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41—1942年1941年6月27日,在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所轄第22集團軍(7月2日轉隸西方面軍)編成內,於波洛茨克地域首次投入戰鬥。爾後在大盧基和安德烈亞波爾附近進行激烈的防禦戰鬥,在此協同集團軍其他兵團一度阻止了德軍的進攻。10月,調往勒熱夫,並先後在西方面軍和加里寧方面軍編成內參加1941年加里寧防禦戰役。1941—1942年間的冬季,在蘇軍於莫斯科城下反攻(參見莫斯科戰役)和爾後在西部方向總進攻進程中,先後在加里寧方面軍第29和第30集團軍編成內作戰。由於全師官兵在對德軍戰鬥中,表現英勇頑強,並發揚了英雄主義精神,改稱為近衛步兵第20師(1942.3.17)。1942年8—9月初,在西方面軍第31集團軍編成內參加勒熱夫—瑟喬夫卡進攻戰役。
1943年2月—1944年2月1943年2月,調西南方面軍,並於3月4日編入第6集團軍。截止7月底,在北頓涅茨河協同集團軍其他兵團進行防禦戰鬥。在蘇軍收復左岸烏克蘭之時,在西南方面軍近衛第1集團軍編成內作戰,且戰且進,前進220公里,收復居民地百餘個,其中包括下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1943年10月,轉隸烏克蘭第3方面軍的第46集團軍,在其編成內於索希諾夫卡地域(上第聶伯羅夫斯克東南12公里)強渡第聶伯河(參見第聶伯河戰役),並於11—12月間,在克里沃羅格方向激戰。1944年2月,參加尼科波爾—克里沃羅格進攻戰役,並協同第46和第37集團軍其他兵團,收復克里沃羅格(2月22日)。為此,榮獲克里沃羅格師榮譽稱號(1944.2.26)。
1944年3月—1944年9月別列茲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和敖德薩進攻戰役中,先後在烏克蘭第3方面軍第46和第37集團軍(自3月22日起)編成內連戰皆捷。其所屬部隊挫敗德軍頑強抵抗,於3月28日在納佳蓋洛夫卡(沃茲涅先斯克以西3公里)地域強渡南布格河。近衛步兵第60團(原第628團)一個機槍班在別爾烏辛中士指揮下,冒著德軍猛烈的炮火首批渡河。這個機槍班在先遣分隊的編成內,在團主力到達之前與敵激戰兩天,依託已占領的登入場多次擊退敵軍猛烈的反衝擊。3月27日,別爾烏辛在抗擊德軍的一次輪番反衝擊中犧牲,被追認為蘇聯英雄。該師從已奪取的登入場向南布格河繼續發展進攻,部隊進至拉茲傑利納亞車站地域,從而切斷德軍集團撤向西南方向的退路。由於全師官兵在拉茲傑利納亞車站地域對德軍的戰鬥中,作戰英勇頑強,出色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各項戰鬥任務,榮獲紅旗勳章(1944.4.12)。4月11日,進至德涅斯特河,並從行進間在科潘卡地域強渡該河,奪取西岸登入場,在此設防固守,直至1944年夏季攻勢開始為止。雅西—基什尼奧夫進攻戰役中,全師官兵,發揮了高超的軍人技能。在突破賓傑里以南德軍預有準備的防禦陣地後,經5天激戰,推進130餘公里,於8月24日在列奧沃地域,協同烏克蘭第2、第3方面軍其他兵團完成了對駐基什尼奧夫西南的德軍重兵集團的合圍,為此,榮獲二級蘇沃洛夫勳章(1944.9.7)。
1944年9月—1945年9月初,在烏克蘭第3方面軍第37集團軍編成內進入羅馬尼亞作戰,並參加從德軍占領下解放這個國家的戰鬥。9月8日,在薩拉吉地域越過羅保國界,在烏克蘭第3方面軍編成內參加從德軍手中解放保加利亞的戰鬥。經過補充於1944年11月18日編入烏克蘭第3方面軍第57集團軍(在其編成內作戰,直至戰爭結束),參加布達佩斯進攻戰役。在此次戰役進程中,於11月末協同近衛空降兵第10師和近衛獨立機械化第32旅攻占佩奇城,12月9日,進抵巴拉頓湖以南毛爾曹利地域。1945年3月,參加巴拉頓湖防禦戰役,戰役中協同集團軍其他兵團堅決阻擊德軍集團從瑙吉巴約姆地域向考波什堡方向的進攻。1945年維也納進攻戰役中,在瑙吉考尼饒、萊泰涅方向順利進攻。在格拉茨附近地域結束了自己的戰鬥行動。戰爭年代,全師約有1.7萬名官兵獲得勳章和獎章,其中7名軍人榮膺蘇聯英雄稱號。
著名將領戰爭年代歷任師長:1941年6—9月為濟金上校(1941年8月7日晉升為少將),1941年9—11月為伊利內赫上校,1941年11—12月為米羅什尼琴科上校,1941年12月—1942年2月為先奇洛夫上校,1942年2—5月為庫岑科上校,1942年5—11月為杜達列夫上校(1942年11月27日晉升為少將),1942年12月—1944年2月為季哈諾夫上校(1943年1月29日晉升為少將),1944年2月—1945年3月為德列伊耶爾少將,1945年3月至戰爭結束為伊萬尼謝夫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