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趙鳴雁同志從事醫療工作十八年來,一直獻身於醫學事業,在國內重症醫學領域有較深的造詣和較高的影響力。她愛崗敬業,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為人正直忠誠,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治學嚴謹,勇於探索,不斷開拓進取,在重症醫學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趙鳴雁同志在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敏銳的政治鑑別力。積極參加政治理論學習,認真掌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遵守黨紀國法和社會公德,勇於同不良傾向做鬥爭,不謀私利,自覺維護黨和國家的利益。團結和愛護周圍同志,民眾基礎好。趙鳴雁同志常對醫護人員說:生命無價,病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一切要以病人為中心。她一直堅持病人至上原則,她始終把病人的生命和利益放在醫療工作的第一位;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處處體現人性化的高質量救治。ICU危重患多,病情複雜多變,救治工作必須爭分奪秒,具有連續性,為了搶救病人,她經常加班加點地在病房工作,從無怨言。2003年扎蘭屯山體滑坡,她星夜前往救助不辭勞苦;2004年七台河發生礦難,她不顧個人安危,親臨事故現場,協助救援;2005年台灣同胞在我省遭遇車禍,她連續駐守病房,直至病人轉危為安,受到台灣同胞、海基會、海協會的盛讚;2008年汶川遭遇特大地震,她在加拿大參加學術會議,她第一時間向院領導請戰,立即回國,從北京轉機沒有回家直飛災區,立即投入抗震救災的戰鬥中,顧不上餘震的危險和惡劣的條件,在災區連續工作40多個日夜,指揮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受到衛生部領導的接見和嘉獎;2009年甲流肆虐,她不畏死亡的威脅,率領重症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獨立承擔了哈醫大一院全部確診病例的搶救治療工作,並積極參與指導省內其他醫院重症病例的搶救治療工作;2010年伊春空難,她臨危受命,負責指揮重傷員的轉運和救治工作,事無巨細,使轉入我院的全部重傷員轉危為安,康復出院;2011年香港遊客在吉林省遭遇車禍被送至哈醫大一院救治,負責全部重傷員的搶救,全部傷員轉危為安,順利轉回香港,得到了香港同胞的盛讚。
2012年5月12日因搶救學生遭遇車禍傷勢嚴重的“最美女教師”張麗莉老師,從佳木斯轉運至哈醫大一院救治。趙鳴雁同志參與了會診、轉院、搶救張麗莉老師的全過程,並且是張麗莉老師病情的新聞發言人。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在趙鳴雁主任的帶領下,接受全力救治“最美女教師”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連夜成立了科室骨幹組成的搶救小組,為張麗莉老師救治工作制定明確的責任分工和詳細的護理方案。由於張麗莉老師創傷重、病情複雜,趙鳴雁主任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連續加班加點,甚至連續數日晝夜工作,不能照顧、陪伴即將中考的孩子,但她從來沒有抱怨過,而是默默用自己的愛心來挽救新時代英雄的生命。張麗莉老師治療期間,趙鳴雁主任像對自己的親人一樣關心她、照顧她,在她被病痛折磨的非常痛苦的時候大家積極的鼓勵她,幫她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張麗莉老師痊癒出院後,趙鳴雁主任參加了“張麗莉事跡報告團”,受到了李長春、劉雲山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並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及全國部分省市作巡迴報告,把張麗莉老師帶給大家的感動和感悟延續傳播下去。
