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史
擔架智慧型化,提高救治水平
</strong>現代戰爭,由於武器殺傷效能的增大,使急危重傷員明顯增多;同時,由於部隊機動地幅的擴大,使得傷員與救治機構的距離大幅度增加。這就要求必須向前沿提供更高層次的醫療保障。對於受傷人員來說,最危險的階段莫過於創傷發生後的10分鐘和1小時內,分別是救治的“白金時間”和“黃金時間”。如果傷員的傷情能在這段時間內穩定傷情,那么,40%以上都能夠獲救。據統計,戰場上90%的死亡者是因其傷情不能很快地穩定而造成的。因此,為了減少戰場死亡率,需要現場對危重傷員實施有效救治。這就需要多種急救復甦設備、器械和藥品。
由於現有急救復甦器材種類零亂,加上單兵負荷的限制,其攜運量顯然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各國陸續研製和裝備了微型集成化綜合急救復甦處置系統。其特點如下:能獨立開展對危重症傷員急救監護和高級生命支持,即使無專業醫務人員在場,也可由普通醫務人員或衛生員在現場向危重傷病員提供生命支持操作;系統立足於先進成熟技術基礎上的綜合模組式集成,不僅擔架極易與基座分離,而且其生命支持系統的各個組件也可十分方便地更換,以保證勤務運作各環節能順利銜接:機動能力、野戰生存能力和兼容性強,適合裝載於多種後送車輛、飛機和船隻,方便後送並開展不間斷的途中治療;質控軟體可不斷升級,能對不同傷型、傷情和傷勢特點進行分析,以便進行針對性急救處置。種種優勢適用於在快節奏、高機動及高危險性的現代戰場上救治危重傷員,對減少傷死率和致殘率有重要意義。
材料結構
由於各國的勤務思想及作戰方向、作戰模式等的差異,其使用的擔架結構也不盡相同。隨著軍種任務的加強,海空軍專用擔架開發受到特別關注。海上作戰,如何快速對傷員進行救護、減少淹溺死亡,成為各國傷員搬運工具的發展重點。為達到海上漂浮功能,研製方向主要是改善材料性能,改變以往通用擔架桿件採用鋁合金材料的笨重局面,轉而採用輕質高強度聚丙烯或類似材料,特別是泡沫成型技術,使擔架質量減輕,同時提高其疏水性和阻燃性。
綜上所述,未來軍用擔架應能有效應對戰爭中各種創傷救治任務,平時則作為兼顧突發事件的災害醫學救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