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分支菌病

足分支菌病

足分支菌病,是由多种放線菌或真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化膿性肉芽腫性疾病。主要感染足部,以腫脹、竇道和顆粒為特徵。足分支菌病常因赤足感染而發病,故病變大多出現在足部,並較少累及其他部位。

簡介

足分支菌病足分支菌病

足分枝菌病,又稱足菌腫(mycetoma)、足菌病,系皮膚和皮下組織的一種慢性化膿性肉芽腫性疾病,伴有瘺管形成和流出帶有顆粒的膿液,由多種致病菌引起。足分枝菌病好發於熱帶、潮濕和多雨的地區和季節,亞洲的印度,非洲的蘇丹及中美洲的墨西哥最為多見,中國亦有報告。患者男多於女,中年最多,赤足的勞動人民最易感染。

病因

病因有放線菌屬、多種菌屬,兩類各占一半。

真菌引起

真菌性足分枝菌病(eumyceticmycetoma)由條件致病性真菌引起,已報告的已有16種之多,如馬杜拉足腫菌(Madurellamycetomatis)、波氏足腫菌(Pseudallescheriaboydii)等。研究發現皮膚癬菌如奧杜盎、羊毛樣、鐵鏽色小孢子菌及石膏樣、斷髮、疣狀與紫色毛疣菌也可引起足菌腫病變。

放線菌引起

放線菌性足分枝菌病(actinomyceticmycetoma)由放線菌屬的巴西奴卡菌(Nocardiabrasilliensis)和馬杜拉放線菌(Actinomaduramadurae)等8種引起。
病原菌不同還表現在顆粒大小、硬度和顏色的不同,如馬杜拉足腫菌顆粒一般0.5mm大小,無菌鞘,質硬,黑色;而波氏足腫菌顆粒1mm大,有菌鞘,質軟,黃白色;馬杜拉放線菌顆粒一般大於0.5mm,質軟,有菌鞘,黃白色;而巴西奴卡氏菌顆粒0.5mm大,可有菌鞘,質軟,色白;只有白利梯足腫菌顆粒為紅色。上述致病菌除伊氏放線菌外都存在於土壤,也是植物的致病菌。人因工作或生活接觸這些致病菌,通過破損的皮膚而引起感染。與其他同類真菌病一樣,傳染途徑通過皮膚者,損害常為局限性。

臨床表現

足分支菌病的症狀足分支菌病的症狀

隨病原菌菌種、發病部位和病期及機體情況而異,但基本特點一致。病原菌通過破損處侵入皮膚,引起丘疹膿皰或結節,不斷擴大,隨後結節軟化,破潰,流出帶有不同顏色的顆粒。常見損害一邊癒合結疤,一邊向外圍擴散,重複結節、化膿和纖維化的過程。日久有瘺管形成,淋巴管阻塞,骨質破壞,筋腱收縮,纖維增生,以致病足縮短增厚。從結節到瘺管形成,一般需1年左右,縮短增生則需5年、10年不等。有繼發感染者,附近淋巴結可腫大,但不痛。足菌腫好發足部,通常為單側。其它還可發生於膝、股、胸壁等處;但很少轉移,個別病原菌(如奴卡菌)由於菌體小,可能通過血循環擴散至肺或其它部位。

可在數月甚至數年中,逐漸播散並破壞鄰近肌肉、肌腱、筋膜和骨骼,既無全身性播散也無提示全身感染的體徵和症狀,最終肌肉消瘦,變形及組織破壞而使受累肢體不能使用。感染晚期,受累肢體出現變形腫脹,形成棒狀的囊性腫塊,伴有多發性相互連通的引流竇道和瘺管,排出含有特徵性顆粒的濃厚的或血清血液樣滲出物。

易混淆病別

足分枝菌病易和以下病別混淆:

1.疣狀皮膚結核:為疣狀增生性斑塊,境界清,組織病理顯示真皮內結核樣肉芽腫樣結構。
2.孢子絲菌病:多為沿淋巴管排列成串的結節,或為單個斑塊結節,真菌培養為孢子絲菌生長。
3.著色真菌病:無瘺管形成和帶顆粒的膿液,真菌培養為暗色真菌生長。

診斷

足分枝菌病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膿液色素顆粒塗片,因菌種不同而不同。真菌培養可資鑑別。

治療

足分支菌病足分支菌病

應根據致病菌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藥物治療。
(1)放線菌感染者可用大劑量青黴素、頭孢類抗生素等藥物治療。
(2)真菌感染者仍可選用二性黴素B、克霉唑、5-氟孢嘧啶、酮康唑等藥物治療。5-氟孢嘧啶療程為3個月以上,用法用量同球孢子菌骨炎的治療。酮康唑成人用量為200~400mg/d,1次頓服或分次服,療程視感染類型和病人的反應而定,本藥肝功能異常者慎用。
(3)局部外用藥物可根據感染情況、類型選用克霉唑霜(真菌感染)或磺胺類軟膏(放線菌感染)外敷。
(4)有膿腫者可切開引流,必要時作骨病灶清除及切除竇道,嚴重的骨及軟組織破壞者,經治療無效可考慮行截肢術,但應徵得患者同意,並持慎重態度。

生物武器

多份解密的歷史檔案都證實,CIA曾想出種種方法試圖暗殺古巴革命領導人卡斯楚,如雇黑手黨成員在卡斯楚的食物中下毒;或是嘗試用足分支菌污染他的潛水衣;CIA還打算在其所抽的雪茄中藏匿炸藥,或在他的鋼筆中放進毒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