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
俄語意即“礦井”。1920年前稱“亞歷山德羅夫斯克—格魯舍夫斯基”。俄羅斯西南部城市。屬羅斯托夫州。在羅斯托夫東北75公里,鄰近烏克蘭。人口23.38萬(2018年)。1867年建市。工業以煤礦採選和棉紡織、製鞋為主。有火電廠、機修廠和家具廠。設有煤炭科研設計機構和地誌陳列館。
人名
貢獻
沙赫特(Schachter,S.)提出,任何一種情緒的產生,都是由外界環境刺激、機體的生理變化和對外界刺激的認識過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而認知過程又起著決定的作用。
1962年他和辛格(Singer,J.)共同設計了一個實驗:把被試者分為幾組,除一組是控制組外,另外三組都是實驗組。給所有被試者注射藥物,告訴被試者注射的是維生素,目的是考察它以視覺的影響。但控制組注射的是生理鹽水,實驗組注射的是腎上腺素。三個實驗組被試的生理變化是相同的,但告知三組被試的內容不同,分為正確告知組、未告知組和誤告知組。三組被試者對生理反應的認知是不同的。看他們在欣快和憤怒兩種不同的情景下的表現會有什麼不同。結果發現,由於實驗組被試者對生理變化的認識不同,他們所產生的情緒體驗也有很大的區別。正確告知組的被試者和控制組的被試者反應相同,他們不受生理變化的影響。另外兩個實驗組的被試者情緒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說明,生理變化在情緒的發性中肯定是會出現的,但對情緒體驗來說卻不是決定性的,決定性的因素是對外界刺激和對身體變化的認知。沙赫特將認知因素納入到對情緒發生的解釋,這對情緒的認識又是一個進步。
亞爾馬·沙赫特 德國銀行家
亞爾馬·賀拉斯·格里萊·沙赫特博士(德語: Hjalmar Horace Greeley Schacht)(1877年1月22日-1970年6月3日)。 德國經濟學家、銀行家、自由主義政治家,德國民主黨的聯合創始人。被稱為“二戰首席金融魔術師”。 他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擔任貨幣局長和德國央行行長,對一戰後德國的賠款義務抱持猛烈批評之態度。
他後來成為了希特勒和納粹黨的支持者,在希特勒政府中擔任央行行長和經濟部長。 在此期間,他幫助希特勒實現了經濟復興、再工業化和重新武裝的政策。
1939年,他因與希特勒和其他納粹高層人物的分歧被迫離開政府,因此在二戰中並未扮演任何角色。 他參加了德國抵抗希特勒運動並成為其外圍成員,在7月20日密謀後被監禁。 戰後,他在紐倫堡被審判,但被宣告無罪。
1953年,他創辦了自己的銀行,為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