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義持

足利義持

足利義持(1386.3.12-1428.2.3),戒名勝定院殿顯山道詮大禪門,室町幕府第四代將軍,從一位內大臣,贈太政大臣。父親是足利義滿,母親是三寶院坊官安芸法眼的女兒藤原慶子(ふじわらのよしこ)。有同母弟足利義教、異母弟足利義嗣等。正室為日野資康的女兒日野榮子。子為足利義量。

生平

足利義持是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的庶子。由於足利義滿與正室日野業子和繼室日野康子都沒有生下兒子,因此將足利義持立為嗣子,並讓日野康子收他為養子。1394年(應永元年),足利義滿將將軍之位讓給了只有九歲的義持,義滿轉任太政大臣仍掌握實權,室町幕府的所有評定都在義滿居住的北山第舉行,義持沒有參與政務的權力。
就在義持就任將軍的這一年,義滿的次子義嗣(也是義持的同父異母弟)出生。足利義滿非常寵愛義嗣,因此義持和義滿之間的關係不好。由於偏愛的緣故,140
神護寺所藏的足利義持像
8年(應永十五年),足利義滿在死去之前曾向後小松天皇引見自己的愛子足利義嗣,試圖讓義嗣獲得天皇的支持;此時的足利義持則被義滿支出府邸,負責京都的警衛事務。但足利義滿死後,足利義持掌握了實權,義嗣一派的勢力受到打壓。
足利義滿死後,義持居住在花之御所(室町第,位於今京都市上京區),翌年遷往三條坊門邸(原足利義詮邸宅,位於今京都市中京區)居住。義滿生前的居所北山第則被冷落。1419年日野康子死後,北山第除了金閣以外的建築物全被拆毀。
在政治上,足利義持有擔任管領一職的幕府宿老斯波義將等人的輔佐,一改義滿的開放政策,恢復了“武家政權”在政治上的特色,變得較為保守。足利義持疏遠了義滿所庇護的世阿彌(一說是由於義持本人討厭他的緣故),辭退了後小松天皇給足利義滿所上的“太上天皇”的追號,並且停止了對明朝的貿易。足利義持自封為后小松上皇的院別當。同時又讓弟弟法尊出家於皇族的寺院仁和寺,以增強幕府在朝廷中的影響力。這是繼鎌倉時代九條道家派兒子法助出家於仁和寺後,第二例非皇族成員出家於該寺,也是近世以前的最後一例。
1410年(應永十七年),後龜山法皇(也就是原南朝的最後一任天皇)出奔吉野,抗議幕府和朝廷違背了明德和約中兩統迭立的規定,立實仁親王(後來的稱光天皇)為皇太子。1412年稱光天皇即位後,1414年南朝的支持者北畠滿雅發動叛亂,法皇重申了兩統迭立的要求,最終在上野親王的調停下雙方達成和解。1414年,義持脅迫斯波滿種(斯波義將的侄兒)退隱高野山,使斯波氏失權。1416年,關東發生上杉禪秀之亂,足利義持將參與此事的弟弟足利義嗣關押在相國寺。
上杉禪秀之亂後,富樫滿成誣稱管領細川滿元以及斯波義重聯合許多守護大名和公卿,試圖推翻室町幕府。(也有人認為這是足利義持的授意,試圖藉此契機來打倒一些有力的地方守護大名。)不久義持命令富樫滿成殺害了義嗣,並流放了許多大名和公卿。但不久細川滿元等人便稱富樫滿成謀反,義持命令將滿成誅殺。
在經歷了這一系列事件後,1423年(應永三十年)義持退位,由16歲的兒子義量接任將軍職。翌年6月出家於等持院,但幕府的實權仍在義持掌握之中。但兩年後即1425年(應永三十二年)義量因病死去,享年十八歲。
1427年(應永三十四年),兼任播磨、備前、美作三國守護大名的赤松義則逝世,在赤松持貞的干涉下,義持剝奪了義則之子滿祐的繼承權,導致赤松滿祐出奔播磨,準備叛亂。不久足利義持誣稱赤松持貞同高橋殿(足利義滿的一名側室)通姦,迫令持貞切腹。這次事件削弱了赤松氏的勢力,強化了幕府中央集權。翌年正月,義持在浴室里撓傷了臀部並受到了感染,不久死去,享年43歲。由於義持死後沒有立繼承人,幕府決定讓義持的弟弟梶井義承、大覺寺義昭、虎山永隆、義圓四人,由抽籤方式選出一人擔任將軍職。最後義圓被選中,改名義教,成為新任將軍。

