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通耳丹來源
《衛生寶鑑》卷十。組成
安息香 桑白皮 阿魏各45克 硃砂1.5克用法
上用巴豆7個,蓖麻仁7個,大蒜7個,研爛,入藥末和勻,棗核大。每用1丸,綿裹納耳中。如覺微痛,即出之。功用
開竅通耳。主治
耳聾。中藥方劑之通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通耳丹,中藥。來源《衛生寶鑑》卷十。主要有開竅通耳的功效。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丹砂,dansha;硃砂。《書·禹貢》:“礪砥砮丹。”孔穎達疏:“丹者,丹砂。”《文選·左思〈吳都賦〉》:“赬丹明璣。”。
簡介 釋義 示例 常用詞語 康熙字典解釋丹皮,又名牡丹皮,中藥名。安徽省銅陵鳳凰山地區生產的鳳丹質量最佳,安徽亳州及周邊地區產量最大,湖南邵東、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分別次之。每年秋季或次年初春,...
概述 原形態 化學成份 藥理作用 毒性丹道修煉源自黃老列莊養生思想,丹道的修煉在戰國時期已然盛行,是人們在自我意識的覺悟下,對自我生命把持的一種修持方式。即是人的潛意識最深層處理性與感性的覺...
起源 丹經 各家釋名 丹道修行層次 學術探微黃老道家曾做丹書戒。丹經一詞最早出自漢班固 《漢書》卷八十六 :"蘇林曰炔音桂 言丹經行無比 師古曰比音必 ...... 切君子作文為賢者諱丹經為世儒宗...
閱讀丹經 閱讀研習 閱讀範圍 分門別類 數術認識丹道的修煉,是人們在自我意識的覺悟下,對自我生命把持的一種修持方式。即是人的潛意識最深層處理性與感性的覺悟,對人命運的根本改變,由之長生久視及羽化成仙及...
起源發展 閱讀丹經 丹道文獻 丹道釋名 學術探微:《周易參同契》與外丹噶爾丹(Galdan,源自藏語“甘丹”,意為兜率天,1644年—1697年),綽羅斯氏,是17世紀厄魯特蒙古(衛拉特)準噶爾汗國大汗,也先的後裔,巴圖爾...
人物生平 家族關係 人物評價 史籍記載 藝術形象《大丹直指》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教主以及執掌天下道教的宗教領袖——丘處機祖師的著作之一。所述內丹原理及方法,大體承繼《靈寶畢法》、《鍾呂傳道集》...
主要內容: 主要論述兔耳草,一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有塊根2枚,狹紡錘形。葉互生,覆疊直達花下;葉片披針形,長7~10厘米,寬1.5~3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
概述 基本資料 藥理作用 考證 各家論述1. 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通稱“耳朵”):~背(bèi)。~垂。~鬢廝磨(mó)。~穴。~聰目明。~濡目染。 2. 像耳朵的東西:木~。銀~。 3. ...
字源演變 詳細解釋 方言集匯 古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