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歷程
即伊洛瓦伊斯克步兵師(榮獲列寧勳章和蘇沃洛夫勳章的近衛紅旗伊洛瓦伊斯克步兵師),前身為1941年10月在新西伯利亞組建的獨立步兵第43旅。
1941年11月莫斯科防禦交戰(參見莫斯科戰役)期間,在西方面軍的突擊第1集團軍編成內首次投入戰鬥。蘇軍轉入反攻時,在第5集團軍編成內作戰,且戰且進,推進約230公里,收復居民地150餘處,其中包括協同步兵第19師一部共同解放的魯扎城(1942.1.17)。
1942年4月25日,在莫扎伊斯克地域改編為步兵第258師。編有步兵第405、第991、第999團和炮兵第782團。9月前,該師在莫斯科軍區進行臨戰訓練,並實施分隊和部隊的合練。
1942年9月移防科特盧班國營農場地域,在此編入沃羅涅日方面軍的第40集團軍。9月13日轉隸史達林格勒方面軍(9月28日起為頓河方面軍)近衛第1集團軍。先後在近衛第1集團軍、第24、第65集團軍和坦克第5集團軍編成內,參加防禦交戰、史達林格勒反攻和對德軍重兵集團的合圍(參見史達林格勒戰役)。
1942年12月12日至1944年3月29日,在史達林格勒方面軍(1943年1月1日起為南方面軍,1943年10月20日起為烏克蘭第4方面軍)突擊第5集團軍編成內作戰。
1943年2月12日,在南方面軍於羅斯托夫方向實施的進攻戰役中,與步兵第315師和近衛步兵第40師協同作戰,收復沙赫特城。
1943年3月起,在米烏斯河進行防禦戰鬥。在爭奪頓巴斯戰鬥中,協同近衛第2集團軍和突擊第5集團軍各兵團,收復伊洛瓦伊斯克(9月4日)有功,為此榮獲伊洛瓦伊斯克師榮譽稱號(1943.9.8)。在梅利托波爾進攻戰役中和在殲滅尼科波爾登入場德軍的戰鬥中,連戰皆捷。
1944年2月9日,所屬各部隊在謝爾蓋耶夫卡、米哈伊洛夫卡地域(上羅加奇克以西35公里)強渡第聶伯河(參見第聶伯河戰役),奪取河右岸登入場,3月28日參加收復尼古拉耶夫,並強渡南布格河。
1944年夏季,在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第28集團軍編成內(直到戰爭結束)參加白俄羅斯進攻戰役。各團在突破博布魯伊斯克以南德軍堅固築壘防禦後,強渡普季奇河,並協同近衛步兵第50師、騎兵機械化集群各兵團,在游擊隊配合下,於6月30日攻克斯盧茨克。因在博布魯伊斯克方向突破德軍防禦陣地有功而榮獲紅旗勳章(1944.7.2)。爾後,又因收復明斯克(1944.7.3,參見明斯克戰役)戰功卓著,榮獲列寧勳章(1944.7.23)。在向布列斯特總方向發展進攻的同時,於7月16日參加收復普魯扎內城的戰鬥,7月31日在梅利尼克,雷布諾,古利切沃(希列斯特西北50公里)地域強渡西布格河,由此開始解放波蘭的作戰。
同年10月,與第28集團軍其他兵團向埃特庫寧城地域調整部署,調往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進攻地帶作戰。10月末,參加突破德軍在東普魯士邊境築壘地帶的戰鬥,並於1944年10月25日攻克施塔盧珀嫩城(涅斯捷羅夫)。在東普魯士進攻戰役中,全體官兵靈活運用三年的作戰經驗,與步兵第54師並肩戰鬥,攻占或迂迴德軍堅固支撐點和抵抗樞紐部,在進攻當日就突破德軍防禦縱深達7公里,從而取得了全集團軍最突出的戰果。爾後,全體官兵奮勇殺敵,積極作戰,1945年1月末強渡阿勒河,占領登入場,2月10日與近衛步兵第55師協同作戰,攻克普魯士—埃勞(巴格拉季昂諾夫斯克)。由於全體官兵在聚殲柯尼斯堡(加里寧格勒)西南德軍被圍集團戰鬥中,表現英勇頑強,榮獲二級蘇沃洛夫勳章(1945.4.26)。
在柏林進攻戰役中,全體官兵發揚了英勇頑強和英雄主義精神。在巴魯特地域聚殲德軍被圍集團時,菲利波夫斯基近衛大尉指揮的步兵營,於1945年4月26日擊退德軍步兵和坦克9次反衝擊,並於日終前攻占該城東南一個重要地區。菲利波夫斯基大尉因對本營指揮有方,本人作戰勇敢,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該師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斯塔羅—博列斯拉夫地域結束了自己在戰爭中的戰鬥行動。戰爭期間,全師有13752名官兵獲得勳章和獎章,5人榮獲蘇聯英雄稱號,其中包括一、二、三級光榮勳章全部獲得者杜賓達大士。
歷任師(旅)長
1941年10—12月為涅克拉索夫上校。
1941年12月—1942年2月為格拉德舍夫少將。
1942年2—4月為伊薩科夫上校。
1942年4—5月為齊泰什維利上校。
1942年5—9月為豪斯托維奇中校(1942年8月25日晉升為上校)。
1942年9—10月和1943年1月—1944年2月列溫中校(1943年3月31日晉升為上校)。
1942年10月—1943年1月為富爾辛上校。
1944年2月至戰爭結束為庫茲涅佐夫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