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淵源
單一淵 源:源於錫伯族,出自古鮮卑族錫伯族部族賀在爾氏族,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賀在爾氏,亦稱賀佳爾氏、賀佳恩氏、賀佳而氏、賀佳邇氏、賀佳二氏、賀佳耳氏、賀佳兒氏、和佳爾氏、何佳兒氏等,是錫伯族人的姓氏,部分女真族人因之,成為滿族人的姓氏之一。“錫伯族”是本民族自稱,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漢文史籍則稱其為犀毗、師比、鮮卑、矢比、席百、席比、錫伯族等。關於“錫伯族”一詞的含義,歷來諸說不一:一說意為瑞獸或珍貴材料的衣帶鉤,即史籍《漢書·匈奴傳》中所稱的“犀毗”即為用犀牛角或貴重金屬製作的衣帶鉤,為王公貴族所專用的物品;一說為地名,即今海拉爾(呼倫貝爾)迤南室韋山一帶地區,漢文史料注稱為“錫伯族”,因此居住在這一帶的少數民族因以得名。
本書按:本書贊同“錫伯族”為地名說,蓋因其為錫伯族人的自說,為本民族自己的歷史記載。錫伯族族名源起“莝草”一說,“莝草”是地名,在錫伯族人的家譜中多記有“伯都訥錯(磋)草溝”這一地名。“錯草溝”、“磋草溝”即“莝草溝”之異寫。先是以地貌特徵命地名,然後以地名命部落之名,之後成為族名,最後有成為姓氏者。錫伯族人大多認為自己是古代鮮卑族人的後裔,源出拓跋部,其先民原遊牧於代北地區,後其中一支隨北魏王朝遷居於豫北地區開封賀砦一帶(今河南開封杏花營賀砦村),遂取地名的漢字諧音為“賀在”為姓氏,稱賀在爾氏。賀在爾氏不僅是鮮卑族拓跋部的老姓,也是鮮卑慕容部的姓氏之一。後該支鮮卑族人隨戰亂分散流離,後史稀載。漢、唐之際,因中國北方地區戰亂疊起,錫伯族人紛紛遷徙到相對安定的中國東北地區的大、小興安嶺、呼倫貝爾草原生息繁衍,賀在爾氏族隨遷至大興安嶺一帶地區。後來,由於東北地區的高句麗國與大唐王朝之間的頻繁爭戰,錫伯族人大多又移居到更為北部的黑龍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基本上過著漁獵生產的生活方式。
到公元十六世紀,東北地區女真族諸部再次崛起,以建州女真為核心的佟·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並在短時間內通過政治、軍事手段和策略,迅速將東北地區境內的各個民族統一在後金政權的管轄之下,錫伯族人就在這一時期被編入滿洲蒙古“八旗”,居於盛京(今遼寧瀋陽)、扶餘(今黑龍江雙城)一帶的錫伯族賀在爾氏族也在其中,歸屬於滿洲蒙古鑲黃旗。之後,整個錫伯族人的社會組織發生了急劇變化,在生產方式上基本轉入相對穩定的農牧業經濟。近有學者認為,錫伯族先人原本居住在諾尼河流域,他們是在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被佟·努爾哈赤擊潰的九個部落之一。後金政權在征服科爾沁蒙古人後,錫伯族人在科爾沁人的控制之下。在有清一代,由錫伯族人組成的強勁牛錄,多次輾轉萬里,長途跋涉,在祖國的東北、西北、西南邊陲有效地抗擊了外國侵略勢力,為維護祖國的領土完整,作出了可歌可泣的犧牲和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錫伯族賀在爾氏族人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賀氏。
郡望堂號
郡望
扶餘郡:即今雙城市。黑龍江省設定較早的市(縣)份。早在距今三~四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雙城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期,這裡分布著肅慎族先民。公元前兩千多年,肅慎族人向帝舜貢獻矢、石。兩漢時期稱為扶餘。南、北朝初期稱勿吉,後期屬勿吉伯咄部。隋朝時期屬伯咄。唐朝聖曆元年(戊戌,公元698年)後,伯咄為渤海國鄭頡府屬地。遼國初期屬東京道濱江州烏薩扎部。公元十世紀渤海國滅亡,其地為生女真完顏部所有。金國時期屬上京會寧府肇州地。元朝時期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境。明朝初期為奴爾乾都司所轄之納鄰河衛(拉林河衛),後屬女真四部之一的扈倫部屬下的烏拉部。清朝初期屬寧古塔昴幫章京。清朝康熙元年(壬寅,公元1662年)屬寧古塔將軍營;清朝康熙十五年(丙辰,公元1676年)為寧古塔副都統衙門所轄;清朝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為阿拉楚喀副都統衙門屬地;清朝嘉慶十九年(甲戌,公元1814年)設雙城堡協領衙門,為雙城設治之始;清朝鹹豐元年(辛亥,公元1851年)裁協領,設副都統銜總管;清朝光緒八年(壬午,公元1882年)設雙城市廳,置理事撫民通判,兼管拉林,旗(滿族人)、民(漢族人)分治;清朝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公元1907年)歸吉林省濱江道管轄;清朝宣統元年(己酉,公元1909年)設雙城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為雙城縣;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廢濱江道,由吉林省直轄,為一等縣;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日寇入侵,立偽雙城縣公署,歸濱江省管;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27日光復,成立雙城縣民主政府,隸屬松江省哈南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4年黑龍江省與松江省合併,雙城為黑龍江省協轄。