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陸家灣村、潘家岔村、盛家坪村、雙輪磨村、王家山村、小園子村、大路村、峪嶺村、東灣村、鍬甲鋪、三河村、勝利村
資源優勢
![路園鎮](/img/4/823/nBnauM3X2YjM5cjN5MjMyMTOyITMwYjMyIjMwADMwAzMxAzLzI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路園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境內有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的上坪、寺坪和馬家窯文化的王家咀等遺址及斜坡漢墓群。
路園地處渭源的東門,自然條件首屈第一,交通便利,水資源和光熱資源豐富,民眾文化素質高,是一塊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境內川區為渭河各灌溉區,北部為乾旱山區,水土流失嚴重。南部為二級坪台地和山區,較大的坪台地有盛家坪、羅兒坪、趙馬家坪、毛李家坪、寺坪等。地勢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間低,最高海撥(窄山樑)2368米,最低海撥(三河口)1930米,年平均氣溫6℃,最冷月(元月)平均氣溫零下10℃,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0℃。年平均降水量543.7毫米,無霜期150天,夏秋多冰雹。有灌溉渠道及截引、井坎、提灌等水利工程,較大的有北乾渠和2007年正在建修的南豐渠。有效灌溉面積11054畝,保灌面積10063畝;全鎮有耕地46718畝,造林面積16203畝。糧食作物以小麥、洋芋為主,經濟作物有黨參,胡麻、油菜、大麻、蔬菜等。其中三河口一帶所產大麻純白柔韌、纖維細長,多年以來成批銷往外地;北部山區的白條黨參和洋芋,川區和南部山區、坪區的當歸、紅芪、黃芪品質優良,深受廣大客商的喜愛。
![路園鎮](/img/f/0f8/nBnauM3X1cjN2QTNygjMyMTOyITMwYjMyIjMwADMwAzMxAzL4I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設立的行政及事業單位有:鎮政府(下設黨政綜合辦公室、計畫生育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發展辦公室、小城鎮建設辦公室等)、鎮農林服務站、鎮計畫生育技術服務所、派出所、司法所、法庭(2007年正在建修)、學區、中學、電管站、水管所(河防站)、郵政所、北乾站(在小園子)、衛生院、畜牧獸醫站、造林站(在三河口)、信用社、供銷供(基本破產)等。
1984年開始在上雙輪磨建立集市,2002年建修硬化了中藥材市場,已形成一個新的農村集市,集市數十年來逢農曆二五八的集。
經濟發展
![路園鎮](/img/2/4d8/nBnauM3X3IDM3UzN4YjMyMTOyITMwYjMyIjMwADMwAzMxAzL2I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集市貿易比較繁榮。鎮政府所在地的雙輪磨以百貨、蔬菜、畜禽、洋芋、藥材交易和木材加工銷售為主,全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840萬元。計畫投資200萬元新建中藥材交易市場,占地26畝。
農村城市化的進程日趨加快。路園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初稿完成後已在評審之中,初步規劃開發“三縱六橫”,興建中藥材交易、日雜百貨、蔬菜批發和建材四個市場,各項優惠政策已陸續出台。
轄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已逐步完善。通信設施先進,程控電話、有線電視直接與縣城聯網,農村電網改造已經完成;投資200多萬元,覆蓋路園、清源、鍬峪、蓮峰、蒲川以及隴西縣首陽鎮等地的無線移動通訊塔已在上坪動工興建。各項社會服務管理機構基本建全。
![路園鎮](/img/2/f43/nBnauM3XwQTO3AjNwcjMyMTOyITMwYjMyIjMwADMwAzMxAzL3I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一批個體私營企業異軍突起。興建的太子食品廠、旭升日用化工廠、金土地馬鈴薯有限責任公司、永興飼料廠、永盛麵粉廠、鍬甲鋪磚瓦廠、金城掛麵速食麵廠和正在興建的金鹿酒業公司等,在這裡安家立業,並正在逐步顯現著它的勃勃生機。
各種協會正發揮著它不可代替的作用。發展起來的大路養雞協會、三合肉牛協會、峪口食用菌協會、勝利的蔬菜協會、大路的種雞協會等,它上連政府,下接百姓,它自願結合、自我管理、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中進程中正發揮著它任何組織無法替代的作用。
特色產業
![路園鎮](/img/6/ad4/nBnauM3XzADMxUjM1cjMyMTOyITMwYjMyIjMwADMwAzMxAzL3I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為增強基地蔬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路園鎮組織人員深入武山、隴西、臨洮等地考察取經,積極挖掘南方菜和北方菜大量上市的兩個空檔,形成價格較高的市場空間,進行投資建設,現已形成春提早和秋延後兩種反季節菜系,年銷售達1000噸左右,戶均純收入2200元,畝均純收入2100元左右。
隨著蔬菜產業不斷升級,該鎮通過“雙培雙帶”工程、“一幫三”結對幫扶等措施,擴大蔬菜基地的示範帶動輻射功能。已有5名貧困黨員、11戶貧困戶依靠蔬菜產業脫貧致富,帶動全村300多農戶主動發展蔬菜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