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中

趙林中

趙林中,男,1953年11月出生,富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 趙林中本著一個共產黨人“富國潤民”的不懈追求,推行體制改革,20年間先後兼併22家困難企業,化解債務6億多元,安置職工9450名,把瀕臨破產的小廠變成浙江省百強企業,資產增值500倍,2005年實現銷售20億元,利稅1.1億元。

基本信息

人物簡歷

趙林中 趙林中

1986年,從縣委機關到國營諸暨針織廠任廠長、黨支部書記。針對針織廠資不抵債、瀕臨破產的情況,推行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改革,使針織廠起死回生,並出現跳躍式發展。10餘年來,以振興國企為己任,相繼兼併了4家瀕臨倒閉的國有工業企業和16家國有商業企業,承接了被兼併企業的5.7億元債務和9017名職工,被評為“浙江省實施再就業工程先進單位”。並將一家只有300多萬元固定資產的國有小廠建設成為擁有9.85億元資產的國企大集團,成為全省及全國紡織行業國企解困扭虧的模範。同時,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他領導的富潤集團榮獲多種榮譽,分別被中組部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被全國紡織總會評為“全國紡織工業雙文明建設優秀企業”,被省總工會評為“職業道德建設先進集體”。本人也分別於1994年被評為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1997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浙江省勞動模範稱號,1998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十佳”稱號,2000年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當選為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獲得榮譽

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務院特殊津貼

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中國創業企業家

中國紡織企業文化建設十大知名人物

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

浙江省首屆創業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當選為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被中華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事業“十佳”,獲“半月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

人物經歷

傳奇人物

趙林中 趙林中

趙林中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一家瀕臨破產的國有針織小廠,在他手中起死回生,16年時間資產從原來的不足300萬元做到現在的10多億元,並成為全國針織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在不到6年的時間內,連續兼併19家國有企業、一家二輕集體企業,接收職工9017名、債務5.7億元,如今這些企業依靠同樣的設備、同樣的人,全部扭虧為盈,職工也無一人因企業原因而下崗;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省,作為國有企業的富潤集團並沒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反而越戰越勇,成了國有企業的“堅守者”。

小河有水大河滿

富潤集團的前身——國營諸暨針織廠是1982年底由諸暨縣工業局撥款10萬元和一位港胞贈送的幾台舊圓機創辦起來的300多人的小廠。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針織廠以每年20萬元的虧損累積,已到了資不抵債的破產邊緣。1986年,剛過而立之年的趙林中從縣委辦公室調到國營諸暨針織廠,先任黨支部書記,後兼任廠長。受任危難之際的趙林中,誓要讓針織廠起死回生。面對這家“神仙也難救”的企業,趙林中久經思考,大膽提出:要衝破計畫經濟的桎梏。以前,企業提倡“大河有水小河滿”,“國家得大頭,企業得中頭,個人得小頭”,聽起來願望很美好,但職工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實際效果並不好。趙林中根據實際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小河有水大河滿”,實行“個人得大頭,企業得中頭,國家得小頭”的分配辦法,具體比例是個人得35%,企業得33%,國家得32%。在企業利潤分配中職工所占比例比國家、企業稍高兩三個百分點。兩三個百分點的差異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職工積極性高漲,企業經營好轉,個人得了實惠,企業和國家的收益也相應提高了。而且,由於企業分成這一塊歸根到底也是國家的,企業和國家加起來,還是國家得了65%的大頭。

趙林中始終認為,職工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只要將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出來,沒有辦不好的企業。於是他跳出傳統的管理觀念和經營模式,模擬鳳陽人“分田到戶”的做法,對這家小廠的車間實行相對獨立核算,風險抵押承包。一種模擬市場的機制在內部建立了起來,車間一級直接面向市場。市場機制的自主性和利益獨立性,將承包人和職工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經營活了,效益上去了。企業結束了連年的虧損,到1988年底,針織廠擁有了60多萬元自有資金。

趙林中 趙林中

1989年,針織廠以部分固定資產嫁接投資,成立了諸暨市的第二家中外合資企業,企業轉為外向型,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產品享有兩個市場,經營效益和企業規模都取得了長足發展;1991年,針織廠成為諸暨市首家銷售超億元企業;1993年,針織廠又在諸暨市率先實行內部股份合作制,讓職工手中的130多萬元節餘資金變成資本,參股到企業運行中。實現了職工由勞動聯合到資本聯合的新型勞動關係,增強了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風險意識,形成了新的動力機制,企業凝聚力更強。此時,針織廠已由10萬元國資發展成為擁有2000多萬元資本金的中型國有企業,還擁有一家控股合資企業,企業更名為浙江針織廠。1994年,浙江針織廠進行規範化股份制改造,設立了浙江富潤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針織行業中第一家規範化股份公司,1997年6月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1995年,以浙江針織廠為核心,組建浙江富潤紡織集團公司。同年,進入全省百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1996年成為紹興市第一家由省政府授權經營的國資公司;1997年更名為富潤集團有限公司。此時,富潤集團公司已擁有3億多元資產,成為諸暨市的利稅大戶,進入全國500家最大的紡織企業和浙江省“五個一批”重點骨幹企業行列。