履歷

以下日期為日本舊曆
1394年(應永元年)12月17日:敘任正五位下左近衛中將,並被封為征夷大將軍。
1395年(應永二年)6月3日:升任從四位下。
1396年(應永三年)1月28日:兼任美作權守;4月20日:升任正四位下;9月12日:補任參議。
1397年(應永四年)1月5日:升任從三位;3月29日:轉任權中納言。
1398年(應永五年)1月5日:升任正三位。
1400年(應永七年)1月5日:升任從二位。
1401年(應永八年)3月24日:轉任權大納言。
1402年(應永九年)1月6日:升任正二位;11月19日:升任從一位。
1406年(應永十三年)8月17日:兼任右近衛大將。
1407年(應永十四年)1月5日:兼任右馬寮御監事務。
1409年(應永十六年)3月23日:轉任內大臣。
1412年(應永十九年)5月:辭去右近衛大將職務。
1413年(應永二十年)10月22日:兼任淳和獎學院兩院別當事務。
1419年(應永二十六年)8月29日:辭去內大臣。
1422年(應永二十九年)3月18日:辭去征夷大將軍;4月25日:出家。
1428年(應永三十五年)1月18日:薨去;1月23日:贈太政大臣。

評價

足利義持統治期間,原來被懷良親王所壓制的九州地區大名大友氏、大內氏、菊池氏歸附幕府;但關東地區卻由鎌倉公方統治,處於半獨立狀態之下。雖然仍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但義持能承繼義滿的政策,令政治的小康狀態可以維持,是室町時代中比較安定的時代。
足利義持與父親足利義滿不和,但仍沿襲了義滿的一些基本政策。義持本人是由斯波義將等有力的守護大名擁上將軍之位的,但義持掌權後,清洗了身邊的富樫滿成和有力守護赤松持貞的勢力。因此與父親足利義滿一樣,義持也對將軍絕對權威的確立起著一定作用。

統治時期的外交

與明朝的關係

足利義滿執掌政權期間,接受明朝的冊封,成為明朝的藩屬,並推動同明朝的勘合貿易。1408年義滿逝世,足利義持掌握實權,曾以“日本國世子源義持”的名義,遣使向明朝報告父喪;明成祖派中官周全前往弔唁,並冊封義持為“日本國王”。但對明朝的稱臣引起管領斯波義將等人的強烈不滿,最終義持於1411年斷絕了同明朝的貿易。其給明朝解釋則是“本國開闢以來,百事皆聽諸神”、“靈神托人謂曰:我國自古不向外國稱臣”,並且聲稱要改變義滿的外交政策,“今後無受外國使命,因垂戒子孫,固守勿墜”。義持斷絕了對明朝的貿易後,對騷擾明朝海岸的倭寇持縱容態度,對明朝要求取締倭寇的要求置之不理。

與朝鮮的關係

1419年,由於日本對馬島發生饑荒,當地倭寇襲擊了明朝沿岸,途經朝鮮時順帶襲擊了忠清道庇仁(今韓國忠清南道舒川郡)和黃海道海州(今北韓黃海南道海州市)一帶海岸。這使當時執掌朝鮮政權的太上王李芳遠非常震怒,派李從茂攻打對馬島以清剿倭寇(應永外寇)。此後幕府轄下的對馬島與朝鮮關係一度陷入低谷,直到1423年太上王李芳遠逝世後才恢復貿易。1443年對馬守護宗貞盛與朝鮮訂立嘉吉條約,此後日朝貿易更加活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