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路德維希·蒂克(Ludwig Tieck,1773-1853年),德國作家。出生於柏林。他的作品構成了狂飆突進運動時期文學與浪漫主義運動的紐帶。蒂克的小說、民間故事及戲劇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相信世界可以通過高尚的藝術得到救贖。他的作品以反諷為特色,並經常描述了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蒂克流行的民間故事《金髮的艾克貝爾德》(1796年),塑造了一位在幻覺和現實之間迷失自己的角色。小說《弗朗茨·斯滕巴漫遊記》(1798年)中,他描述了一位年輕藝術家天真率直、無憂無慮的生活及旅程。蒂克通過其諷刺喜劇使德國戲劇恢復活力,比如《穿靴子的貓》(Puss in Boots)(1797年),嘲諷了多愁善感的人。他晚年致力於翻譯,並與浪漫主義漸行漸遠。生平
1773年5月31日,蒂克出生在柏林一個手工業者的家庭里,1782至1792年,就讀於弗里德里希斯韋爾德爾人文中學,1792至1794年,在哈勒、哥廷根、埃爾蘭根的大學學習神學、歷史、語文學和英語文學。他最初受作家和出版商弗.尼科萊的委託寫啟蒙小說,1795至1796年他發表了《威廉.洛韋爾先生的故事》(三卷),寫一個英格蘭青年在“自私”的社會裡為追逐自身利益而最終殺人犯罪的故事,這是一部側重心理描寫的、傷感的書信體小說。
1796年秋,他發表了他的朋友瓦肯羅德爾所著的《一個熱愛藝術的修士的心跡剖白》,蒂克作了文字加工並增添了前言和“在羅馬的德意志青年畫家致紐倫堡友人函”等(1814年第2版又刪去)。這是瓦肯羅德爾偕蒂克於1793年去紐倫堡旅行的收穫,以義大利藝術家傳記作者瓦薩里的筆法寫了十四篇短文,他崇敬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視拉斐爾的繪畫為篤信宗教的內心化的藝術的典範;稱音樂為“諸藝術中的藝術”,帶給我們“真正的靈魂的欣快”;他認為體驗音樂是崇拜,藝術享受是奉獻身心的過程;藝術創造要求敬畏與虔誠;贊成中世紀和古德意志的藝術(紐倫堡的畫家阿爾布雷特·丟勒);所述造型藝術觀仍受溫克爾曼的影響:即適度、明確、簡樸的理想,但不同意萊辛在《拉奧孔》里以及歌德和席勒從美學角度對藝術所作的分門別類;他稱讚這樣的藝術作品,認為在其中藝術門類的界限模糊,音樂、繪畫和詩藝不僅相互作用而且相互替換。此書因而被稱為第一部浪漫派綱領性作品,也影響蒂克轉向浪漫派。同年,蒂克發表《民間童話》,其中有根據流傳素材新編的《美麗的瑪格洛涅》、《藍鬍子騎士》、《穿靴子的貓》、《卡爾.馮.貝內克》、《海蒙四子女》以及自創的《金髮埃克貝爾特》,後者是第一篇蒂克式情調化的傑作,以兄妹成親及毀滅為素材,昭示“現代”生活破壞友誼與愛情,危害未割裂的人的天性,讚美“林中幽居”這一浪漫派主題。
蒂克和瓦肯羅德爾曾打算寫一篇丟勒時代的古德意志故事,由於瓦肯羅德爾病危,便由蒂克獨自創作了藝術家小說《施特恩巴爾德的遊歷》(1798)。蒂克的創作引起聚集在耶拿的早期浪漫派作家的重視,1799年他赴耶拿,同施萊格爾兄弟、諾瓦利斯、謝林、布倫坦諾交往,也同歌德和席勒交往,但歌德對蒂克的藝術主張始終持拒絕態度。同年他又發表瓦肯羅德爾的遺稿《致藝術之友的關於藝術的幻想》,主要涉及音樂,稱音響藝術為“瀆神的清白”、“可畏的、神諭般模稜兩可的昏暗”、“既是神性又是危險”。此後,蒂克又根據民間話本的素材創作詩體悲劇《聖格諾韋法的生與死》(1800),1807年6月在薩爾茨堡首演;繼而發表喜劇《奧克塔維亞努斯皇帝》(1804),第一部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試圖以戲劇形式披上譬喻的外衣闡發他的浪漫派詩論,其中序幕最著名,但歌德斥之為“散亂”。
1804至1806年,他去義大利,於1812至1816年間發表《方塔蘇斯》(三卷),這是一個童話、小說、話劇和新奇故事的集子,其中作品納入一個構成框架的小說里:受過教育的男女青年晚問聚會朗讀並交談,寫作手法由浪漫轉向寫實。1817年,蒂克赴英格蘭和法蘭西,1819年起定居德勒斯登,1825年受聘任宮廷劇院戲劇顧問,舉辦著名的朗讀晚會。晚期小說有《塞文山騷亂》(1826)、《青年木匠師傅》(1836)、《生活的充裕》(1839)、《維多利亞.阿科隆博納》(1840)。他繼承施萊格爾的未竟事業,在他的女兒的協助下,把莎士比亞的戲劇譯成德文。1841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召他赴柏林。在柏林渡過餘生,而且像在德勒斯登一樣,成為文學界的中心。1853年在柏林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