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施特恩巴爾德的遊歷》敘述一個富於幻想的青年畫家漫遊的故事:施特恩巴爾德是丟勒的學生,一心想在藝術上有所造詣和創新,他告別恩師,前往義大利等地漫遊學藝,途中他遇到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其中有貴族、騎士、商人、學者、農民,隱士、朝聖者、神職人員和流浪漢等,他們對藝術各有不同的見解,他從中得到很多啟發。途經故鄉,父親在臨死前告訴他,他們只是他的養父母,可他真正的父母在何處呢?他尋找童年時心儀的戀人,可她現在又究竟在哪裡呢?兩個疑團伴隨小說的始終,也給讀者留下懸念。小說由眾多有趣場景組成:相逢相識,交談爭辯,戀愛奇遇,吟歌作畫,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極具詩情畫意的情調,使小說的浪漫氣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其他五則中短篇,寫作技巧和表現手法,與一般小說不盡相同,它們通篇充滿別出機杼的詩意,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是德國浪漫派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編輯推薦
《施特恩巴爾德的遊歷:蒂克小說選》:德國浪漫派文學叢書。
作者簡介
路德維希·蒂克(1773-1853),筆名彼得·勒布雷希特和戈特利布·費爾貝爾,是德國早期浪漫派作家中創作思路最寬泛,技藝又最精湛的作家之一。
1773年5月31日,蒂克出生在柏林一個手工業者的家庭里,1782至1792年,就讀於弗里德里希斯韋爾德爾人文中學,1792至1794年,在哈勒、哥廷根、埃爾蘭根的大學學習神學、歷史、語文學和英語文學。他最初受作家和出版商弗·尼科萊的委託寫啟蒙小說,1795至1796年他發表了《威廉·洛韋爾先生的故事》(三卷),寫一個英格蘭青年在“自私”的社會裡為追逐自身利益而最終殺人犯罪的故事,這是一部側重心理描寫的、傷感的書信體小說。1796年秋,他發表了他的朋友瓦肯羅德爾所著的《一個熱愛藝術的修士的心跡剖白》,蒂克作了文字加工並增添了前言和“在羅馬的德意志青年畫家致紐倫堡友人函”等(1814年第2版又刪去)。這是瓦肯羅德爾偕蒂克於1793年去紐倫堡旅行的收穫,以義大利藝術家傳記作者瓦薩里的筆法寫了十四篇短文,他崇敬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視拉斐爾的繪畫為篤信宗教的內心化的藝術的典範;稱音樂為“諸藝術中的藝術”,帶給我們“真正的靈魂的欣快”;他認為體驗音樂是崇拜,藝術享受是奉獻身心的過程;藝術創造要求敬畏與虔誠;贊成中世紀和古德意志的藝術(紐倫堡和畫家丟勒);所述造型藝術觀仍受溫克爾曼的影響:即適度、明確、簡樸的理想,但不同意萊辛在《拉奧孔》里以及歌德和席勒從美學角度對藝術所作的分門別類;他稱讚這樣的藝術作品,認為在其中藝術門類的界限模糊,音樂、繪畫和詩藝不僅相互作用而且相互替換。此書因而被稱為第一部浪漫派綱領性作品,也影響蒂克轉向浪漫派。同年,蒂克發表《民間童話》,其中有根據流傳素材新編的《美麗的瑪格洛涅》、《藍鬍子騎士》、《穿靴子的貓》、《卡爾·馮·貝內克》、《海蒙四子女》以及自創的《金髮埃克貝爾特》,後者是第一篇蒂克式情調化的傑作,以兄妹成親及毀滅為素材,昭示“現代”生活破壞友誼與愛情,危害未割裂的人的天性,讚美“林中幽居”這一浪漫派主題。蒂克和瓦肯羅德爾曾打算寫一篇丟勒時代的古德意志故事,由於瓦肯羅德爾病危,便由蒂克獨自創作了藝術家小說《施特恩巴爾德的遊歷》(1798)。蒂克的創作引起聚集在耶拿的早期浪漫派作家的重視,1799年他赴耶拿,同施萊格爾兄弟、諾瓦利斯、謝林、布倫坦諾交往,也同歌德和席勒交往,但歌德對蒂克的藝術主張始終持拒絕態度。同年他又發表瓦肯羅德爾的遺稿《致藝術之友的關於藝術的幻想》,主要涉及音樂,稱音響藝術為“瀆神的清白”、“可畏的、神諭般模稜兩可的昏暗”、“既是神性又是危險”。
目錄
譯本序
長篇小說
施特恩巴爾德的遊歷
短篇小說
魯能堡
女精靈
朋友
金髮埃克貝爾特
金杯
文摘
弗蘭茨沒有回答,他擦乾了眼淚,卻沒有抬頭。痛苦中含有使人害羞的東西,他寧肯在他的知心朋友面前隱藏他的淚水,儘管這淚水是為他而灑.
