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歐陽忞,生平不詳,據書中自序稱為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四庫館臣疑為廬陵(今江西吉安)之誤。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以為實無歐陽忞其人,乃著書者所假託。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則認為作者為歐陽修從孫,現多以此說為是。主要內容
《輿地廣記》是宋代一部重要的歷史地理學著作。該書“自堯、舜以來至於今,為書凡三十八篇,命之曰《輿地廣記》”全書共三十八卷。從遠古至宋,郡縣建制沿革變化,內容完整,體例明了,為後代編一統志之先河。《輿地廣記》成書於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7),是一部比較有特色的地理總志。該書共三十八卷,前四卷專門概述上古至宋的歷代政區之綱要,分列《禹貢》九州、舜十二州、七國、秦四十郡、漢十三郡、三國、晉十九道、唐十五道採訪史、唐藩鎮、五代、皇朝郡國。對古地名,皆注以宋代之名稱。自第五卷,始依元豐時四京、二十三路之制詳述宋代政區。路下重在敘述府、州、軍、縣建置沿革,略古詳今,而對一般地誌都有的四至、道里、戶口、風俗、土產等皆略而不談。河北路、陝西路、河東路、荊湖北路、成都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廣南路之末還附記有“化外州”,即前代州邑而在宋版圖之外者。
價值
該書自問世後,儘管南宋嘗刊行於世,但在當時並未產生多大影響,故未能引起人們足夠重視,甚至連南宋人對該書作者歐陽忞是否有其人都產生過懷疑,更不能說對該書作進一步探究了。《輿地廣記》與以前和同時代的歷史地理學著作相比,在編撰體例上具有許多獨到之處。該書前四卷首敘歷代疆域,提其網要。“沿革離合,皆系以今郡縣名”。五卷後及列宋郡縣名,“體例特為清析”。其前代州邑宋代所不能有者,如燕雲十六州之類,則附各道之末,名為“化外州”,足資考證。該書“端委說明,較易尋覽,亦輿記中之佳本也”。清人朱彝尊也稱讚該書“其沿革有條有理,勝於樂史《太平寰宇記》實多”。所以,該書資料雖豐,但要言不煩,體例清晰,四庫館臣稱其“端委詳明,較易尋覽,亦地理家之佳本也”。
該書記述歷代地理沿革,要言不煩,條理清晰。《太平寰宇記》獨特、創新的編撰體例就深受《輿地廣記》的影響。
目錄
前言輿地廣記卷第一
禹貢九州
舜十二州
七國
秦四十郡
輿地廣記卷第二
漢十三部
三國
晉十九道
輿地廣記卷第三
唐十五道採訪史
關內道
河南道
河東道
河北道
山南道
隴石道
淮南道
江南道
劍南道
嶺南道
唐藩鎮
五代
輿地廣記卷第四
皇朝郡國
輿地廣記卷第五~三十八為宋代州縣
附錄一 歷代序跋
附錄二 歷代敘錄
附錄三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輿地廣記》地名索引
《輿地廣記》人物索引
《四庫全書》引用《輿地廣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