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騎兵第6師

近衛騎兵第6師

即格羅德諾騎兵師(榮獲列寧勳章、蘇沃洛夫勳章、庫圖佐夫勳章和紅星勳章的近衛紅旗帕爾霍緬科格羅德諾騎兵師),1920年2月組建,番號為騎兵第14師。

軍隊榮譽

近衛騎兵第6師

編有騎兵第79、第80、第81、第82、第83和第84團。

組建後,在帕爾霍緬科指揮下參加了對波蘭白衛軍的多次戰鬥,粉碎了馬赫諾匪幫和盤踞在克里木的弗蘭格爾將軍的軍隊。1921年稱邁科普騎兵第14師(11月30日),1924年9月1日改稱青年共產國際邁科普騎兵第10師。為紀念工農紅軍建軍十周年,表彰該師在國內戰爭中的戰功,1928年2月29日,授予騎兵第14師革命榮譽紅旗。1930年3月2日,稱帕爾霍緬科青年共產國際騎兵第14師。根據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1934年12月27日的決定,授予該師紅星勳章。1939—1940年參加蘇軍向西烏克蘭和比薩拉比亞的進軍。為紀念騎兵第1集團軍組建二十周年,表彰騎兵第14師在捍衛國家和軍政訓練中的卓越戰功及優異成績,授予列寧勛(1939.11.17)。

組建歷史

近衛騎兵 近衛騎兵

戰爭開始前夕,駐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斯拉武塔城,轄哈魯潘騎兵第31團、波德蓋采夫騎兵第76團、阿普舍龍騎兵第92團、杜布諾騎兵第129團和坦克第29團。1941年6月23日,在克列梅涅茨地域占領防禦,6月26日首次投入對德軍的戰鬥。在此次戰鬥中,各部隊擊毀坦克17輛,殲德軍官兵近300人。在西南方面軍的騎兵第5軍編成內,於杜布諾、別爾季切夫、塔拉夏、科列斯尼科夫、奧波什納地域,參加了對德軍的反突擊和反衝擊。由於全體官兵發揚了英雄主義和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改稱近衛騎兵第6師(1941.12.25)。1942年在近衛騎兵第3軍編成內(在該軍作戰直到戰爭結束),於葉列茨方向、希格雷、哈爾科夫地域、頓河和史達林格勒城下連戰皆捷。

1942—1943年間的冬季,在頓巴斯參加南方面軍實施的進攻戰役。1943年5月,與近衛騎兵第3軍其他各師調往新、舊卡利特瓦地域,編入草原軍區。9月在西方面軍編成內於斯莫連希納實施進攻戰鬥,爾後參加收復白俄羅斯東部地區的戰役。由於出色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各項戰鬥任務,並發揚了英勇頑強精神,榮獲二級蘇沃洛夫勳章(1943.12.21)。1944年白俄羅斯進攻戰役中,在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奧斯利科夫斯基中將所指揮的騎兵機械化集群(7月14日起轉隸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編成內,所向披靡,節節勝利。全師近衛官兵奮戰36晝夜,邊打邊進,推進770公里,與其他兵團和部隊共同解放居民地268處(其中包括莫洛傑奇諾、利達、格羅德諾),殲德軍官兵5000餘人,摧毀敵大量軍事技術裝備,繳獲甚豐。因在收復格羅德諾城(7月16日)戰鬥中戰功卓著,獲得格羅德諾師榮譽稱號(1944.7.25)。

全師指戰員在白俄羅斯境內多次戰鬥中,樹立了英勇頑強、堅決果敢的榜樣。例如近衛騎兵第23團某連,在奧夫欽尼科夫大尉指揮下首批突入格羅德諾郊區,進至涅曼河渡口,切斷了德軍退路。奧夫欽尼科夫雖已負傷,仍不下火線,繼續指揮戰鬥。為表彰他的英雄主義精神和指揮機動靈活,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在解放波蘭和殲滅東普魯士德軍重兵集團戰役(參見東普魯士戰役)中,全師官兵在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編成內奮勇殺敵。1945年1月22日,與近衛騎兵第3軍其他兵團和第48集團軍步兵第73師協同作戰,攻克阿倫施泰因(奧爾什丁)城。1945年4月中旬起,該師進入德國領土作戰,在易北河畔結束了它在戰爭中的戰鬥歷程,5月2日在維騰貝格西北與美國盟軍部隊會師。因在戰爭結束階段表現了勇敢頑強和英雄主義精神,榮獲二級庫圖佐夫勳章(1945.6.4)。戰爭年代,全師有數千名官兵獲得勳章和獎章,其中5名軍人榮膺蘇聯英雄稱號。

歷任師長

戰爭時期歷任師長:1941年6—11月為克留琴金少將,1941年12月—1942年12月為別洛戈爾斯基上校,1943年1月至戰爭結束為布里克利少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