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嘴山椒鳥華南亞種

短嘴山椒鳥華南亞種

短嘴山椒鳥華南亞種,中等體型(19厘米)的黑色山椒鳥。具紅色或黃色斑紋。紅色雄鳥甚艷麗,似赤紅山椒鳥但體型較細小,尾較長,而後者具雙叉型紅色翼斑。叫聲響亮而甜潤的單音節笛音,快速複雜的鳴聲。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南方、緬甸及印度支那北部。多成對活動,在與長尾山椒鳥同時出現的地區一般比長尾山椒鳥少見。

基本信息

短嘴山椒鳥華南亞種,中等體型(19厘米)的黑色山椒鳥。具紅色或黃色斑紋。紅色雄鳥甚艷麗,似赤紅山椒鳥但體型較細小,尾較長,而後者具雙叉型紅色翼斑。叫聲響亮而甜潤的單音節笛音,快速複雜的鳴聲。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南方、緬甸及印度支那北部。多成對活動,在與長尾山椒鳥同時出現的地區一般比長尾山椒鳥少見。

目錄

•中文目名
•物種概述
•形態描述
•地理分布
[顯示全部]
短嘴山椒鳥(學名:Pericrocotusbrevirostris)為山椒鳥科山椒鳥屬的鳥類。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印度、緬甸、寮國、泰國、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等地,多生活于海拔2300米以下的山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
短嘴山椒鳥華南亞種短嘴山椒鳥華南亞種

中文科名:山椒鳥科
中文屬名:山椒鳥屬
中文俗名:無中文俗名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Vigors,1830
拉丁文名:Pericrocotusbrevirostris
同物異名:MuscipetabrevirostrisVigors,1830-31(=1832)
英文名:Short-billedMinivet物種概述:中等體型(19厘米)的黑色山椒鳥。具紅色或黃色斑紋。紅色雄鳥甚艷麗,似赤紅山椒鳥但體型較細小,尾較長,而後者具雙叉型紅色翼斑。雌鳥:與灰喉山椒鳥及長尾山椒鳥的區別在額部呈鮮艷黃色,與赤紅山椒鳥的區別在翼部斑紋較簡單。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響亮而甜潤的單音節笛音,快速複雜的鳴聲。形態描述[回目錄]雄鳥額、頭頂、頭側、臉、頰、頦、喉、頸等整個頭部以及背、肩均黑色具金屬光澤。腰和尾上覆羽朱紅色,兩翅黑色,除第一至第四枚初級飛羽外,其餘飛羽基部具朱紅色寬斑,翅上覆羽亦為黑色,大覆羽具朱紅色端斑,與飛羽基部的紅色共同形成紅色翼斑。中央尾羽黑色,次一對中央尾羽亦為黑色,端部內外翈均為紅色,形成一大的紅色楔狀端斑,越往兩側尾羽,端部紅斑越大,而基部黑斑越小。頦、喉及上胸黑色,且與頭、背黑色融為一體,其餘下體朱紅色,翼緣紅色,翼下覆羽淺紅色。雌鳥前額和頭頂前部深黃色,尤以額基較深,前頭較淺。頭頂、後頸一直到背、肩暗污灰色微沾綠色,腰和尾上覆羽黃色或橄欖黃色。兩翅和尾與雄鳥同色、但其上的紅色被黃色取代。頰和耳羽黃色,後部轉淺灰。下體自頦至尾下覆羽鮮紅色,胸部略深,翼緣和翼下覆羽黃色。虹膜褐色,嘴、腳黑色。
野外鑑別:體長17-20cm。雄鳥從頭至背黑色,腰和尾上覆羽赤紅色,兩翅黑色具赤紅色翼斑,中央尾羽黑色,外側尾羽基部黑色,端部紅色。下體頦、喉黑色,其餘下體赤紅色。雌鳥額和頭頂前部深黃色,頭頂至背污灰色,頰和耳羽黃色,腰和尾上覆羽深橄欖黃色。兩翅黑色具黃色翅斑。中央尾羽黑色,外側尾羽基部黑色,端部黃色。相似種長尾山椒鳥外形和本種非常相似,野外難以鑑別,特別是雄鳥鑑別更為困難。但長尾山椒鳥體型稍大,雄鳥第一枚初級飛羽具粉紅色外緣,內側3-4枚飛羽具紅色外緣;而本種第一枚初級飛羽不具粉紅色外緣全為黑色,內側第三、四枚飛羽紅斑不沿羽緣延伸。另外長尾山椒鳥第二對中央尾羽僅外翈有紅色狹緣,內翈黑色;而本種端部內外翈均為紅色。雌鳥鑑別較為容易,長尾山椒鳥僅額基具一黃色窄帶,而本種額和頭頂前部均呈深黃色,黃色面積大而顯著。另外長尾山椒鳥頰和耳羽灰色,而本種為黃色。野外亦可明顯與之區別。地理分布 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南方、緬甸及印度支那北部。不常見於海拔1000—2400米的落葉林及山區次生林。指名亞種繁殖於西藏東南部及雲南西北部;affinis繁殖於四川南部及雲南西部;anthoides繁殖於雲南東南部、貴州、廣西及廣東北部。生活習性[回目錄]遷徙:在中國為夏候鳥,每年3月末4月初開始遷來中國繁殖,9-10月離開繁殖地南遷。
生境:棲息在海拔1000-2500m的山地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等各類森林中,尤以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及林緣疏林地帶較常見。夏季棲息在山中上部地區,冬季多下到山中下部、山腳及緊鄰的山腳平原疏林地帶。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偶爾吃少量種子與果實等植物性食物。
習性: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在高大的樹冠層,有時亦集成30-40隻的大群。活動時常分散開來,彼此用叫聲保持聯繫,如群中有一隻鳥飛到一定距離外的新樹上活動後,其他鳥亦陸續伴隨飛走。性活潑,不怕人,天氣晴朗時活動頻繁,陰雨天較少活動。物種繁殖[回目錄]繁殖期5-7月。營巢於樹木側枝上。巢由細枝、草莖、草根、纖維等材料構成,外壁還用蛛網粘以苔蘚和地衣,使巢和營巢樹幹顏色一致而不易被發現。巢的結構較為精巧緻密,巢為淺杯狀。每窩產卵2-4枚。卵為鈍卵圓形,白色、稍綴有皮黃色或綠色,被有紅褐色斑點和斑紋,卵的大小為18.6-21mm×13-15.9mm。種群保護[回目錄]短嘴山椒鳥羽色艷麗,又主要以昆蟲為食,與人類關係極為密切,但本種在中國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和森林的不斷被砍伐,使短嘴山椒鳥失去其營巢環境種群數量更趨減少,應注意保護。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山椒鳥科鳥類

