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胡戲

迷胡戲

迷胡戲又稱曲子戲,是一種陝西省的傳統戲曲劇種。唱白以關中語音為基準,多角色,以單曲反覆,或多曲聯綴演唱劇本唱詞,包含歡音、苦音雙調式系統的陝西曲子劇種。形成於清代中葉,主要流傳於以戶縣、周至、眉縣為中心的關中地區。

簡介

迷胡戲是陝西省最古老的傳統戲曲,它發源於商、周時代,先源於宮廷高層人群享受,後漸流傳於民間。至今已發展成為遍布西北各地區,輻射全國乃至海外的劇種,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歷史發源

華陰是迷胡的最早的發源地,在春秋時代已成為氣候,到清末民初時期廣為興盛,加之華陰人已各種方式向外(即省內各地區西北各省、山西、內蒙、四川、西藏等)傳播流,已成為西北地區主要戲曲之一,並逐漸分為東、西路演唱方式,東路以二華地區為主及關中東部各縣,西路以關中西部各地為主要傳播區域,各地的演唱曲調及形式基本相同,演唱技巧及用聲方式有些差異,東路的演唱方法技巧較為高亢、激昂,表現人物充分的特點很多,西路也有其特長之處。有些演唱技巧是因戲、因人在演唱過程中逐漸創造提高、完善,達到藝術高度。

特點

迷胡早期的演唱方式以三弦、板胡、二胡、笛子、梆子、水子(銅鈴)四頁瓦、碟子為主樂器,以坐場清唱為主,後發展為坐場清唱及舞台演唱並行,並加入了板鼓、銅鑼(大小鑼)、釵及琵琶、揚琴等中西樂器。演唱技巧及方式也有了較大的發展。

迷胡的唱腔由齊言體曲牌,長短句曲牌以及規整節拍節奏曲牌

和散節奏曲牌、慢速度曲牌、快速度曲牌、苦音調式、歡音調式等不同樣式曲牌組成,種類豐富,可表達多種情緒。慢速的如[背工]、[慢西京]、[慢五更]、[哭海];抒情性曲牌有[勞子]、[五更]、[銀鈕絲];節奏速度對比明顯,戲劇性較強的有[哭道情]、[滾白];說唱結合的有[一串鈴]、[閃扁擔];幽默、詼諧的有[反片]、[釘缸]等,號稱七十二大調,三十六小調,唱腔曲牌數百首。曲牌連綴時一般有一定順序。

伴奏由文場(民族管弦)及武場(鑼鼓打樂)組成。文場的小型銅製擊樂“甩子”是其特色樂器;文場有弦索曲牌近百首,如[掃雪]、[西京牌子]、[幾時亮]、[滿天星]、[小放牛]、[剪尖花]、[永壽庵]、[柳青娘]、[跌落金錢]等。武場鑼鼓段有開場鑼鼓,動作鑼鼓,牌頭鑼鼓,名稱幾乎同秦腔。

唱詞詞格有十字句、八字句、七字、六字、五字、四字,以及長短句,都有相對應的曲牌。傳統劇目五百餘本,如《曲江歌女》、《劉全進瓜》、《梅降雪》、《打櫻桃》、《張連賣布》、《蝴蝶杯》以及現代戲《梁秋燕》、《兩顆鈴》等,歷代名藝人有任占魁、張屯子、景瑞亭、陳吉元、黃北梅、鄭筱齋、印福、寧寧娃、楊傑、李應斌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