換“藥”不換“湯”

國有企業在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出現了兩極分化,先進有否幫後進的責任?趙林中的回答是:義不容辭。他認為,兼併既可擴大企業規模,壯大自身,也是為國家、社會分憂。被兼併企業在扭虧無望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破產、拍賣之路,但這樣做的結果是職工失業、國有資產流失,損失最大的是國家、負擔最重的是社會。

因此,在政府部門的要求和支持下,從1992年到1997年不足6年的時間內,趙林中以各種方式先後兼併了國營諸暨酒廠、國有諸暨毛紡織廠、二輕系統的諸暨紡織總廠、國有諸暨絹紡織廠、諸暨市商業集團公司等20家企業。

1996年6月,負債7600多萬元的諸暨絹紡織廠要被富潤集團兼併了,職工的心裡七上八下:會不會淪為“二等公民”?恰好原來的廠長叫湯躍虎,等待被“收編”的職工們議論紛紛:我們這個爛攤子,誰來都一樣,至多是換“湯”不換藥,企業還是沒希望。

兼併大會上,望著台下黑壓壓的人群,富潤集團趙林中只講“合併”,不談“兼併”。他開誠布公地說:“兩家公司合併緣於改革”,“我們對改革的態度:一是堅定,咬定青山不放鬆;二是認真,全心全意依靠職工民眾;三是敢闖,有創新意識。”他說,我不想有大刀闊斧的“舉措”,也不會有“三把火”之類的動作,完全按照企業管理的一般規律運行。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完全可以換個“活”法。並朗聲說:我是換“藥”不換“湯”!湯躍虎廠長繼續留任,中層以上幹部全都在原廠職工中民主選舉產生。但這個“藥”必須換,就是轉變機制、轉變觀念。

趙林中開出的第一劑“藥”是:對職工進行廣泛的危機意識教育,以教育為“潤滑劑”,徹底換上市場經濟之“腦”。發放給每人一份包括“怎樣才能扭轉困難局面”等問題在內的職工聯繫單,當職工們看到1萬多條建議被原原本本列印成冊並下發交流時,他們嘗到了做主人翁的滋味。獲得國家專利、屢次獲獎的絹細絲針織技術,就是職工鍾永平首先提議開發的,經過推廣套用,採用這一技術生產的絹絲服裝一度成為企業支柱產品,為企業創造了較大的利潤。

第二劑“藥”是:模擬市場運行。在經營管理上,實行定目標、定任務的責任制,生產車間直接面向市場,車間之間實行內部結算;在用工上,實行按需設崗,優勝劣汰;在分配上,全面實行計件與計時工資制,取消級別工資,允許人員在內部流動。對已有的應收賬款和庫存產品,落實清理責任和期限,結果一個月內就收回應收款396萬元,銷售庫存產品324萬元。

第三劑“藥”是:提高效率。毛紡織廠被兼併時有職工1600多名,其中科室後勤人員為413人。通過精簡與分流,一個月後,科室後勤(含門衛、清潔工、倉庫保管)人員只留下27人。騰出整整一幢辦公大樓,辦起了一所富潤國小。絹紡織廠115名科室後勤人員目前只剩下50名,壓縮了一半,其餘通過充實生產第一線、興辦三產、退休等形式“各得其所”。也騰出整整一幢辦公大樓搞出租,盤活企業存量資產。

人還是原來的人,設備還是以前的設備,富潤沒給兼併廠撥款,也沒派駐一兵一卒,但機制一變,職工精神飽滿,積極性空前高漲。兼併的當年,絹紡織廠就止住虧損,第二年年底實現利潤100萬元。絹絲月產量從十二三噸增到24噸,最高時突破30噸,60支織絲質量創下全國同行最好紀錄,職工的月收入也比原來大幅提高,企業呈現出蓬勃向上的好勢頭。

