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學金言

辯學金言

作者從中國古代邏輯著作中選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名言警句予以注釋、翻譯和評說,有的則以故事的形式加以闡發,從而啟迪現代人的邏輯智慧,開發現代人的思維潛能和精神資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的古典邏輯叫名學,也可稱作辯學。
我國古代社會和古希臘一樣,在輝煌燦爛的傳統文化的家園中,開滿了豐富多彩的邏輯智慧的花朵。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都各有自己的邏輯,名家辯者(在中國古代,名家又稱作辯者,他們是一批以辯論為職業的人,在辯論中顯示出傑出的才能。名家即我們現在所稱的邏輯學家)輩出,一群極為聰慧、十分有趣、同時又閃耀著理性之光的“辯者”,精於邏輯,能言善辯,為我們留下非常寶貴的邏輯著作或資料。特別是墨家作為一個學派,依靠集體的智慧撰寫的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墨經》,其中包含著相當豐富、系統的邏輯思想。
從戰國時期至西漢前期,這是中國古典邏輯發展的鼎盛階段,在這一時期,儒、墨、道等學派相繼出現。學派之間互相爭論、互相批判,這種“相訾(相互詆毀)”“相應”的風氣孕育著名辯思潮的發展,直至惠施、公孫龍這樣一批名家的出現,邏輯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及至兩漢,中國的邏輯思想不斷創新,魏晉南北朝時期,“名辯”之風復又昌盛,為中國古典邏輯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歲月雖然流逝,中國古代關於邏輯思維的金言爍句和邏輯故事卻始終散發著光芒,始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並成為所有時代的人類的共同財富。今日筆者撰寫《辯學金言》,意在摘取中國古代邏輯思想中的那些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智慧之花,點綴我們今天的思維園地,為此我們期望能幫助讀者朋友在趣味性閱讀中領略先哲的邏輯思想精髓,汲取思維的智慧營養。

圖書目錄

一、聖人孔子與《論語》
1.告往知來
2.由己推人
3.溫故知新
4.舉一反三
《論語》中的邏輯故事
1.名正言順
2.敬為“孝”
3.文獻證明
4.聞一知十
二、名家始祖鄧析與《鄧析子》
1.按實定名
2.循其理
3.區別事物的同異
4.不可“以人為據
《鄧析子》的邏輯故事
1.兩可之說
三、亞聖孟子與《孟子》
1.同類相似
2.不知輕重
3.己欲達人
《孟子》中的邏輯故事
1.王顧左右而言他
2.色與禮孰重
3.見秋毫不見輿薪
4.緣木求魚
四、浪漫灑脫的莊子與《莊子》 
1.名者實之賓
2.物謂之而然
3.萬物相通
4.小偷和大盜
5.部分與整體
6.至樂無樂
7.辯無勝
《莊子》中的邏輯故事
1.望洋興嘆
2.大天地而小毫末
3.小勝與大勝
4.魚樂之辯
五、博學多才的惠子
1.最大與最小
2.無厚不可積
3.山與澤平
4.方生方死
5.畢同畢異
6.無窮有窮
7.適越昔來
8.連環可解
9.天下之中央
10.天地一體
關於惠子的邏輯故事
1.善譬
2.魏王更葬
3.愷悌新婦
六、名家第二人尹文與《尹文子》
1.名不可不辨
2.名形要相符
3.形名不可混
4.善惡各有名
5.形名不可不正
6.“好”與“牛”
7.名形相應是原則
8.以名別物
《尹文子》中的邏輯故事
1.侮而不鬥
2.鄭“玉”周“鼠”
3.“醜”女美妻
4.宣王好射
5.雞非鳳凰
6.何為“善搏”
7.因“盜”被“毆”
8.田文棄玉
七、能言善辯的公孫龍與《公孫龍子》
1.正其名
2.“彼”與“此”
3.彼此要分明
4.稱謂不可亂
5.帝王的偉大
6.“牛”不是“馬”
7.白馬非馬
8.白馬不是黑馬
9.馬與白馬
《公孫龍子》中的邏輯故事
1.孔穿無言
2.秦趙之約
八、“中國的亞里士多德”墨子與《墨經》
九、“絕頂的聰明人”韓非子與《韓非子》
十、傑出辯者呂不韋與《呂氏春秋》
十一、反對詭辯的荀子與《荀子》
十二、博雅善思的劉安與《淮南子》
十三、精於論證的王充與《論衡》
十四、墨家邏輯的弘揚者魯勝
十五、重意輕言的王弼與“言不盡意論”
十六、才思敏捷的歐陽建與《言盡意論》
十七、中國邏輯史上著名的詭辯命題
結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