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若喻

賈若喻

賈若瑜,原名賈若愚,四川合江人,1915年出生。1936年加入共產黨,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1949年任膠東軍區司令員,參與青(島)即(墨)戰役的組織和指揮。新中國成立後,曾作為首任館長籌建軍事博物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主編有《方面軍防禦戰役想定》、《中國軍事史辭典》等書籍。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賈若瑜讀過私塾和國小,1928年在中共赤(水)合(江)特別支部辦的學校和平民夜校接受黨的啟蒙教育。1931年加入共青團。

1932年,賈若瑜考入成都高中。

1933年,貴州軍閥侯之擔在赤水開辦軍事教導大隊。因為侯之擔的妻子是賈若瑜祖父的干女兒,侯之擔當過賈若瑜的教師,黨派賈若瑜到軍事教導大隊從事兵運。後來侯之擔發現軍事教導大隊有共產黨活動,對賈若瑜警覺起來,中共特支指示賈若瑜到劉湘的部隊,不久,賈若瑜又回到侯之擔身邊。

1934年,賈若瑜和黨組織失去聯繫,在國民黨85師任中尉排長。

1935年,國民黨85師與紅二、六軍團遭遇,賈若瑜與紅軍取得聯繫,將他指揮的一個機槍連完整地交給了紅軍。賈若瑜參加紅軍後,主要從事軍事教育工作。

長征開始時,紅6軍團所屬的紅4分校分編為紅2軍團教導營和紅6軍團教導團,賈若瑜在紅6軍團教導團擔任教員、軍事主任教員。他在紅6軍團司令部擔任過一段時間參謀,又回到教導團擔任軍事總教。以後又擔任紅二方面軍紅軍大學上級幹部指揮科科長。

抗日戰爭時期,賈若瑜任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隊長兼教員,由於講游擊戰講得很好,被大家稱為“游擊大王”。

1942年,膠東軍區成立,賈若瑜出任軍區參謀長,參加了膠東反掃蕩和粉碎國民黨對膠東的重點進攻。

1949年,賈若瑜擔任膠東軍區司令員,1950年任山東軍區參謀長。

1952年,賈若瑜調到總參謀部任作戰教纂處處長,1953年入朝,任23軍參謀長,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回國後賈若瑜在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1957年畢業。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破土動工,次年7月建成開館,賈若瑜是為首任館長。

1962年,賈若瑜任總政治部副秘書長、代秘書長。

1964年,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對曾經在膠東軍區、山東兵團和山東軍區給他當過近10年參謀長的賈若瑜非常欣賞,專門請求中央軍委調任賈若瑜到南京軍區,繼續當他的參謀長。可是,軍委在徵求賈若瑜意見時,賈若瑜卻在他人生中唯一一次就個人問題向軍委打了報告:“新中國軍事教育百廢待興,以我的性格和經歷,我更願意從事軍事教育工作。”

1967年,有一些人參觀軍事博物館後,說他沒有充分突出“林副統帥 ”的革命歷史地位。賈若瑜以“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林彪不是副統帥”據理爭辯,表示不能違背歷史的本來面目。林彪得知此事後,惱羞成怒。不久,賈若瑜被投入秦城監獄關押了3年多。

1978年,中央軍委重組軍事學院,賈若瑜出任教育長,主編了《方面軍防禦戰役想定》等多種教材。

1983年,他擔任恢復軍銜制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

1987年後,從事軍事學術研究工作,主編了《中國軍事史辭典》等著作。

人物事跡

指揮突圍建奇功

1940年4月,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一分校膠東支校在掖(縣)招(遠)邊成立,劉漢任校長,賈若瑜任副校長兼八路軍第一縱隊教導團團長,不久接替劉漢任校長。

抗大支校剛剛成立,就遇到國民黨的暫編第十二師來犯。抗大一分校僅有兩個學生營,在時風澗東山擊退了敵人多次進攻。賈若瑜在代田指揮部隊,與從北面來援的第十三團協同,選擇敵人開午飯的時機發起攻擊,將敵人打得潰不成軍,部隊繳獲不少。這是賈若瑜指揮的第一個大仗。

1940年冬,賈若瑜指揮抗大學員打了一場規模更大、困難更重的一仗。當日寇對大澤山根據地進行合圍“掃蕩”時,山東縱隊第五旅決定率領主力部隊轉移,把中共膠東區黨委、行政公署、工、農、青、婦等民眾團體加上黨校,共2000多人的非戰鬥人員,交由賈若瑜掩護,並指定帶到勺子頭(所裡頭)山區隱蔽。賈若瑜提議:“抗大僅兩個學生營,武器也不是很好,要帶這么多非戰鬥人員上山,有陷入死地的危險,是不是讓我帶著轉?”但上級不同意,他只好執行命令。