在趙鳴雁同志帶領下,ICU病房先後被評為“省青年文明號”, “全國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省五一勞動獎狀”、“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創先爭優先進集體”和“全國婦女創先爭優先進集體”,連續被評為“院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趙鳴雁同志本人也獲得“四部委抗震救災醫藥衛生先進個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省青年崗位能手”、“黑龍江省勞動模範”、“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省教育工會抗震救災優秀醫務工作者”、“省衛生廳抗震救災工作標兵”、 “黑龍江省五一巾幗獎先進個人”、“黑龍江省衛生應急工作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鑒於趙鳴雁同志出色的工作業績、深厚的重症醫學學術造詣和影響力,她當選中華醫學會創傷專業委員會創傷感染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危重病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學會重症醫學醫師分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學會急救復甦醫師分會全國委員、黑龍江省醫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編委、《中國醫學論壇雜誌》編委、《中國急救醫學雜誌》編委、“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外科學》編委。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被省衛生廳授予黑龍江省重症醫學質控培訓中心,負責全省重症醫學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與培訓。
趙鳴雁同志承擔哈爾濱醫科大學本科生、七年制、研究生和留學生的教學任務。在教學工作中,她勤懇敬業,嚴謹求實,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教書以實為本,育人從實際出發,教學質量評價均為優秀,成為大家公認的優秀的青年教師。撰寫論文十餘篇,其中SCI收錄3篇,參編醫學教科書多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及多項省級廳級課題。
搶救最美女教師張麗莉
5月8日晚9點左右,進入休克狀態的張麗莉和受傷的5名學生被送入佳木斯市中心醫院。“雙下肢嚴重碾挫傷,多處出現骨折,為保住性命我們為張麗莉做了高位截肢手術。”佳木斯市中心醫院院長曹洪濤說。
5月12日中午,黑龍江省衛生廳指示哈醫大一附院組成專家組,立即趕赴佳木斯為張麗莉進行救治。專家組會診後認為,張麗莉傷情嚴重,需要立即轉送上級醫院救治。
經過周密、細緻、科學的安排,22點55分,120救護車連夜將張麗莉護送轉往哈爾濱,沿途經過的醫院都派出救護車守候備援。
5月13日凌晨3點,張麗莉被成功轉至哈醫大一附院。相關科室專家都被連夜召集過來,會同衛生部派來的第一批專家組立即進行了會診。
張麗莉住進了哈醫大一附院ICU病房,進行個性化治療,醫生、護士開始了與死神搏鬥的救治之旅。
在救治張麗莉的過程中,有一個關鍵性的人物——趙鳴雁。她從事重症醫學10多年,是哈醫大一附院ICU主任、張麗莉的傷情新聞發言人。
趙鳴雁是5月12日緊急趕赴佳木斯的。從那一刻起,這位同樣有著美麗大眼睛的女醫生就一直守候在張麗莉身邊,幫助她跟死神抗爭。
剛進入ICU病房時,張麗莉的呼吸、循環和意識狀態都不穩定,所有人都高度緊張,不敢有一絲懈怠,一系列搶救措施緊鑼密鼓。趙鳴雁和主治醫生康凱堅守了4個晝夜,院長周晉也沒有離開過醫院,醫護人員繃著神經,陪著張麗莉度過了危險期。
“每一次手術,都容不得半點疏忽和閃失,會做出多套預案及應對措施,盡一切之力做到萬無一失。”趙鳴雁說。這種壓力不是來自醫療技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需要更多的勇氣和突破精神。
“作為ICU主任,我會和我的團隊始終把麗莉作為親人一樣來呵護,用全部的愛讓她早日康復,走上心愛的講台,回到孩子們中間;作為新聞發言人,我會始終客觀地通報情況,把病床上真實的張麗莉還原給社會各界。”
6月11日,張麗莉轉到哈醫大一附院第30天,距趙鳴雁兒子中考13天。“媽媽,您就全心照顧張老師吧,不用惦記我,我會用好成績向您和張老師匯報。”忙得顧不上兒子的趙鳴雁看著手機里的簡訊,流淚了……
趙鳴雁在張麗莉先進事跡報告會上的發言
5月8日晚,在奮力推開學生、自己卻倒在車輪下的那一刻起,張麗莉這個名字響徹神州大地。也是從那一刻起,像我這樣的醫務人員心中多了一份擔憂和牽掛。看到張麗莉的一剎那,我的心緊緊抽動了,麗莉傷得太重了,車輪碾軋造成嚴重多發傷,沒有意識,靠呼吸機維持呼吸,靠升壓藥維持血壓。為了盡全力搶救,專家組決定將她轉往醫療綜合救治能力更強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剛進入哈醫大一院ICU時,麗莉的呼吸、循環和意識狀態都不穩定,醫護人員捏了一把汗,不敢有一絲一毫懈怠。血流動力學監測、生命支持治療、呼吸機參數的調整、血管活性藥物的調整……一系列搶救治療措施跟上,專家們連續4天4夜沒有回家,大家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
