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形態簡介
長尾山椒鳥是小型鳥類,體長17~20cm。雄鳥頭和上背亮黑色,下背至尾上覆羽以及自胸起的整個下體赤紅色。兩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紅色翼斑,第一枚初級飛羽外緣粉紅色,內側2~4枚飛羽具紅色羽緣,其餘飛羽中段及大覆羽先端紅色。尾具紅色端斑,最外側一對尾羽幾全為紅色。雌鳥前額黃色,頭頂至後頸暗褐灰色,背灰橄欖綠或灰黃綠色,腰和尾上覆羽鮮綠黃色。兩翅和尾同雄鳥,但其上的紅色被黃色替代。頰、耳羽灰色,頦灰白或黃白色,其餘下體黃色。 相似種短嘴山椒鳥外形和羽色和本種非常相似,野外不易鑑別。近距離觀察。或有標本在手,可通過雄長尾山椒鳥第一枚飛羽具粉紅色外緣,最內側2~4枚次級飛羽紅斑沿外翈羽緣延伸至近端處,中央第二對尾羽僅外翈先端紅色,內翈黑色。
大小量度
體重♂15~25g,♀13~21g;體長♂170~203mm,♀176~200mm;嘴峰♂8~12mm,♀9~12mm;翅♂85~99mm,♀84~95mm;尾♂98~116mm,♀97~112mm;跗蹠♂13~16mm,♀13~17mm。
野外鑑別
短嘴山椒鳥第一枚飛羽無粉紅色外緣,最內側第二至四枚次級飛羽無紅色羽緣,中央第二對尾羽內外翈先端均為紅色。二者雌鳥也很相似,但長尾山椒鳥額微黃,頰和耳羽灰色;短嘴山椒鳥額和前頭深黃色頰和耳羽亦沾黃,野外亦可鑑別。
棲息環境
長尾山椒鳥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中。無論是山地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還是針葉林,都見有棲息。也出入於林緣次生林和雜木林,尤其喜歡棲息在疏林草坡喬木樹頂上,冬季也常到山麓和平原地帶疏林內。
生活習性
食性: 主要以昆蟲為食。其種類主要有金龜子、金花蟲、瓢蟲、蝽象、甲蟲、石蠶蛾、毛蟲、鳳蝶幼蟲等鱗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蟲。
習性:長尾山椒鳥結大群活動,在開闊的高大樹木及常綠林的樹冠上空盤鏇降落。 常成3~5隻的小群活動,有時也見10多隻的大群和單獨活動的。叫聲尖銳單調,其聲似‘tsi-tsi-tsi’,常邊飛邊叫。如一群中有一隻鳥離開群體飛到另一棵樹時,其餘鳥亦隨之飛去。覓食亦在樹上,很少下到地上或低矮的灌叢中覓食,偶爾在空中捕捉昆蟲。
遷徙: 部分夏候鳥部分留鳥,在四川和長江以北地區繁殖的多為夏候鳥。每年春季於3月末4月初開始遷往北方繁殖地,秋季於9~10月南遷。
叫聲:本種特有的甜潤雙聲笛音pi-ru,第二音較低。
註:長尾山椒鳥圖冊網址
分布範圍
長尾山椒鳥分布於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國、不丹、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于海拔 1000m~2500m 的森林中喬木樹上,也在山邊樹上營巢。巢呈杯狀,結構甚為精緻。多置巢於水平枝權上,巢材主要為細的草莖、草根、植物纖維等一些柔軟物質,巢外壁還用蛛網固定一些苔蘚和地衣,使巢和樹枝顏色協調一致。巢距地高10m左右。築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每窩產卵2~4枚,多為3枚。卵乳白色或淡綠色、被有褐色和淡灰色斑點和斑紋。孵卵由雌鳥承擔,雄鳥通常在巢域附近警戒。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亞種分化
亞種名稱 | 拉丁學名 | 分布範圍 | 模式產地 | 命名者及年份 |
長尾山椒鳥雲南亞種 | Pericrocotus ethologus yvettae | 分布於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 | 緬甸Burma | Bangs,1921 |
長尾山椒鳥指名亞種 | Pericrocotus ethologus | 分布於緬甸、泰國、寮國、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湖北、雲南、東北等地。 | 湖北興山 | Bangs et Phillips ,1914 |
長尾山椒鳥西藏亞種 | Pericrocotus ethologus laetus | 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自治區等地 | 錫金 | Mayr,1940 |
長尾山椒鳥阿富汗亞種 | Pericrocotus ethologus favillaceus | 分布於阿富汗和喜馬拉雅山東北,以及巴基斯坦南部和印度西部 | 阿富汗 | Phillips ,1914 |
種群現狀
長尾山椒鳥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主要價值
長尾山椒鳥以林業昆蟲為食,為林區益鳥,體色鮮艷,經馴化人籠鳥供觀賞。
人工飼養
鳥的選擇
野生成鳥不易馴熟,長時期飼養才能小聲鳴叫,故一般只飼長尾山椒鳥當年幼鳥,第二年換羽後方能馴熟、大聲鳴囀。
籠的特點
黃雀籠或山雀籠最合適,封閉籠底(死底)上鋪布籠墊。
管理和調教
長尾山椒鳥容易飼養,管理簡單。除保證常備料清潔、充足外,每隔日換一次飲水,每周清刷一次鳥籠及罐、棲槓即可。水浴視鳥的需求,如鳥自行沾水罐中水洗浴時,則供給浴水。長尾山椒鳥耐寒,冬季無需保溫。不必遛鳥,只需掛高處就能起興。
山椒鳥科鳥類
山椒鳥科(學名:Campephagidae)或鵑鵙科,是鳥綱雀形目的一個科。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澳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