他們又回憶起他們是如何經常談論這次出遊的,他們一點也不覺得這次出遊是未曾預料到的,弗蘭茨又多么希望出遊並且視之為他的最大幸事。塞巴斯蒂安不解的是,此時此刻他們為何如此傷心,因為並沒有發生任何意外之事,而僅僅是那期盼已久的時刻終於確實來臨了。但是,人的幸福就是這樣的,當它從遠方信步朝你迎來時,你也只能為此感到高興;當這幸福靠近你並且握住你的手時,你往往會全身戰慄,仿佛你握住的是死神之手。
“我該向你吐露真情嗎?”弗蘭茨繼續說,“昨晚我想到的事情有多么離奇,恐怕你不會相信。我經常在腦子裡描繪羅馬的豪華、義大利的輝煌,工作時,我也沉湎於想像自己如何漫步在陌生的人行道上,穿過茂密的樹林,隨後見到陌生的城市和從未見過的人;唉.五彩繽紛、永恆變化的世界連同它那未知的事件,我將要見到的藝術家,備受稱讚的羅馬人的國度,曾是英雄們確確實實活動的地方,這些英雄的形象曾經誘我落淚;看哪,凡此種種經常囚禁我的思想,當我又抬頭看時,我常常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
寫作背景
藝術家小說《施特恩巴爾德的遊歷》有一個真實的歷史背景。小說主人公是丟勒寵愛的門生。丟勒是文藝復興時期德國紐倫堡的油畫、版畫和裝飾設計師,1471年生,1486年師從畫家沃爾格穆特學藝,1490至1494年去尼德蘭、瑞士等地遊歷;1494年秋赴義大利威尼斯,次年返鄉;繼而二次出遊,至1505年始歸;1505至1507年第二次去義大利威尼斯(小說中卻說丟勒從未去過義大利),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創作銅版畫與木刻版畫《基督受難》、《騎士、死神與魔鬼》和《聖哲羅姆在書齋中》。1512至1519年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的御前畫師。1520年赴尼德蘭,次年在安特衛普遇見佛蘭德斯畫家萊頓的盧卡斯(1489-1533)。早年作有版畫《穆罕默德和修士賽吉厄斯》、《蘇珊娜和長老們》、油畫《自畫像》和組畫《圓形基督受難像》;他受丟勒影響作《擠奶女工》、《戴荊冠的耶穌畫像》。小說中敘述了丟勒和盧卡斯會面,具體情節自然是虛構的。盧卡斯後來還作《馬克西米連皇帝肖像》(蝕刻銅版與雕線結合)、《最後的審判》等。丟勒晚年創作著名的《四聖像》,還撰寫理論著作,1528年在紐倫堡去世。丟勒時代,從北歐到義大利,在造型藝術方面人才輩出,被稱為“藝術的英雄時代”。
就是在這個丟勒的時代和環境中,小說主人公弗蘭茨·施特恩巴爾德開始了他的學藝遊歷。小說是在歌德的《威廉·麥斯特》的影響下寫的,但它的中心是藝術。主人公弗蘭茨從紐倫堡向北到佛蘭德斯(今荷蘭、比利時),再南下經法國到義大利。沿途遇到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有商人、市民、學者、神職人員、貴族、騎士、流浪漢、隱士和朝聖者,他們對藝術各有不同的見解:從認為搞藝術不如經商直至神化藝術而貶低藝術家,這同樣也給了小說作者許多機會,去談他的見解。歌德對蒂克在該小說中發表的藝術見解嗤之以鼻,他說:“精緻的器皿腹中空空,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主人公施特恩巴爾德途經故鄉,在他父親死前得知,原來他的父母只是他的養父母。他的親父母又在何處呢?他在故鄉重逢他童年時在綠草地上見過的一個乘馬車的女孩,這個不知姓名的女子競成了他心中的戀人。她又究竟在何處呢?這是他心中的兩個疑團,也是他一路希望自己會不期而遇的兩個目標。他終於在羅馬巧遇他心中的戀人,第一個目標達到,小說第一卷就此結束。第二卷蒂克沒有寫,只在簡短的後記中交待了下面的故事。
原來主人公施特恩巴爾德是個義大利人,但他成長在德意志,所受教育與工作實踐培養了他的第二天性,這第二天性常與由遺傳而獲得的第一天性發生矛盾,而他本人也不明其因。他一進入義大利,他的第一天性就占了上風,使他很快從丟勒的得意門生變成了文藝復興盛期以後敢於在神話題材畫中大膽表現性感之樂的柯勒喬的追隨者。到了未寫的小說第二卷結尾,在丟勒的墓地,他才又復歸為基督教中世紀虔誠、簡樸的藝術的狂熱崇敬者。他的人格始終是不統一的。他在“想要做什麼”方面是個強者,在“做成什麼事情”方面是個弱者,因此,他是浪漫派藝術家的典型。他在旅途中遇到的義大利人弗洛雷斯坦,比他更強烈地體現了浪漫派的浪遊欲望,可說是作為流浪藝人的浪漫派藝術家的典型。這種浪漫派意義上的“遊子”形象,對後來的文學創作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艾興多夫的《廢物小傳》就是一例。
這部小說由許多場景羅列而成,有相逢相識、交談爭辯、戀愛奇遇、吟歌作畫以及自然景觀的描繪,極富抒情詩的情調。在我國,法國浪漫派的小說翻譯介紹得很多,德國浪漫派的小說譯成漢語的卻寥寥無幾。為使讀者較全面地了解德國這位早期浪漫派文學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本書還揀選了作者另外五則短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