當賈若瑜帶著隊伍一上山時就被敵人團團圍住了。山上只有兩條通路,南面一條通往國民黨頑軍占領區的路口叫何莊口,被頑軍堵死了;北面一條的路口,也就是我方上山的路口,也被日偽軍1000多人堵死了。山上既沒有人家,也沒有水源和糧食,更沒有彈藥儲備。這是一座石頭山,敵人的一發炮彈所產生的跳彈就足以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危難之際,賈若瑜冷靜地思考著突圍良策。從地圖上看,這裡根本沒有其他的出路,於是他派多人尋找通路。直到部隊找來一個羊倌,才了解到只能沿分水嶺的水溝行走,但很困難,儘是石頭,騾馬行走聲響很大。

隨後,賈若瑜與政委廖海光一起商定從山北的溝中撤離。為避免發出聲響,他令人將騾馬腳上都裹上棉花。撤退時,派通訊排留一個班警戒南北兩個山口,同時在山上燃起火堆,不時向山下投手榴彈和射擊,布設疑兵陣,他自己則率部在山溝中潛行。隊伍行至山北的水溝時,與駐北山出口的滿家、楊家之敵相距僅200多米。

後來敵人攻山時,擔任掩護的通訊排長郭永剛和班長鬍文奎犧牲了,其他人成功轉移與主力部隊會合。這一仗,驚動了膠東軍政首長,他們派人四處調查到底犧牲了多少人,當得知僅犧牲了兩人時,大為驚嘆,感到不可思議。

指揮若定,智取李付莊

1941年7月,賈若瑜調任山東縱隊第五旅參謀長後,將課堂上的理論從容地運用於抗日戰場上。

1942年4月,山縱第五旅政委高敬純突然接到中共山東分局發來的機密電報,命令他親率一個團到膠濟路北側策應國民黨山東保全第一旅姜黎川部來膠東根據地整訓。姜部因同八路軍搞統戰,受國民黨頑軍迫害,急需到膠東地區休整。高政委和旅長吳克華商量之後,決定讓賈若瑜指揮部分主力部隊執行這一任務。當時賈若瑜指揮的部隊有第十四團、旅特務營(欠一個連)、一個騎兵營,共五個營的兵力。

賈若瑜來到平度西部山區後,召集西海、南海軍分區領導幹部和姜黎川代表張漸九等開會,當時即墨、膠縣、高密、平度等地的根據地幾乎都被日偽軍和頑軍侵占,而南海軍分區的領導對打李付莊的願望卻十分迫切。

經過再三斟酌,賈若瑜決定: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佯攻平北丈嶺平度保全團據點,主要襲擊李付莊頑軍特務第二團據點。他動員西海獨立團,加上第十四團一個營,由第十四團參謀長劉兢海指揮,在西海民兵和地方部隊配合下,對平度保全團李得元部的丈嶺據點發起佯攻,以迷惑李付莊守敵。賈若瑜率第十四團(欠第二營)和騎兵營、特務營進駐劉河家一帶準備奔襲李付莊。

進攻部隊在距丈嶺5華里的劉河家貼出標語“打開丈嶺,活捉李得元”。劉河家通往丈嶺的電話線也不剪斷,訊息也不封鎖,有意讓通敵的保長、諜報員可以暢通無阻地向其上司通報訊息。佯攻部隊故意大張旗鼓地活動,騎兵隊伍來回賓士,讓敵人誤以為是主力部隊。

4月19日正好是星期六。是夜,第五旅第十四團第二連在連長王挺(後擔任第二炮兵副司令)的帶領下搭上雲梯悄悄地摸上圍子,一個整連上去後,敵人也未發現。第二連迅速奪占東門和東南、東北的兩座碉堡。第三營也從南面攻入李付莊。激戰兩小時後,敵人向西突圍,卻不知正好一頭鑽進口袋陣之中。

由於在戰前,賈若瑜把騎兵營部署在距李付莊西面5里地的張戈莊,有意向西虛開生路。當守敵向西突圍時,賈若瑜向空中發射了3枚信號彈,於是騎兵營自西向東急馳而來,合圍逃敵。逃敵看到騎兵過來,還以為是日軍援兵來了,更加賣勁地向騎兵靠攏,結果悉數被殲。戰鬥結束後,賈若瑜向旅部報告勝利的訊息:打下了李付莊,消滅敵人一個團,捉了700多人;我軍18人負傷,3人犧牲。

智取李付莊一戰,恢復了南海軍分區在平度。萊陽、膠縣、高密的部分地區,打開了向南進軍的大門,同時起到了以平原鞏固大澤山區和依託山區開展平原抗日游擊戰的效果。

著作

主編有《方面軍防禦戰役想定》、《中國軍事史辭典》等書籍,其中《游擊戰》、《毛澤東軍事思想》、《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辭典》、《中國軍事教育通史》等書籍被評為全軍級優秀科研成果。

另外,賈若瑜出版發表了《軍事課教學法》、《春秋時期軍事思想初探》、《孫子探源》等各類書籍、文章達500餘萬字。長達30萬字的《孫子探源》對《孫子》軍事思想的形成進行了深刻的溯本求源,在《孫子》軍事思想的研究領域獨樹一幟。張震專門為此書作序,並給予高度評價: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系統地闡述《孫子》軍事思想的源流,是前人還未做過的事情。

[2] 千搜詞霸漢語詞典

[3] 環球視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