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貝倫斯

彼得·貝倫斯

彼得·貝倫斯,德國現代主義設計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著名建築師,工業產品設計的先驅,“德國工業同盟”的首席建築師。彼德·貝倫斯是德國工業同盟最著名的設計師,被譽為“第一位現代藝術設計師”。他出生於漢堡,曾在藝術學院學習繪畫,1891年後在慕尼黑從事書籍插圖和木版畫創作,後改學建築。l893年成為慕尼黑“青年風格”組織的成員,期間他接受了當時的激進藝術的影響。1900年黑森大公召他到達姆施塔特藝術新村,在那裡他由藝術轉向了建築。1903年他被任命為迪塞爾多夫藝術學校的校長,在學校推行設計教育改革。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彼得·貝倫斯設計的電風扇 彼得·貝倫斯設計的電風扇

彼得·貝倫斯,德國著名建築師,工業產品設計的先驅,“德國製造聯盟”的首席建築師。他是一代人的宗師,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格羅皮烏斯、密斯·范·德·羅和勒·柯布西耶早年都曾在他的設計室工作過,他對德國現代建築的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貝倫斯早年在漢堡的藝術學校學習,1897年赴慕尼黑,1900年黑森大公召他到達姆施塔特,在那裡他從藝術轉向了建築。1903年他被任命為迪塞爾多夫藝術學校的校長。1907年他被德國通用電氣公司聘請擔任建築師和設計協調人,1909-1912年參與建造公司的廠房建築群,其中他設計的透平機車間成為當時德國最有影響的建築物,被譽為第一座真正的“現代建築”。

1904年參加了德國工業同盟的組織工作,1907年德國工業同盟在穆特修斯的大力倡導與組織下宣告成立,工業同盟的目的首先是要在各界推廣工業設計思想,規勸美術、產業、工藝、貿易各界人士,共同推進“工業產品的優質化”,工業同盟的口號就是“優質產品”。1907年他被德國通用電氣公司AEG聘請擔任建築師和設計協調人,開始了他作為工業設計師的職業生涯。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公司、第一次聘用一位藝術家來監督整個的工業設計,及讓一位藝術家擔任董事,並成為藝術設計史上第一個擔任工業公司藝術領導職務的人。

主要成就

AEG的渦輪機製造與機械工廠(1908-1909) AEG的渦輪機製造與機械工廠(1908-1909)

貝倫斯還為AEG作了大量的平面設計,AEG的標識在幾年時間內數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並成為歐洲最著名的標識之一。作為工業設計師,貝倫斯設計了大量的工業產品,如弧光燈、電風扇、電水壺等,奠定了功能主義設計風格的基礎。他把外貌的簡潔和功能性作為工業產品的審美理想,從1908年設計的台扇和1910年設計的電鐘上看不到任何的偽裝與牽強。他通過改變容量、局部的幾何形狀、材料和裝飾的途徑,設計了電水壺系列,基礎模式有圓底、橢圓底與六面體,後者被稱為“中國燈籠”。貝倫斯把純粹的幾何圖形與簡潔而精緻的裝飾很好的結合起來,使這些產品具有自身的、而不是從手工藝那裡借用的價值。如電壺,貝倫斯制定三種壺體、兩種壺蓋、兩種手柄及兩種底座,從中選擇並加以組合,共有24種樣式;電壺有水下加熱電阻絲,錘擊的效果及藤條覆蓋的手柄顯示其為手工製作。他是第一個改革產品設計使之適合工業化生產的設計師,他設計的電水壺充分考慮了機器批量和標準化生產的特點,水壺的提梁和壺蓋都可以和別的造型的水壺配件互用。

電鐘(1909年) 電鐘(1909年)

貝倫斯還是一位傑出的設計教育家,擔任過迪塞爾多夫實用藝術學校校長、維也納與柏林普魯士兩地美術學院的建築系系主任。1910年間,沃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Gropius,1883—1969)、密斯·凡·德·羅(MiesvanderRohe,Ludwg,1886-1969)和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1887—1965)等,都在柏林貝倫斯的辦公室工作過,他們後來都成了20世紀偉大的現代建築師和設計師。所以他更重要的意義是影響和教育了一批新人,這一批人成為現代含義的工業設計之父,是第一代成熟的工業設計師與現代建築設計師。

生平經歷

電水壺(1909年) 電水壺(1909年)

彼得·貝倫斯1907年為AEG(德國通用電器)設計了第一套完整的CI(企業識別系統),同年創建貝倫斯事務所,培養了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和勒·柯布西埃三位最偉大的現代主義奠基人,同時他是全世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設計師。彼得·貝倫斯出生於漢堡,曾在藝術學院學習繪畫,1891年後在慕尼黑從事書籍插圖和木版畫創作,後改學建築,l893年成為慕尼黑“青春風格”組織的成員,期間他接受了當時激進藝術的影響,是“青年風格”運動最重要的設計家。

1900年黑森大公召他到達姆施塔特藝術新村,在那裡他由藝術轉向了建築,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成為現代工業建築師。儘管他參加了新藝術運動,他卻是德國現代主義設計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工業產品設計的先驅,被視為“德國現代設計之父”。彼德·貝倫斯一直關注“維也納分離派”的設計探索,逐漸看清了設計藝術改革與發展的道路,認識到新時代的設計必須將工業生產技術和材料工藝緊密結合才能擁有活力。從20世紀初開始,貝倫斯開始探尋適合大工業機械生產方式的設計道路,在設計的多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是德國工業同盟最著名的設計師,被譽為“第一位現代藝術設計師”。