通過“換藥不換湯”的機制創新,富潤集團先後救活了20家積重難返的國有、集體企業,接收被兼併企業的9017名職工、5.2億元資產和6億元歷史債務,兼併全部平穩過渡,被兼併企業全部扭虧為盈,6億元歷史債務至今已基本消化,兼併接收的職工沒有一名因企業原因而被推向社會。富潤“小蛇吞大象”的兼併模式,已被經濟界喻為國企脫困的“魔方”。

今年6月6日,富潤集團公司再次跨行業兼併老牌國有企業諸暨化肥廠,一次新的考驗又擺在了趙林中的面前。

新官上任“三盆水”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趙林中卻提倡新官上任“三盆水”。第一盆是“洗頭水”,即新上任的各級幹部“勤洗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觀念常新,思路常清;第二盆是“洗手水”,讓大家手淨臂乾,在各種利益面前莫伸手,保持清正廉潔;第三盆水是“洗腳水”,洗掉污垢,舒筋活血,多往基層跑,多為民眾辦實事。趙林中在最近一次中層幹部會議說:“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怎樣做一個富潤人?首先必須謙虛謹慎,幹部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與職工民眾同甘共苦,帶頭過緊日子,要十分珍惜職工的血汗錢。其次是同心同德,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我們既然選擇了富潤事業,就必須忍辱負重,為職工謀福利風雨無阻。還有就是艱苦奮鬥。富潤鼓勵多作貢獻,多給報酬,但絕不是把人刺激到一個待價而沽的境地。”他要求,黨組織堅決管黨,每年進行整風、評議、重溫入黨誓詞、匯報思想等等,提醒黨員不能混同於一個普通老百姓。富潤的幹部就是要做到:“忠誠於黨的事業,忠誠於國有資產,忠誠於富潤的事業,忠誠於股東、職工。辦事認真,處事公正,經營廉正,艱苦勤奮。誰違反或達不到這些要求,誰就不配當富潤的幹部。”

趙林中更是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身先士卒。作為一位領導萬餘名職工、1500多名黨員、92個黨支部(總支)的黨委書記,高級政工師,擁有11億元資產的企業的經營者,每月拿的是普通職工的工資,至今仍和其餘7位辦公室人員一起擠一間辦公室。

這幾年企業實力不斷壯大,他卻越來越精明。上市後,有職工建議更換一下老總的坐騎,認為關係到企業形象,因為原先是一輛用了8年的老皇冠。趙林中卻不這樣想,他算了一筆賬:一輛小車一年的各種費用要數萬元,利用率卻不高,而到上海的火車票最貴的才40多元,到杭州只要幾元錢。於是,集團公司總部有了一個驚人之舉:賣車。轎車、麵包車、吉普車等十幾輛車統統賣掉。趙林中語重心長地說:“這不是為節省幾個錢,要營造一種講奉獻、廉潔自律的企業文化,得從點點滴滴做起啊。”

趙林中常說:“家大業大,做老總的手鬆一松,就會流失幾十萬元幾百萬元;手緊一緊,就會省下幾十萬元幾百萬元,勤儉辦企業的老傳統不能丟啊。”

人不走 茶不涼

五次兼併,全是政府出面,稱得上中國特色。這期間,言必思想政治工作的趙林中,始終抱著“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老傳統不放。趙林中心裡自有一個對待職工原則:不能單算經濟賬,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國企職工,不能單純地期望通過減人來增效,不能光顧卸包袱,而把職工推到難路、絕路上去。

趙林中說:“我們是國有企業,職工一個都不能丟。如果把人丟掉,才把企業搞好,這不算本事。”

每兼併一家企業,趙林中都對職工這樣承諾:“我們的宗旨是,兼併過來的企業要增效,但減員並非增效的唯一選擇,要依靠職工辦好企業,辦好企業讓職工有依靠。”

五次兼併,承接職工9017名,安置職工成了大問題。趙林中說:“我們既不能讓兩個人的活三個人乾,也不能輕易讓一名職工下崗。現在企業家大業大,要安排幾個職工總是有辦法的。關鍵是看你對職工有沒有愛心,工作有沒有耐心,辦事有沒有誠心。”這“三心”成了富潤安置下崗職工的行為準則。

對於兼併的企業,富潤集團先是注入必要的資金和技術,讓生產運轉起來,使大部分一線工人重新上班。而精簡下來的各級管理人員,富潤一方面在整個集團內挖掘崗位,另一方面興辦新的實體,開出了一個“選單”,上面有精心調配的14道菜——14類崗位,讓這些人員去選擇。如果有人對這些“菜”不滿意,可以自己提出要做一道怎樣的“菜”,集團覺得可行就予以支持。“那真是一個崗位、一個崗位地摳,一個職工、一個職工地研究。”趙林中回憶道。結果,9017名職工沒有一人因企業原因而被“推”向社會,全都安居樂業。

