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古老的石級,乍走上橋面一看,它好像一座普通的橋,平淡無奇,橋身的條石由於年深日久呈黑褐色,布滿了斑駁的青苔,但它卻是通城縣境內一座歷史最悠久的橋,橋西北至東南向跨於陸水上游支流。全為塊石結構,為條石單孔石拱橋,橋長20米、寬4.5米、高8米、孔跨12.5米。橋面中部平橋欄用長條石堆砌,兩端各有六級石階上至橋面,橋面有條石欄桿,橋體堅定,雄偉大方,歷史悠久,是古代橋樑建築藝術中的精品。被中國橋樑志辦公室稱之全國有確切年代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之一。載入《中國橋譜》,現已列入通城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全省古典建築中有一定地位。2002年被列入湖北省重點文保單位。
整座橋結構牢固,古拙中含幾份雄偉,精巧中含幾份秀麗,歷盡近800年的光陰歲月,至今還完好無損。據縣誌記載:靈官橋原名“招賢橋”,是宋代一個叫黃子賢的人出資修建的,橋面欄桿中鐫刻有“前宋黃子賢公建修”的字樣,至今還依稀可認。經考證黃子賢乃黃庭堅從江西修水遷來的後裔,現當地大多是黃姓的子孫。橋東岸原有靈官廟,因幾百年來橋未塌損,人們就敬稱此橋為“靈官橋”了。
仔細品讀靈官橋,確也讀出不少“靈氣”:它四周青山迭翠,處於古剎古樹之中,頗有超凡脫俗的境界,得山之“靈氣”;它兩岸樹木蔥蘢,濃蔭匝地,藤蔓交錯,碧綠蒼翠,得樹木之“靈氣”;河中清流激湍,魚兒游弋,橋影映水中,搖曳生姿,得水之“靈氣”;河床的岩石,一塊塊被水打磨得晶瑩剔透,光滑玉潤,奇形異狀,得石之“靈氣”。也許是得此橋之“靈氣”,靈官橋小流域榮獲了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十百千”工程“示範”的殊榮!靈官橋,真怎乃一個“靈”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