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步兵第10師

近衛步兵第10師即佩琴加步兵師(榮獲兩枚紅旗勳章、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和紅星勳章的近衛紅旗佩琴加步兵師),1935年在莫斯科軍區組建,番號為步兵第52師。

近衛步兵第10師

1939年9月,參加對白俄羅斯西部各州的進軍,爾後參加1939—1940年蘇芬戰爭。從戰爭爆發起至1944年11月,編屬北方面軍(1941年8月23日起為卡累利阿方面軍)第14集團軍,下轄步兵第58、第112、第205團,榴彈炮兵第208團,炮兵第158團以及其他部隊。1941年7月6日,在摩爾曼斯克方向大西利察地域參戰。曾協同第14集團軍其他兵團和部隊,經頑強阻擊,挫敗德軍“挪威”山地步兵軍向摩爾曼斯克的進攻。因全師官兵在阻擊戰中表現英勇頑強,堅韌不拔,並發揚了英雄主義精神,改稱為近衛步兵第10師(1941.12.25)。爾後,該師為消滅德軍支撐點,改善自己的陣地,不斷採取陣前出擊,堅守大西利察以東地區,直至1944年10月。在保衛蘇維埃北極地區的戰鬥中,出色完成各項戰鬥任務,因而榮獲紅旗勳章(1943.6.19)。1944年佩特薩莫—希爾克內斯戰役中,全師官兵在氣候惡劣、人跡罕至的北極地區進行冬季作戰,表現了高超的技能。在佩琴加(佩特薩莫)攻堅戰中有功,獲得佩琴加師榮譽稱號(1944.10.31)。所屬各部隊繼續進攻,進抵希爾克內斯城下,並參加解放該城的戰鬥。
1944年10月末,該師撤出戰鬥,整補後,於1945年1月底轉隸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第19集團軍,並在其編成內作戰,直至戰爭結束。1945年東波美拉尼亞戰役中,該師參加解放魯默爾斯堡(3月3日)和格丁尼亞(3月28日)兩城的戰鬥。因全師官兵表現英勇頑強,出色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各項戰鬥任務,再次榮獲紅旗勳章(1945.4.5)。後來,又獲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1945.4.26)。4月15日起,擔任科爾貝格(科沃布熱格)以西波羅的海沿岸的防禦。在柏林戰役快結束時,向重要海軍基地斯維訥明德(希維諾烏伊希切)方向實施進攻。在上述戰鬥中,該師表現突出,獲紅星勳章(1945.6.4)。戰爭年代,全師約有1.3萬名官兵表現英勇頑強,獲得勳章和獎章,7名軍人榮膺蘇聯英雄稱號。

戰爭年代歷任師長

1941年6—7月為尼基申少將,1941年7—10月為韋謝澤爾斯基上校,1941年10月—1942年2月為帕什科夫斯基上校,1942年3—7月為克拉西利尼科夫少將,1942年7月—1943年11月和1944年3月至戰爭結束為胡達洛夫上校(1942年11月27日晉升為少將),1943年11月—1944年3月為格列邊金上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