彼得·貝倫斯設計的建築 彼得·貝倫斯設計的建築

1900年,他出版了一本只有25頁的小冊子《慶祝藝術與生活——作為文化最高象徵的演藝事業的審視》(CelebrationofLifeandArt:AConsiderationoftheTheaterastheHighestSymbolofaCulture),全部採用無裝飾線字型印刷,以表明自己的設計立場。無裝飾線字型是20世紀現代主義平面設計的關鍵因素,因此,貝倫斯也可以被視為現代平面設計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01年,貝倫斯和德國的克林斯波字型鑄造公司合作,設計出“貝倫斯體”(Behrensschrift)的折衷字型系列。這種字型是介於“青年風格”與現代風格之間的一種過渡性字型,但已基本取消了裝飾線的使用。

電水壺 電水壺

1903年,貝倫斯被任命為迪塞爾多夫美術與工藝學院的校長,在學校推行設計教育改革。他認為設計視覺訓練的核心內容,應該是對於幾何形態的比例的分析。他的這種強調基礎課程,特別是平面分析的基礎訓練,通過他的兩個學生兼助手沃爾特·格羅佩斯和米斯·凡德羅來完成,對於日後包浩斯設計學院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貝倫斯是德國最早從事功能化工業產品設計的設計師。1907年,德國電器工業公司(AEG)的總裁艾米·拉斯邀請貝倫斯為公司設計公司的標誌,擔任建築師和設計協調人,開始他作為工業設計師的職業生涯。德國電器工業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廠商之一,是德國工業的核心動力,它出產的電燈、電風扇、電水壺都是供應世界市場的產品。貝倫斯研究了公司的歷史、背景、產品後,明確了對工業化的強調是他設計的中心。通過多次反覆的設計,他終於設計出非常簡單、明確的標誌。這個標誌同時適用於公司職員的卡片、公司文具和檔案上,也能夠運用在工廠的機械、產品和公司的建築上。他同時也設計了該公司大量的平面項目,包括廣告、海報、產品目錄等等,始終強調設計的統一性。他為這個公司形成了從產品到企業形象和推廣的高度統一的企業形象,設計了統一的形式語言,是企業形象設計最早和比較完善的典型作品,開創了現代公司識別計畫的先河,被稱為制訂“公司風格”的第一人。

貝倫斯同時也擔任著該公司的藝術顧問,為其設計電燈、電風扇、電水壺等產品。他從功能主義的角度出發,設計中基本擯棄了繁瑣的裝飾,強調產品的外形結構和良好的功能,特別是1909年設計的系列電水壺最能體現他的設計精神。壺的設計以適應機械化批量生產和標準生產為出發點,很多零件都是標準零件,可以自由進行裝配、組合,表面處理採用不同材料,如鍍鎳或銅以取得不同的外觀效果,每一種都有0 .75升、1 .25升和1.75升三種規格可供選擇,實現了功能和審美的統一,深受工業界好評。貝倫斯所制訂的生產綱領和工業產品樣品,一直到上世紀30年代仍起作用,他還制定了批量生產的技術複雜型產品的藝術設計方法,這些方法後來成為現代藝術設計的職業手段。貝倫斯在AEG各方面設計的成就,就是同盟所追求的目標的一個典型範例。

貝倫斯也是現代工廠建築設計的先驅人物。促進現代建築產生的需求因素之一是高層建築,另一個因素則是現代工廠建築。現代工廠對空間、照明、流通的要求都促進了現代建築的發展。他設計的AEG的透平機製造車間與機械車間,其造型簡潔,摒棄了任何附加的裝飾,是貝倫斯建築新觀念的體現,貝倫斯把自己的新思想灌注到設計實踐當中去,大膽地拋棄流行的傳統式樣,採用新材料與新形式,使廠房建築面貌一新。鋼結構的骨架清晰可見,寬闊的玻璃嵌板代替了兩側的牆身,各部分的勻稱比例減弱了其龐大體積產生的視覺效果,其簡潔明快的外形是建築史上的革命,具有現代建築新結構的特點,強有力地表達了德國工業同盟的理念。

扶手椅(1900-1901年) 扶手椅(1900-1901年)

貝倫斯也是平面設計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最早清楚地表達出20世紀新思想下新的視覺設計語言要素。他的平面設計具有很強烈的個人特徵。他為AEG和其他企業設計產品目錄、廣告冊頁和海報,採用標準的方格網路方式,嚴謹地把圖形、字型、文字說明、裝飾圖案工整地安排在方格網路之中,清晰易讀,讓人一目了然,同時在字型選擇上選用自己的改良羅馬體,因此具有減少主義的初期特徵。這種設計特徵極大地影響了當時設計的風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減少主義成為世界平面設計的基本風格之一。

貝倫斯於1907年開設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一批現代主義設計大師先後來到貝倫斯門下學習工作,其中包括包浩斯設計的創始人沃爾特·格羅佩斯和米斯·凡德羅,現代建築和城市規劃的重要代表人物勒·柯布西耶,他們將貝倫斯的設計理念進一步發展,讓現代主義設計思想逐漸走向成熟。

人物點評

電風扇(1908年) 電風扇(1908年)

貝倫斯寫了許多著作,在這些著作中他主張對造型規律進行數學分析。他拒絕複製歷史風格,而在研究植物、花卉的造型和動物界、植物界線條的基礎上堅持理性主義美學原則。他的風格接近幾何圖形,因而易於轉向純工業形式的創作。貝倫斯還指出,在關於藝術與技術的關係中,與藝術家所堅持的傳統相比,技術更能夠確定現代風格,同時通過批量生產符合審美要求的消費品可以逐漸改善人們的趣味。技術和文化的結合是文化的新源泉,與其說它服務於生活的審美改造,不如說它服務於全民的社會利益。因此貝倫斯在考察藝術形式時,力圖表明視覺形式對於作為人類文化一部分的物質環境而形成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