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港者

逃港者

中國大陸電影,講“文革”期間,深圳邊境的部分邊民不甘忍受極左政策的束縛及政治動亂造成的貧困,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到香港尋求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由、幸福”。插隊知青劉鶯和戀人葉濤與幾個同村青年也試圖逃港,結果劉鶯留了下來。這時卻傳來葉濤偷渡途中被鯊魚咬死的噩耗,劉鶯深感痛苦。15年後,劉鶯與馮老闆洽談生意時,意外地遇見當年同存逃港者阿昌。他告訴劉鶯一個她萬萬想不到了訊息——葉濤還活著。原來葉濤為了搭救同伴,被迫娶了老闆弱智的女兒,又製造了死亡的傳聞,以免耽誤了劉鶯的一生。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逃港者逃港者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深港邊境的部分中國內地年青人,受一河之隔的香港生活方式誘惑,選擇了偷渡,以為到了那邊就能過上天堂般的生活。知青劉鶯是一位當年逃港的倖存者,戀人葉濤被人傳言逃港途中被鯊魚咬死,她現在雖已為人妻人母,但心中始終放不下當年的葉濤。一天,劉鶯代丈夫赴港談生意,意外碰見當年的逃港者阿昌,知曉她日思夜想的葉濤還活著,內心絞起不小波瀾。阿昌告訴她,當年逃到香港後,一起的夥伴有的給人當馬仔,有的因販毒做牢,還有的因搶劫死於非命,荔花則淪落到煙花柳巷。劉鶯聞聽,心中悸動不已。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葉濤 周里京
劉鶯 朱琳
阿昌 尋峰
荔花 張艷麗

拍攝背景

《逃港者》以深圳和香港為背景,描寫文化大革命後期,邊境地區少數
逃港者逃港者
青年的偷渡行為,以及實行改革開放,興辦經濟特區以後所發生的巨大變化。通過一群青年的不同經歷和他們之間的愛情糾葛,揭示逃港者的心態,反映特區的成長,謳歌黨中央關於改革開放的英明決策,同時反映出香港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而是實實在在的人間。

幕後花絮

今天,隨著深港兩地差距的縮小和思想觀念的變化,當年偷渡去港的“鍾哲夫們”許多都返回了故土,越來越多的港人選擇在深圳安居樂業。2009年8月20日,香港規劃署公布了《香港人在深圳居住狀況調查》結果:截至2008年底,共有61865名港人在深圳居住。他們中71.5%的人表示,未來5年不打算回港居住。而其定居深圳的原因也不少,最多的是要與父母、配偶或子女團聚,而深圳的生活指數低、生活環境好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幕後製作

《逃港者》由珠江電影製片公司攝製,攝製組陣容強大:著名導演張良執導,周里京、朱琳分別出任男女主角。張良是五十年代電影《董存瑞》中董存瑞的扮演者,六十年代因在電影《哥倆好》中的出色表演而奪得中國第二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改行當導演後,他執導的《梅花巾》、《少年犯》、《雅瑪哈魚檔》在八十年代曾轟動一時;周里京在影片《人生》和電視連續劇《新星》中扮演男主角獲得巨大成功,曾獲中國電影“新時期十年(1976—1986)最佳男演員獎”;朱琳是《凱鏇在子夜》、《梨園傳奇》的女主角,也是《西遊記》里女兒國的國王,當年他們都是家喻戶曉的明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