山椒鳥科(學名:Campephagidae)或鵑鵙科,是鳥綱雀形目的一個科。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澳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黑臉鵑鵙華南亞種
褐背鶲鵙西南亞種
暗灰鵑鵙海南亞種
鶲鵙屬
灰喉山椒鳥指名亞種
灰喉山椒鳥華南亞種
暗灰鵑鵙指名亞種
赤紅山椒鳥海南亞種
暗灰鵑鵙普通亞種
黑臉鵑鵙海南亞種
白眼先鵑鵙
鴉鵑鵙屬
短嘴山椒鳥指名亞種
鳴鵑鵙屬
短嘴山椒鳥西南亞種
北美拉尼西亞鵑鵙
長尾山椒鳥雲南亞種
橙鵑鵙屬
長尾山椒鳥指名亞種
黑臉鵑鵙雲南亞種
山鵑鵙
細嘴地鵑鵙
哈島鵑鵙
灰頭鵑鵙
赤紅山椒鳥雲南亞種
黑肩鵑鵙
灰白鵑鵙
短嘴山椒鳥華南亞種
蘇拉鵑鵙
長尾山椒鳥西藏亞種
黑胸鵑鵙
凱島鵑鵙
蘇島鵑鵙
暗灰鵑鵙西南亞種
帝汶鵑鵙
厚嘴鵑鵙
長嘴鵑鵙
青灰鵑鵙
黑翅鶲鵙
褐背鶲鵙
蘇拉藍鵑鵙
赤紅山椒鳥華南亞種
布魯鵑鵙
巽他山椒鳥
摩鹿加鵑鵙
雙色鵑鵙
白腹山椒鳥
三色山椒鳥
火紅山椒鳥
琉球山椒鳥
小山椒鳥
斑腹鵑鵙
黑臉鵑鵙
粉紅山椒鳥指名亞種
美島鵑鵙
爪哇鵑鵙
鸝鵑鵙
加納鵑鵙
紫喉鵑鵙
紅肩鵑鵙
黑鵑鵙
紅腹鵑鵙
鵑鵙屬
長尾鳴鵑鵙
斑鳴鵑鵙
薩摩亞鳴鵑鵙
黑眉鳴鵑鵙
雜色鳴鵑鵙
白眉鳴鵑鵙
金腹鳴鵑鵙
白翅鳴鵑鵙
白肩鳴鵑鵙
白腰鳴鵑鵙
黑鳴鵑鵙
黑白鳴鵑鵙
橙鵑鵙
黑頭鵑鵙
纓鵑鵙
巽他鵑鵙
白翅鵑鵙
灰鵑鵙
尖尾鵑鵙
黑腹鵑鵙
高山鵑鵙
紐幾內亞鵑鵙
多氏鵑鵙
菲律賓黑鵑鵙
留島鵑鵙
模里西斯鵑鵙
馬島鵑鵙
格氏鵑
非洲灰鵑鵙
藍鵑鵙
白胸鵑鵙
姬鵑鵙
黑冠鵑鵙
白腹鵑鵙
白腰鵑鵙
黃眼鵑鵙
粉紅山椒鳥
赤紅山椒鳥
短嘴山椒鳥
山椒鳥屬
暗灰鵑鵙
大鵑鵙
灰喉山椒鳥
長尾山椒鳥
灰山椒鳥
小灰山椒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