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軟產業,是指不以消耗地球資源為主要財富源泉,整個產業消耗地球資源不超過總成本20%的產業。從大的分類看,軟產業涵蓋了教育、諮詢、智庫、會議論壇等知識軟產業,影視、電子遊戲、主題公園等文化娛樂產業,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信息軟產業,普惠金融、綠色金融、風險投資等金融軟產業,以及其他服務業。軟產業不受地球資源總量的限制,財富的源泉主要是人類的創造性思維,代表著工業社會後期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產業轉型方向。
那些主要以人類創造性思維活動為主要財富源泉,提供產品或服務,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產業——知識產業、信息產業、文化產業、金融產業和其他社會服務業都具有無限的發展空間。在物質產品越來越豐裕的時代,物質消費占總消費的比例會逐漸變小,而對於五大軟產業的精神消費在日益增長。這五大產業不受到地球資源和環境的限制,是未來人們消費的主體。
未來硬產業還會一步步萎縮,而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社交、娛樂、知識、信息等產品和服務,將成為人們未來消費的主體;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網際網路+等都將成為軟產業發展的催化劑……在美國,知識產業、信息產業、文化產業、金融產業和其他社會服務業這五大軟產業占了經濟總量的約80%。“軟硬產業八二定律”將成為未來經濟結構發展的必然趨勢,軟產業是全球經濟的新動能,而在中國五大軟產業目前只占50%左右,未來發展的空間巨大。
軟產業是投入構成中非物質的投入所占比重(稱為軟化率)高於一定標準的產業(如日本規定軟化率高於60%的產業為軟產業),反之為硬產業。
軟產業不以自然資源為主要財富源泉,擺脫了自然資源的限制;同時,由於主要滿足人們永無止境的精神需求,也擺脫了傳統產業總需求不足的局限性,因此具有無限廣闊的發展空間。
信息產業、文化產業、知識產業、金融產業和其它的一些社會服務業都屬於軟產業。
知識軟產業。大概有五大領域,包括教育培訓經濟,包括諮詢經濟,包括智庫軟價值,包括會議和論壇經濟等等,各自有不同的特點。
信息軟產業。信息生產具有跳躍性和不確定性,並且本身原料大數據還不是財富,還必須經過加工。信息軟產業的價值更多取決於媒體和流量的價值,而且它的實現也是非對稱的。
金融軟產業。金融不是虛擬經濟的影像而是實體經濟的波長。很多人認為金融不是實體經濟不是財富。這個是錯的,就好比光是不是物質?電磁波是不是物質?你看不見摸不著的這些東西它也是物質,是物質存在的另外一種方式。金融和實體的財富不一樣,但是它是信用,信用本身也是財富。信用財富的價值創造和價值波動就跟實體財富有完全不一樣的規律了。
其他服務業。作為軟產業的一個主體,它也不一樣。以前傳統的產業說叫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米其林三星主廚做一道菜跟普通廚師做一道菜,所花費的時間一樣,為什麼價格相差懸殊呢?所以這個服務業的價值創造,未必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服務業的價值,通常還有一個效率最佳化悖論,有時候服務業不是效率越高越好,而可能手工的效率越低,這個產品的價值反而越大。
在已開發國家,80%的產業都是軟產業,80%的財富都是軟財富,在中國的發達城市,同樣,80%的產業都是軟產業,80%的財富都是軟財富,80%的人就業也在這些軟產業。從巨觀上我們已經進入一個軟價值的時代,在微觀上的具體產品上也是如此,看一看你手裡拿的手機,它的軟體價值一定超過80%,硬體價值絕對不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