用過藥後,麗莉徐徐睜開了眼睛,眼神逐漸由迷茫到清澈,意識恢復了!第二天,我們為麗莉試停了呼吸機,麗莉配合著醫生的節奏,艱難但頑強地呼吸著,經過24小時的觀察,脫機成功了!拔除氣管插管是個痛苦過程,經常有患者因配合不好,拔管失敗而再次插管。堅強的麗莉忍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儘管嗆咳流出眼淚,硬是沒吭一聲,聽話地大口喘氣,呼吸漸漸平穩,拔管成功了!當她用虛弱的聲音說出“謝謝你們”時,我們熱淚盈眶。
四川汶川地震時,我在成都的ICU工作,看過太多因截肢後感染不得不進行第二次、第三次截肢的患者。同樣是嚴重碾壓傷,我們最擔心的就是控制不住感染。骨科醫生及時為麗莉做了6次手術,2次擴創引流、2次清創縫合、2次植皮手術。每天換藥,醫生都小心得不能再小心,認真得不能再認真,盡最大努力防止感染。
因為疼痛,每次換藥都是一次考驗。每當我們問麗莉疼不疼,止痛藥用不用加量時,她總是微笑著說“我能堅持”。醫生向她豎起大拇指,說她是好樣的,她就眨眨大眼睛,心領神會地點點頭。當我們告訴她,止痛藥長時間套用會有副作用時,她毅然要求不用止痛藥。每次換藥,麗莉用牙齒咬住一塊紗布,雙手握住病床護欄,用眼神示意“可以開始了!”整個換藥過程中,麗莉緊緊咬著紗布一聲不吭,手臂微微顫抖,額頭滲出細細的汗珠,咬過的紗布竟然幾乎被牙齒穿透!醫生和護士都是含著眼淚,動作儘可能輕一點,讓麗莉的痛苦儘可能小一點。她的堅強,對醫護人員是一種安慰,更是一種鼓勵。經過共同努力,麗莉成功避免了再次截肢。
由於高位截肢,麗莉不能像正常人那樣以自由姿勢睡眠。夜裡,她曾一次次難受得滿頭大汗,為了不讓護士過度勞累,卻從不發出聲音。面對細心的詢問,她說,“沒關係,我只是不想睡,你快忙你的吧!”
早期,由於麗莉病情不穩定,醫護人員一直沒有告訴她雙腿截肢的情況。麗莉有時會說自己腿疼,護士們就假裝幫她做腿部按摩,實際是在按摩豎放在被子下的兩個枕頭。一天聊天時,麗莉突然說起自己穿7厘米的高跟鞋也可以健步如飛,護士們紅著眼圈小心翼翼地把話題繞開了。在換藥時,醫生刻意用被單擋住麗莉的視線,不讓她發現自己的雙腿已經缺失。為了轉移注意力,康凱醫生買來雜誌,但把雜誌給麗莉之前,他都仔細翻閱好幾遍,不讓敏感內容引起麗莉關於病情的聯想。
5月25日,麗莉的病情趨於穩定,專家組研究決定,將雙腿高位截肢告訴麗莉。是歇斯底里還是嚎啕大哭?不能接受現實?無法配合治療?病情加重?我們心裡沒底,畢竟,麗莉只是一個28歲的女孩啊……然而,知道真相後,麗莉默默地流淚了,沒有發出一點聲音,情緒平穩了一會兒,她的第一句話是:“我今後能安假肢嗎?我還要上講台給我的學生上課呢!”那一刻,我們的心很痛很痛,麗莉堅強、勇敢、積極的人生態度,讓所有人流下熱淚。
麗莉說,“住院以來最大的感受是溫暖,我已經把醫生和護士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和朋友。”每次見到我,麗莉都會親切地叫我姐姐,每次看到周晉院長和骨科畢鄭鋼主任,她都嬌憨地叫周姥爺、畢姥爺。麗莉對我說,“等我好了,我要寫本書,書名就叫《我在ICU的深度游》,記錄下你們把我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點點滴滴,我以前從沒想到醫生是那么的無私,那么的崇高!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為了讓麗莉放鬆心情,專家組決定讓她坐著輪椅到戶外活動。第一次出門,麗莉特別興奮,像只小鳥一樣雀躍著。可半個多小時後回來時,她卻滿臉哀傷。她委屈地說,“我看到滿眼睛都是腿!”重又躺在床上,整整一個下午,不知悄悄流了多少眼淚。然而,麗莉終究是堅強的,第二天,當我們問她還要不要出去時,她倔強地回答“要出去!”麗莉適應能力驚人,她的心情很快好轉,雙上肢力量不斷加強,竟然可以自己轉著輪椅出去了。每次出門前她都笑眯眯地朝我們擺擺手說:“我去旅遊了,等著我回來給你們帶禮物!”
再過不久,麗莉要去做康復訓練和安裝假肢,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會有一次次跌倒與爬起,是對身心的更大創傷與磨練。我告訴她這些,可麗莉斬釘截鐵地回答:“姐姐別擔心,只要能重新站起來,無論吃多少苦,我都不怕,我都能承受!”
望著麗莉清澈的大眼睛裡放射出的堅定光芒,我震撼了,胸中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情愫在涌動澎湃。作為醫生,我和同事看過太多沮喪和悲傷。然而,張麗莉,一位了不起的患者,用她頑強不屈的性格、豁達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永恆的期待,詮釋了生命別樣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