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全村現有總戶數649戶,常住人口1436人,外來人口380人。近年來,緊緊圍繞提前基本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目標,堅持以村莊規劃為龍頭,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古村保護開發為重點,加大村莊環境整治力度,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先後獲得市級衛生村、民主法治村和區級文明村、衛生村稱號。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當時長洲進士陳矜任明州知府,死後葬於茅山,其子為父守陵,帶家眷定居走馬塘,遂成為今走馬塘人的祖先,至今已傳38代。
76位進士,162名官吏,竟然集中在一個村落,難怪這個村被稱為“中國進士第一村”。
古建築
村中典型的古建築有貴房、前新屋、中新屋、後新屋、老東窗、老流房、慈蔭堂、忠房等八處。至今保留下來的明代建築尚有8處,清代建築更是比比皆是,另外具有西洋痕跡的三幢民國時期建築也極有特色。
走馬塘里有3個“百年”,即“百年診所”“百年消防”“百年學堂”。目前唯一留存的是“百年診所”。這是民國名醫陳松濤的私人診所,正門左側為貽谷堂,堂內掛有進任教育部部長朱家驊、浙大校長竺可楨、東南醫學學院院長郭元琦三人聯名題寫的“兄弟學士”匾額。貽谷堂後面還有藏書閣,名為“涵碧廬”。院東面為“守拙園”,園內遍植花草和中藥材。
全村有護村河環繞,4條河流環抱村落,水系發達。村河與杭甬運河相通,古時,走馬塘人從水路可通明州、杭州,同時,南北貨物也通過水路,從河埠頭碼頭上岸,天長日久,岸邊不遠處形成了一條街道。如今,街面房屋尚在,但街市已不再。這一水生態體系,值得後人研究。
村中心有一個叫蟹肚臍的水池,池水清澈,旁邊有一棵千年古樹,為重陽樹,造型奇特,老態龍鍾,樹上還寄生了一棵樹,互相偎依,枝蔓交錯。走馬塘村古時的水系能防洪、排澇、灌溉、防火。但近幾年的颱風過境,走馬塘必然受淹。2015年的“杜鵑”颱風,全村受淹,記者進村拍照,不得不乘坐橡皮艇進出。由於東江堤的落成,情況大大改善,今年受“莫蘭蒂”颱風影響,只有部分居民家進水。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向全球推廣的首屆“發現中國·魅力小城”評選活動中,鄞州走馬塘村成為首批18箇中國魅力小城之一。
在村中“石池頭”,有一方公禁碑,上有“盪洗穢污、投擲零雜、堆積於岸、壅塞通溝”16個字。這表明早在清代康雍年間,陳氏先祖就有了極強的環保意識。也許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祖訓,走馬塘村才會有千年文化生態村一說,成就了今日古樸潔淨的美好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