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迷胡”是流行於陝西較普遍的一種民間音樂,內容豐富、曲調優美。據說有七十二個大調,三十六個小調(其實現在早已超過了)最為廣大民眾所歡迎。它的魅力,使人“迷迷胡胡”。《迷胡》其名,即由此而得。《迷胡》在音調上,一個最大的特點,也是陝西地方戲曲音樂(如秦腔、碗碗腔等)最大的特點,是旋律上“ 4”、“7”兩音的特殊效果。它不像一般七聲音階中的“4”、“7”“4”前者略高於後者(↑4),“7”前者略低於後者(↓7)。像這樣不固定的“4”、“7”在古箏上正好是使用“3”、“6”兩弦按彈而出,這正適合古箏的特點,發揮古箏滑按的技術,尤其是“4”“7”兩音連續進行時,必須用左手大指和食指、中指去連續按弦,像這種技術在一般箏曲中是罕見的。同時在古箏上《迷胡》風格的體現,也就能恰到好處。可見《迷胡》既是陝西地區膾炙人口的民間音樂,又能適合古箏的表現性能,這無疑對“秦箏”歸“秦”古箏的普及和發展,將會起良好的作用,如是,將《迷胡》編為箏曲,也就是自然和必要的了。華縣迷胡
迷胡又稱曲子、走馬。華縣與華陰縣是這一劇種的主要分布地區,故又稱二華曲子。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0)就已迅速發展,深受廣大民眾喜愛,卻遭到封建統治者的壓制和摧殘,甚至下令禁演。於鹹豐年間(1851—1861)才又復振於二華。迷胡戲多以業餘性質的演出團體在民間活動,當時華州的著名藝人有“月月紅”、“紫寅娃”、“賽武吉”等。民國初年,東陽江村的曲子班民樂社,享名於華縣、華陰,曾受聘於渭南縣固市等地傳藝。民國二十四年(1935),華縣與華陰的迷胡班社曾進西安演出。抗日戰爭前後,有名的迷胡藝人有演青衣的張寶、楊寶、史生華,演小旦的“黑牡丹”、“白牡丹”、“小德娃”,演花旦的卜山、醜娃,演鬚生的天命、寶來,演小生的雙喜,演丑角的五子,演老旦的平安、科舉,還有以清唱出名的“先生旦”、安漢成、黨文祺等。當時,老官台、北沙、南沙、東陽江村、田村、胡村、白家河等村都是有名的曲子戲窩子。解放後,迷胡戲得到進一步發展。1957年4月,省文化局組織14個縣的百餘名迷胡老藝人在華縣觀摩演出,極大促進了迷胡戲的振興。華縣業餘迷胡劇團紛紛成立,極盛時期,各鄉鎮、村堡有業餘演出團體30多家。
迷胡劇的內容和題材,絕大部分是人民自己的生活和願望,劇目中以生活小戲居多,大本戲少,宮庭戲更少。流行的傳統劇目有《四岔捎書》、《張連賣布》、《張古董借妻》、《兩親家打架》、《狐狸緣》、《鐵角墳》、《三進士》、《寡婦驗田》等。
迷胡擁有百多種表現不同感情的曲子,這些曲子都來自民歌民謠。唱腔雖有格式、規律,但可以隨著故事情節,人物的性格、感情而自由運用。一般唱詞可以隨便換調,不受“板眼”的限制,顯得自然、流暢,加之音樂活潑、明朗、輕鬆、易於抒情,因而適於表現現實生活。華縣各地業餘迷胡劇團曾上演過現代戲《大家喜歡》、《梁秋燕》及自編自演的現代戲《嫁妝風波》、《秦龍鎖蛟》、《仙女游華州》、《兩口頂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