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長期以來人們在辭(騷)、賦關係的問題上一直糾纏不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只是將包括騷體賦在內的整個賦體文學與楚騷去進行比較。實際上,我們只有把最工體文學特徵的文體賦作為參照系與楚騷相比較,才是有意義的。通過這種比較,我們可以發現,楚辭與文體賦在句子形式、篇章結構、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和美學趣味等許多方面都是不同的。我們認為,“辭(騷)”是“,賦”賴以產生的重要源頭之一,而且在“賦”形成之後的發展演變過程中,楚騷作為一種先在的韻文形式,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形式、表現上都曾給其以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直接導致“騷體賦”的產生上,同時還表現在其他方面。如楚騷的“兮”字句因“兮”字的省略,給賦體文學提供了六言、三言兩種主要的句式;又如“兮”字句作為一種重要的句式資源,被直接引入賦中,用以加強句式的變化,並在賦中起著結構篇章、加大抒情力度、促進六朝賦的詩化等多種重要作用。從上面對辭(騷)、賦的辨析和對古今學者觀點的介紹可知:廣義的“辭賦”是包括“楚辭”在內的;而狹義的“辭賦”其實僅僅指“賦”,也即在漢代正式形成的賦體文學。雖然我們原則上堅持“辭賦異體”的學術立場,但考慮到上述歷史原因,以及辭與賦之間那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就不能不在側重“賦”文學本身的同時,也兼顧“辭(騷)”,並儘可能將兩者區別開來。就狹義的賦體文學而言,其正體有騷體賦、文體賦和詩體賦三類,其別體還有“七”體、對問等,而蔡邕《釋誨》、孔稚珪《北山移文》、韓愈《進學解》等雖不以“賦”名,實質上亦應歸人“賦”類;從賦文學發展演變的歷史看,曾先後出現了騷體賦、文體賦、駢體賦、詩體賦、律賦、宋文賦、股賦等不同的形態;另還有大賦、小賦之別,體物賦、抒情賦之分。而在漫長的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上,賦體文學內部的各種形態之間,賦予楚辭、詩歌、駢文等他種文體之間,經常性地呈現出一種交融互滲的關係。因此,本書既要研究賦體文學的各類文體範式、語言風格、表現手法等形式特徵,也要研究賦體文學在文體上的演變,還要研究其與他種文體相互影響滲透的複雜關係。毫無疑問,本書的主要任務是專門文類的形式研究,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不涉及賦文學的題材內容和特定時代的思想文化背景。事實上,任何形式都是“有意味的形式”。一方面,對文體形式的選擇,總是與其所承載的內容密切相關;另一方面,某種文體的興盛,歸根結底是那個時代的思想文化及由此形成的審美趨向作用的結果。如果完全撇開這些本質性的東西,一味就形式而論形式,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辭賦文體特徵的底蘊及其發展演變的規律。作者簡介
郭建勛,男,1954年6月生,湖南漣源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現為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屈原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辭賦研究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個人出版著作《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楚辭與中國古代韻文》、《先唐辭賦研究》、《宋太祖趙匡胤》、《新譯易經讀本》、《新譯尚書讀本》等多種,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八十餘篇。現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辭賦的文體淵源與文體特徵(上)
第一節 騷體賦的內涵與文體特徵
(一)騷體賦的內涵
(二)騷體賦的句式與形制特徵
(三)騷體賦的抒情特徵與疏朗風格
第二節 詩體賦的界定與文體特徵
(一)四言詩體賦及其文體特徵
(二)五、七言詩體賦的形成與文體特徵
(三)敦煌殘卷中的詩體賦
第三節 文體賦的組織結構與描寫方式
(一)問答體的形成與機制
(二)空間方位結構及其成因的文化分析
(三)平面化描寫與闡釋性思維
第二章 辭賦的文體淵源與文體特徵(下)
第一節 “七”體的形成發展及其文體特徵
(一)關於“七”體的命名
(二)《七發》的文體形式
(三)後世“七”體形式上的新變
第二節 律賦的形成及文體特徵
(一)律賦的形成與發展
(二)律賦的韻律
(三)律賦的句式與結構
第三節 宋文賦的形成及文體特徵
(一)宋文賦的形成過程
(二)宋文賦的文體特徵
(三)宋文賦衰落的原因
第三章 大賦與小賦
第一節 大賦與小賦的界定
(一)前人論述及其中心意蘊
(二)“大賦”與“小賦”概念的成因
第二節 大賦與小賦的體式特徵
(一)大賦的體式特徵
(二)小賦的體式特徵
第三節 大賦與小賦的興衰流變
(一)漢代大賦的興盛與小賦並存
(二)六朝大賦的流變與小賦的昌盛
(三)六朝以後大賦、小賦的演變歷程
第四章 辭賦的審美特徵與表現手法
第一節 辭賦的審美意象
(一)“夜.時間。命運”意象
(二)道路意象
(三)水意象
(四)香草意象
(五)樂舞意象
(六)神靈意象
第二節 辭賦的敘述與描寫
(一)敘述人稱與敘述時態
(二)描寫與意境
(三)時空與哲理
第三節 辭賦的審美主體與客體
(一)審美客體的變遷
(二)審美主體與主人公
(三)辭賦審美演變規律
第五章 賦與其他文體的關係
第一節 賦與楚辭
……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