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血黑市

賣血黑市

按照相關法律,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經衛生行政部門批准設立的血站是採集、提供臨床用血的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組織。因此,私下買賣血液為非法。但是非法血液買賣屢禁不止,既給患者用血帶來安全隱患,又擾亂了無償獻血制度。

簡介

賣血黑市賣血黑市
2016年7月,犯罪嫌疑人徐某等6名“血頭”因涉嫌非法組織賣血罪,被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隨著這些“血頭”的落網,一個以“互助獻血”為幌子大肆吸金的黑色產業鏈浮出水面。

中國獻血法規定,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然而,近年來,為緩解用血緊張的互助獻血政策被一些不法分子鑽了空子。

現象

賣血黑市賣血黑市
梳理公開報導發現,近年來,互助獻血“變味”情況在各地並不少見,北京、廣西、廣東、江蘇等地都曾查獲“假捐血、真賣血”的違法案例,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部門前些年曾審查起訴非法組織賣血案60餘起。在湖北武漢,因互助獻血亂象突出,相關政策還曾被當地衛生部門暫停執行過。

與此同時,有統計顯示,2015年,海南、廣西、新疆、甘肅、廣東等地的互助獻血率都超過了9.3%,有的地區甚至高達35%。南寧兩家大型醫院的負責人表示,南寧互助獻血所占比例一度在全國城市中排位靠前。

在多地走訪發現,互助獻血已成為一種“有償兼職”。“用血緊張時,血站、醫院等地附近就不乏‘血頭’身影,有的公開‘拉客’,甚至還出現‘血頭’長期蹲守在醫院視窗的情況。”廣西某三甲醫院的一位科室負責人說。

在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附近看到,一些疑似“血頭”的人在周圍晃悠。記者以諮詢互助獻血名義上前攀談,一位男子告訴記者,要持醫院開具的互助獻血申請單據,按照需求量,“血頭”再安排人過來採血。“填單子的時候就填是同事或親戚朋友就行。”

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區域,印有“有償獻血”字樣的小廣告也並不鮮見,在北京南三環宋家莊交通樞紐附近,記者看到了張貼著的互助獻血小廣告。取得聯繫後,對方表示將血型、體重信息簡訊回復後就可以“很快接到活兒”了。

在網路平台上,各地打著“互助獻血”名義參與違法交易的也不少。記者在QQ群中搜尋關鍵字“有償互助獻血”,顯示相關QQ群逾120個,涉及區域涵蓋了全國絕大多數省份,既有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也有中西部地區城市,很多QQ群直接在說明里對互助獻血明碼標價,有的單個群群員人數甚至超過1600人。

原因

這樣的現象並不鮮見,如某些血頭還被病人家屬稱為“救命恩人”。而“賣血黑市”屢禁不止,根源在於血站缺血,病人急需。

長春市中心血站每天需要500-600人獻血,才能保障臨床用血得到平穩持續的供應,而實際平均每天僅有300多人獻血。

醫療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後,越來越多的農村患者到大醫院就醫,其中腫瘤患者不在少數。此外,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也都需要血液保障。這些都致使近年來大醫院用血需求不斷攀升。

在夏季、冬季到來前,血戰不得不啟動應急機制,倡議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前來獻血。據專家介紹,除季節性缺血外,血站還面臨區域性缺血和結構性缺血。

在供血緊張的情況下,互助獻血正在成為人們的“救命稻草”。於1998年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提到,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

“我國對互助獻血的依賴性較強,沒有互助獻血,不可能保證這么充足的血源。”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輸血科副主任檢驗師易思華說,但他也指出,對於從農村到城市就醫的病人而言,常常只有一個陪護家屬,家屬一旦獻血,就需要休息,無法妥善照顧病人。

於是,一些人假扮朋友、親屬“假捐血、真賣血”。在2013年曝光的血小板“黃牛”案中,一個長期存在於蘇州當地醫院、血站、血屋附近的地下血液交易市場浮出水面。調查發現,“黃牛”正是利用互助獻血的制度漏洞組織血小板買賣。

