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祝米

送祝米

送祝米是湖北省中南部,湖南北部農村的一種習俗,按照鄉俗,出嫁的姑娘生小孩以後,娘家要“送祝米”。送祝米。這個風俗是過去流傳下來的。

送祝米風俗

在魯中,魯南,湘南,湘西,鄂西,鄂南等地,傳承著一種古老樸素的育兒風習:送祝米(也稱"送粥米"或"送雞米")。小孩出生以後,其父親或家人趕緊帶上禮物去岳父母家報喜;岳父母家再約定日子,邀集一些親友挑著喜物前來女婿家祝賀,稱為"送祝米"。

所謂"男家不報喜,女家無祝米。"送祝米的喜物和禮儀,往往因地(民族)而異,各具獨特的風采。湘南的一些地方,去岳父母家報喜的是的多半是雞。岳父母只要看看來人帶來報喜的是公雞或者母雞,就知道女兒生的是男孩或女孩。回禮的時候,恰好相反,帶來公雞則回送母雞,帶來母雞則回公雞,不過,有時也不一概而論,較多提回送母雞(當地俗稱"雞婆")。因為雞婆好吃,營養價值高,對坐月子的人恢復健康,多發奶水都有好處。

湘西花垣一帶苗族地區,送祝米的禮物有蛋,雞,銀飾,搖籃背裙等,有的給產婦補養身體,有的則供撫育嬰兒。更為有趣的是,送祝米的人以女客為主,大半是產婦的姐妹,嬸姨,細伢(姻侄子女);成年男客只能充當"挑夫"。按照"夜郎"(花垣一帶原屬"夜郎國")古俗,女人生孩子的"底細",是不能讓男子漢知道的;男人去"送祝米",也是被嗤笑的;即使當作"挑夫"去了,也不能進入產婦房裡,更不能與"月婆子"交談。所以,吃過晚飯以後,"挑夫"只許在歌堂聽歌,或者乾脆去睡覺。這對於長期習慣處處以男子為中心的"挑夫"來說,可以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可是,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不得不遵從,這種古俗是氏族社會母權制的殘餘。

鄂西秭歸縣送祝米的喜物,多為豬蹄,雞蛋,糯米,麵條,衣物,布料之類。主家對於前來祝賀的親友平等相待,不分男女老少,一律用"糟雞蛋"款待,每碗四個,含有"四季發財"之意。鄂南公安縣等地送祝米的禮物及其盛況,在鄂湘交界流傳的一首歌謠中作了生動的描述:

女婿到家來報喜,

不知是男還是女,

接到喜物便知底,

男茶女酒自古語。

娘家商量送祝米,

雞蛋要有五百幾,

還要兩斗上熟米,

豬肉豬肝不能缺,

鯉魚要買活鮮的,

雞母只管提壯的;

打了搖窩和枷椅,

又買花鞋和布匹。

家家么姨一大群,

熱熱鬧鬧送祝米。

歌中的"報喜","喜物"(男女喜物有別),尤其是"祝米"的類別及"送者"(幾乎全為女性),都十分具體而有南方風采,為這一古老習俗留下了寶貴的資料。至於歌中提到的諸多禮物,當然是屬於文學誇張手法,為了渲染喜悅,熱鬧的氣氛(與北朝民歌《木蘭詩》中"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頗為類似),不必拘泥於細微末節,更不能學究式地責難鋪張浪費。其實,"商量"送的"祝米"雖不少,但大多是江南魚米之鄉農家自己生產出來的。人逢喜事多慷慨,原是自然的事情。

送祝米由來

傳說,很久以前,有個寨子裡住著一戶人家,男人叫大山,女人叫田妹。夫妻兩個勤勞善良,恩愛和睦。大山每日上山砍柴,進林子狩獵。田妹在屋裡養豬看狗,燒飯漿衣。有一年,老天爺久旱無雨,地上水乾草枯,田裡顆粒無收。百姓們刨樹皮、挖草根,日子過得好苦。恰好田妹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下一個兒子。大山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有了—個兒子,好續接香火;愁的是沒有東西吃,月母子身子虛弱,娃娃沒奶吃,餓得呱呱喊。大山急得沒法子,恨不得割自己身上的肉,讓堂客發媽兒。寨子裡的人家聽說了大山的苦處,都在替他想法子。給娃娃縫了新衣,做了鞋帽,就是沒得發奶的東西。想來想去,想到了竹子上結的米子。人們從山上摘回竹米,送給田妹煮粥吃。從那以後,只要有人家生了孩子,各家各戶都去送竹米。 後來有了糧食,就送新米,送祝米就成了送米,包含賀喜的意思。後叫“送祝米”,取了諧音。

後來,由於互相攀比,“送祝米”越來越講究。送祝米一般在第九天進行,通稱“洗九”。日子確定後,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就要花一筆錢去“送祝米”。凡生頭胎,要“抬盒”,這盒用木材做成,三格一盞,盒漆得紅亮,中間一根本槓供兩人抬。盒底層裝槽米兩斗,中層油條200根,上層裝大小衣料、項鍊、長命鎖、雞蛋、紅糖等,盒頂用繩子拴兩隻母雞,外面用紅紙貼封,寫上喜慶祝詞。啟程由外公牽頭,一行前往。富裕人家非常講究,要抬“亮盒”。亮盒用玻璃鑲成,內物透明,可供路人觀看,以示榮華。所送除食物外,衣料是絞羅綢緞,還請嗩吶送行,外公外婆得坐“椅兜子”。中下等家庭則用一擔籮筐挑東西去“送祝米”,禮物數量少,質量差一些,籮筐上面放鬆、柏枝各一根,表示雖“清貧”,卻“親近”,要親朋不要見笑。貧窮家庭只是用小籃子提點力所能及的東西,客套話是“不怕空手漢,只怕不來人”、“人到情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