人員安置了,企業還得好起來。從前的絹紡織廠管理混亂、效率低下。富潤輸入了全新的管理模式,分配製度、質量體系、行銷手段,都要推倒重建。新制度剛運行,有人覺得管得太嚴,不適應。趙林中此時顯示了他強硬的一面。他強調,富潤搞兼併既“有情”也“無情”。有情,是不把職工推向社會,還讓職工過上好日子;無情,是必須進行經營機制的轉換,新制度的推行沒有什麼商量的餘地。

每次兼併,趙林中從不“摻沙子”,“挖牆腳”的事他倒是常做。目前,集團公司的高級職員中有一半是從被兼併企業選撥上來的。他始終認為,國有企業有的是人才,關鍵在於你怎么去發現、去使用。兼併就像是接收了一個病人,一旦病好了,他又是一個十足的勞動力,就能為企業創造財富。

富潤兼併了20家企業,外界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富潤還用原來的人就把企業搞好了呢?趙林中的回答是:我們把富潤的一整套思想政治工作、一整套企業文化、一整套管理體制通過規章制度進行灌輸。“富潤”名字中的“潤”就是一種滲透、融入和滋潤。

富潤控股集團

集團概況

富潤控股集團是大型工貿企業,擁有總資產1 5億元,淨資產7億元,職工11000餘人。核心企業為浙江省人民政府直接授權委託經營的國有獨資企業富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緊密層企業浙江富潤股份有限公司於一九九七年六月四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區位優勢

富潤控股集團坐落於風景秀麗的西施故里,緊鄰上海、杭州、寧波等開放城市,交通便利,通訊快捷,長三角區位優勢明顯。

主要產業

富潤控股集團經營涵蓋工業、商業、化工、交通、房地產、高科技、農業生態科技園等產業。

下屬公司

富潤控股集團擁有進出口公司,設有保稅倉庫、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企業在上海設有辦事處,在美國紐約設立了富潤集團美國工貿有限公司。

工業產品

富潤控股集團工業企業的主要產品為毛紡、絹紡、紡織面料;絹絲、紬絲;針織和梭織服裝,擁有紡、織、染、印、製衣全套生產線。

商業職能

商業線承擔著諸暨市商業行政和行業管理職能,是全社會供應的主渠道。

經營範圍

百貨、定點屠宰、鹽業、醫藥藥材、水產蔬菜、果蔬儲配、肉類製品加工、五金交電、糖業菸酒、飲食服務、建材機械等。

富潤控股集團控股經營諸暨至紹興、諸暨到東陽的公路;參股經營五泄風景旅遊業、房地產業、諸暨市社會福利事業,建有一流的康樂中心;在安徽銅陵參股開發建材(水泥)行業;購併安徽六安化肥廠,組建安徽富潤六安化肥廠有限公司;還投資開發轉基因工程等高科技產業;承辦有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刊《中國針織》雜誌。

特色品牌

“富潤”牌精紡呢絨是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富潤”牌真絲綢是中國名牌產品;“富潤”商標是浙江省著名商標;“富潤”品牌列為商務部出口名牌。現有國家專利產品九隻,浙江省高新技術產品四隻。絹絲針織衫被認定為浙江省名牌產品和中國針織協會向全國消費推薦名優產品,精紡呢絨毛織物面料是浙江省名牌產品,其中“華富呢”等七隻新產品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多次獲得浙江省科技二、三等獎。先後完成過國家級火炬計畫、國家級星火計畫和省級技術創新重點項目等一些科研項目,毛紡、絹紡產品已全部採用國際先進標準組織生產,並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1996環境標誌認證和OHSMS18000職業健康安全體系認證。集團下屬人民藥店、醫藥藥材有限公司通過國家級GSP認證和ISO14001:1996環境體系認證。“豐盈”牌碳酸氫銨被評為浙江省優秀產品、浙江省首批“農民最信得過的農用產品”。

榮譽稱號

富潤控股集團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獲得單位,列為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五個一批”重點骨幹企業、浙江省首批技術創新試點企業。被授予全國紡織工業“雙文明”建設優秀企業、全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優秀企業、全國紡織思想政治工作優勝企業、全國紡織工業先進企業、全國檔案工作優秀集體。集團下屬人民藥店被命名為全國文明示範藥店,諸暨市第一百貨商店被評為全國商業服務安全放心消費場所。

集團黨委被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浙江省委分別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和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集團工會是全國模範職工之家。集團團委是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