特徵

賣血黑市賣血黑市
有償互助獻血隱蔽性強、分工明確,“血頭”往往能從中牟取高額差價。

患者通過醫院正常用血的話,血液是無償使用的,只需交納一定的存儲、檢驗、運輸等成本費。

與正規渠道用血不同,血販子藉助互助獻血非法低買高賣,則可以獲取高額的差價利潤。據了解,以400毫升血液為例,“血頭”每聯繫成功一單,可以獲得四五百元的差價。

在南寧查處的案件中,據犯罪嫌疑人徐某交代,到案發時,他組織了50次左右的“獻血”中介活動,獲利一萬多元。據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徐祖某交代,他會支付給“獻血者”每400毫升血液三四百元的報酬,然後再收取受血人或介紹人600元到1000元不等的費用。

調查發現,一些“血頭”組成了完整的交易鏈條,分工明確,交易更加隱蔽。2015年,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曾開庭審理楊某涉嫌非法組織賣血案。海淀區人民檢察院承辦案件的檢察官介紹,這些人內部分工明確,有人負責與需要血液的“客人”聯繫,有人負責發布廣告,有人負責在醫院等待,有人負責領取獻血互助單,有人負責帶領獻血者前往醫院體檢和獻血,每個“血頭”負責一部分工作,彼此相互配合。

與此同時,交易環節“線上化”趨勢明顯。記者隨機加入了一個名為“北京互助有償獻血”的QQ群,群里共有362人,十分活躍,不時有購血需求的小廣告彈出。記者佯稱參加互助獻血,聯繫了管理員“屋裡屋外”。管理員告訴記者,“我的工作是牽線搭橋拉人頭,主要是在網上發信息和在一些地方貼廣告。團隊還有人在醫院負責找買家,彼此配合。”

治理

專家表示,非法血液買賣既給受血者帶來用血安全隱患,又衝擊了無償獻血制度,加劇血液供需矛盾。

“對於採集的血液,事後會有檢測。但是檢測往往僅針對嚴重的血液傳染病,如愛滋病梅毒等,對於血液中的藥物成分並沒有安排檢測環節。如果獻血者是高血壓,在吃降壓藥,我們獻血前的常規檢測就檢測不出來他是高血壓,之後的血液檢測中也沒有對藥物的檢測步驟,所以含有降壓藥成分的血液就會進入血庫,受血者輸入這種血液後會對身體產生一定危害。”

儘管存在這種風險,但如果患者的正常用血需求不能滿足,“血液黑市”的出現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位曾參與“互助獻血”的“獻血者”直言:“有的病人急需用血,我們‘獻血’,不但本人可以獲得一定費用,也能幫到他們。”

專家建議,在加大打擊非法獻血的同時,應不斷完善現有的獻血用血機制,疏堵結合才能根治血液非法買賣亂象。

國家衛生計生委已要求互助獻血率較高的地區加強無償獻血組織、動員工作,僅在稀有血型和急救用血等情形下方可啟動互助獻血,並要求各省制訂和完善血液應急保障工作預案,並組織實施。

2015年以來血站加大了無償獻血的宣傳發動力度、最佳化血液調配,從去年底開始已經暫停A型、B型和AB型紅細胞用血的互助獻血工作。

可進一步最佳化管理,控制互助獻血比例,根據血液供應情況實行階段性、季節性互助獻血。同時,衛生部門可主動搭建互助獻血平台,患者如需互助獻血可藉助平台求助等。

廣西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周可達表示,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獻血用血機制,一方面應做到安全採血、用血透明,做好公益宣傳,打消公民對於獻血和用血的疑慮;另一方面,應統一明確獻血者的補償和獎勵措施,如加快推進血費異地報銷等,為既往獻血者用血提供優先和便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