是引起一個國家所有經濟問題的共同原因”。
歐盟統計局2015年1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2014年12月通脹率初值為負0.2%,為2009年10月以來首次跌入負值,市場對歐元區面臨通縮風險的擔憂加劇。新年伊始,不斷下跌的國際原油價格令全球經濟通縮風險陡增,日本和歐洲央行或加碼量化寬鬆抵抗通縮。
利弊
一般來說,適度的通貨緊縮,通過加劇市場競爭,有助於調整經濟結構和擠去經濟中的“泡沫”,也會促進企業加強技術投入和技術創新,改進產品和服務質量,對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的一面。
通縮對於遏制炒房和促使部分本該有還款能力的人,提前還款有促進作用。在人們看中貨幣貶值而紛紛借錢,造成債務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通縮是非常好的遏制手段,可以遏制人們拚命借錢置換固定資產,再拿固定資產抵押繼續借錢購置固定資產,而後等待貨幣貶值從中獲利的行為。可遏制因此帶來的債務規模不斷擴大造成惡性循環的結果。在通縮的時候,可以對某些實業進行補貼和政策福利,可以引導固定資產中的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通縮還能遏制資本外流,並能提高已經外流後的資本回流時的代價,防止國際惡意大資本“抽血”行為。
通縮還能在本國貨幣國際化時候產生積極作用,只有慢慢升值的錢才會被全世界所歡迎,每種貨幣在成為國際流通貨幣前,都會經歷一波強勁的升值時段,所以通縮並不一定意味著經濟不行,而是一種經濟操控的手段,可以配合其它的輔助措施(如減稅,補貼等)來引導資金的走向。美元對全世界的“剪羊毛”其實也算是通縮手段。
但過度的通貨緊縮,會導致物價總水平長時間、大範圍下降,市場銀根趨緊,貨幣流通速度減慢,市場銷售不振,影響企業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強化了居民“買漲不買落”心理,左右了企業的“惜投”和居民的“惜購”,大量的資金閒置,限制了社會需求的有效增長,最終導致經濟成長乏力,經濟成長率下降,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和人民民眾的長遠利益不利。由此看來,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有不利的一面。為此,我們必須通過加大政府投資的力度,刺激國內需求,抑制價格下滑,保持物價的基本穩定。
與通貨膨脹相反,通貨緊縮意味著消費者購買力增加,但持續下去會導致債務負擔加重,企業投資收益下降,消費者消極消費,國家經濟可能陷入價格下降與經濟衰退相互影響、惡性循環的嚴峻局面。通縮的危害表現在:物價下降了,卻在暗中讓個人和企業的負債增加了,因為持有資產實際價值縮水了,而對銀行的抵押貸款卻沒有減少。比如人們按揭購房,通縮可能使購房人擁有房產的價值,遠遠低於他們所承擔的債務。
治理辦法
由於通貨緊縮形成的原因比較複雜,並非由單一的某個方面的原因引起,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混合性通貨緊縮,因此治理的難度甚至比通貨膨脹還要大,必須根據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進行認真研究,才能找到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下面以我國存在的通貨緊縮為例,提出治理通貨緊縮的一般措施,包括兩個方面:
(一)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要治理通貨緊縮,必須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政府公共支出,調整政府收支結構。對具有極大增長潛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實行稅收優惠,儘可能地減少對企業的虧損補貼以及各種形式的價格補貼,利用財政貼息的方式啟動民間投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引導其資金投向社會急需發展的基礎設施領域,在繼續增加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以及退休人員工資的基礎上,更要把增加農民和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當作一件大事來抓。總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要在加大支出力度的基礎上,最佳化財政收支結構,既要刺激消費和投資需求,又要增加有效供給。
通貨緊縮既然是一種貨幣現象,那么治理通貨緊縮,也就必須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以滿足社會對貨幣的需求。增加貨幣供給的方式不外乎從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兩個方面著手。作為中央銀行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貨幣政策工具,影響和引導商業銀行及社會公眾的預期和行為。在通貨緊縮時期,一般要降低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社會主體手中買進政府債券,同時採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鼓勵商業銀行擴張信用,從而增加貨幣供給。具體操作要根據造成貨幣供給不足的原因,靈活掌握。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運用,是治理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的主要政策措施,但由於貨幣政策具有滯後性的特點,而且在通貨緊縮時期,利率彈性較小,因此財政政策的效果一般比貨幣政策更直接有效。
(二)加大改革,充分發揮市場機制
市場經濟是在全社會範圍內由市場配置資源的經濟,市場經濟不是萬能的,但實踐證明它是最優的,政府對“市場缺陷”的矯正,必須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受到約束,否則,對經濟的破壞作用是巨大的。反思我國通貨緊縮局面的形成,無不跟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有關,像國有企業大量虧損,失業現象嚴重,重複建設造成經濟結構的扭曲,短缺與無效供給的並存以及政府部門的腐敗,效率低下等都與政府對市場的不信任,對市場的過度干預緊密相連。因此,要想儘快走出通貨緊縮的困境,必須加大改革力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的轉制工作,甩掉國有企業的沉重包袱,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使其真正發揮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完善市場經濟所需要的科技、教育、住房、衛生、醫療、社會保障制度。
鑑別方法
1、貨幣均衡是指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之間的一種對比關係,是貨幣供求的一種理想狀態,是在運動變化中達成的一個動態過程。它與商品、服務的總供求緊密聯繫在一起,貨幣供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民經濟的均衡狀態。貨幣均衡與信貸平衡是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概念。
2、貨幣失衡,無論是貨幣供給大於需求,還是貨幣需求大於供給,都可通過社會的市場利率表現出來,貨幣的供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利率,而利率的變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貨幣的供求狀況。除利率之外,貨幣失衡還會通過社會總供求的不平衡表現出來,其典型形式就是價格水平的波動。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實際上是貨幣供求失衡的兩種表現形式。
3、通貨膨脹是由於流通中貨幣過多,造成貨幣貶值、物價總水平採取不同形式持續上漲的經濟現象。判斷通貨膨脹的發生與程度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物價指數進行。按照不同的標準,通貨膨脹可以分為許多類型,不同類型的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了需求拉上、成本推動、供求混合、結構影響的通貨膨脹理論。通貨膨脹不僅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且影響到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這種影響的大小,一方面取決於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另一方面還取決於人們對它的預期。由於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成因有著不同的看法,所以治理通貨膨脹的對策也各不相同。
4、通貨緊縮是與通貨膨脹相對應的一個概念,雖然在定義上仍有爭論,但對於物價的全面持續下降這一點卻是共同的。判斷通貨緊縮的程度也同樣要利用各種不同的物價指數。關於通貨緊縮的起因、發展與加深,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是不同的,不同的經濟學家也有不同的認識,由此形成了不同的通貨緊縮理論。我國存在的通貨緊縮,其形成、發展有著較為特殊的複雜原因,既有深遠的國際經濟背景,又受到我國內部因素的多重影響,治理的難度也較大,其措施不外乎實行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和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