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目名雀形目中文科名:山椒鳥科
中文屬名:山椒鳥屬
中文俗名:紅十字鳥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Forster,1781
拉丁文名:Pericrocotusflammeus
同物異名:MuscicapaflammeaForster,1781
英文名:ScarletMinivet
物種特徵
體型略大(19厘米)而色彩濃艷的山椒鳥。雄鳥藍黑,胸、腹部、腰、尾羽羽緣及翼上的兩道斑紋紅色。赤紅山椒鳥雌鳥背部多灰色,黃色替代雄鳥的紅色,且黃色延至喉、頦、耳羽及額頭。比長尾山椒鳥顯矮胖而尾短,翼部斑紋複雜。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輕柔的kroo-oo-oo-tu-tup,tu-turr或重複的hurr聲,也有較高音的sigit,sigit,sigit。
分布於印度、中國南方、東南亞、菲律賓及大巽他群島。亞種fohkiensis為中國華南及東南的留鳥;elegans於雲南;fraterculus于海南島。
![赤紅山椒鳥雲南亞種](/img/2/e23/nBnauM3XwETN2YDN1EDM0YzNxMTMxUzNzczMxADMwAzMxAzLxA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編輯本段
習性
赤紅山椒鳥栖息於平原、低山森林、草地和農田等環境中。單獨或結群在高大喬木上層或中層活動。以鱗翅目幼蟲、椿象、象甲、金龜甲、蠐螬、螞蟻、蠅等昆蟲為食,也吃野果、花、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繁殖赤紅山椒鳥期為4—6月。巢呈杯形,以細草、松針及其他柔軟材料築成,外敷以苔蘚、地衣等物,置於樹杈或橫枝上。每窩產卵3枚。地區性常見於高可至海拔1500米的低地及丘陵。喜原始森林,多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在小葉樹的樹頂上輕鬆飛掠。
亞種
赤紅山椒鳥雲南亞種(學名:Pericrocotusflammeuselegans)。分布於印度、緬甸、寮國、越南、泰國赤紅山椒鳥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廣西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阿薩姆。赤紅山椒鳥華南亞種(學名:Pericrocotusflammeusfohkiensis),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貴州、廣西、湖南、江西、廣東、福建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南平附近野貓坑。
赤紅山椒鳥海南亞種(學名:Pericrocotusflammeusfraterculus)。分布於印度、孟加拉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島。
飼養
飼養籠宜選用畫眉亮籠。生鳥需將雙翅用線紮緊,防止飛撞,用籠衣將周圍罩上,僅留前面敞開。飼料以赤紅山椒鳥蒸蛋米及粉料為主,輔飼以蟲類、瘦肉糜及少量水果。平時要搞好清潔衛生。夏季要注意防暑、通風,保持體羽和趾的清潔。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山椒鳥科鳥類
山椒鳥科(學名:Campephagidae)或鵑鵙科,是鳥綱雀形目的一個科。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澳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