1958年8月1日設松花江專署,雙城縣歸其管轄。1959年5月歸哈爾濱市屬。1965年8月又重屬松花江行署管轄。1988年設雙城市(縣級),1996年11月5日重歸哈爾濱市。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察布查爾縣:察布查爾一詞源於錫伯語,為“糧倉”之意。察布查爾自治縣地處新疆烏孫山地及伊犁河谷地之間,東西長約九十六公里,南北寬約七十公里,總面積四千四百三十平方公里。公元前二世紀,察布查爾僻處要荒,先後為寨種、月氏居牧。西漢宣帝神爵二年(辛酉,公元前60年),列入漢朝版圖。西漢迄晉為烏孫國,南北朝時期為悅般國,隋、唐時期為西突厥屬地。至唐朝時期為昆陵都護府下溫鹿洲都督府轄地,唐開元八年(庚申,公元720年)歸北庭都護府統轄。南宋時屬西遼轄,宋末元初期為察合台封地,至南宋鹹淳十年(甲戌,公元1274年)屬阿里麻里行中書省轄。元末為翰亦刺地,明屬也先瓦刺之後,分四衛拉特,準噶爾部崛起居之。至清朝興起,準噶爾建庭於此,成為準噶爾政治、宗教之中心和渾台吉噶爾丹策凌兀魯思(即蒙語領地之意)。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公元1757年),清朝平定準噶爾後,察布查爾變為荒無人煙的原野。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公元1764年),清朝政府自東北調遣錫伯軍民共約四千餘人西遷伊犁,進駐察布查爾屯墾戍邊。清乾隆三十年(丁亥,公元1767年),按新額魯特例,不論旗分,以近二百戶為一牛錄,錫伯昂吉共編為八旗八牛錄:鑲黃旗(烏珠牛錄)、正黃旗(寨牛錄)、正白旗(依拉齊牛錄)、正紅旗(堆齊牛錄)、鑲白旗(孫扎齊牛錄)、鑲紅旗(寧古齊牛錄)、正藍旗(納達齊牛錄)、鑲藍旗(扎庫齊牛錄)。錫伯八旗,後稱錫伯營,隸屬於伊犁將軍府錫伯營領隊大臣直轄。清同治五年(丙寅,公元1866年),為“伊犁塔蘭奇蘇丹汗國”地方割劇政權所轄。清同治十年(辛未,公元1871年)淪為沙俄殖民地,劃歸沙俄七河省管轄。清光緒八年(壬午,公元1882年),清政府收回伊犁。清光緒十年(甲申,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錫伯營仍屬伊犁將軍統轄。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錫伯營屬伊犁鎮邊使署轄。民國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錫伯營屬伊犁鎮守使署轄,受新疆都督節制。今縣境內坎鄉、海努克、加尕斯台,自清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公元1762年)起皆屬寧遠城阿奇木伯克轄,至清光緒十四年(戊子,公元1888年)隸屬寧遠縣(今新疆伊寧)轄。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劃歸鞏留縣轄。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月14日,撤銷伊犁錫伯營(包括四營),同時成立河南設治局(因處伊犁河南岸而命名)。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1月1日,升格為縣,正式成立河南縣,海努克、加尕斯台同時劃歸河南縣轄,隸屬於伊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河南縣被鑑定為三等縣。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5月4日,河南縣因與河南省重名,改名寧西縣,當年成立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革命政府,寧西縣改稱蘇木爾縣。1950年6月11日蘇木爾縣復稱寧西縣,並成立寧西縣人民政府,隸屬伊犁專員公署。1951年,坎鄉由伊寧縣劃歸寧西縣轄。1954年3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將寧西縣更名為“察布查爾”,並成立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堂號
扶餘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