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清代,昆明市晉寧、昆陽兩縣的民族民間舞蹈十分豐富,僅晉寧六街和昆陽的雙河、夕陽彝族聚居的村寨的彝族廣場舞“跳樂”,亦稱“撾(zhuā)樂”就有30多套。流行於壩區的秧老鼓舞(亦稱花鼓)20多套。還有兵器舞、面具舞、小獨龍舞、板凳龍舞、毛驢燈舞、獅子舞、蚌鶴舞、龍燈舞、扇花舞、花燈歌舞等。在性質上可分為自娛性、表演性、祭祀性3種。
分類
通常是未婚男女在夜晚相約,在野外點燃起篝火,圍成圈子,合著弦子或月琴等樂器的節奏,雙手拍掌,邊唱邊舞,人數不限,可以3至5人,也可以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同場起舞。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舞蹈。除了在彝族青年男女交往、聯誼、戀愛中出現,在逢年過節時也出現。近幾年來,隨著文化活動的發展和交流,舞蹈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很大變化,並且開始從民間走上舞台。
表演性的舞蹈有兵器舞、面具舞、龍舞、板凳龍舞、獨龍舞、蚌鶴舞、獅舞、花棍舞、扇花舞、旱船舞、腰鼓舞、花燈歌舞等。這些舞蹈主要在節慶場合表演。
祭祀性舞有跳鼓,也稱花鼓、秧老鼓。多在民間送喪時表演。凡村里老人死了,親屬們為死者舉行隆重的葬禮,請來一班跳鼓藝人,唱唱跳跳,頌揚死者生前的為人品德、功績,以示教育後人和對死者的敬意和哀悼。這種形式主要流傳於縣內夕陽、雙河、寶峰一帶。有的把跳鼓作為配合花燈演唱之前奏,起舞圓場,招徠觀眾。經過藝人不斷加工充實,剔除糟泊,取其精華,讓人喜聞樂見。這種舞蹈也以新的面目開始從民間走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