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利斯·比托

費利斯·比托

費利斯·比托,義大利原名Felice Beato,戰地攝影師,19世紀20年代出生於義大利,後加入英國國籍。曾被譽為“軍事報導攝影的先驅者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基本信息

費利斯·比托(Felice Beato) 1883(或1884)年出生於義大利,1907年逝。具有英國與義大利雙重國籍。

軼事

天津大沽炮台 天津大沽炮台

費利斯·比托是19世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也是拍攝東亞地區最早的攝影師之一。他作為“軍事報導攝影的先驅者之一”,跟隨軍隊拍攝了1857年的印度反英民族大起義、1860年中國與英法聯軍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留下了大量彌足珍貴的照片。在中國北方拍攝了大量的殘酷戰爭的場景,記錄了北京皇家園林的破壞和英法聯軍對天津的占領,曾被譽為“軍事報導攝影的先驅者之一”。作為為數不多的隨軍攝影師,他有機會接觸並拍攝了恭親王奕訢,並有幸成為了第一位拍攝中國皇室成員的外國攝影師。

攝影經歷

中國攝影

北京最早的第一張照片-通州燃燈塔 北京最早的第一張照片-通州燃燈塔

比托在中國活動的時間僅為一年,但他卻拍攝了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攝影作品。從他當年拍攝的照片中,我們看到被攻陷的大沽口炮台上“擔任防守任務陣亡的中國士兵,趴在一個要塞城堡上,旁邊擺著他們原始的土炮和弓弩”,那清朝士兵屍首遍地的場景記錄了聯軍野蠻屠城的結果。北塘要塞,那是1860年8月2日英國軍隊從中國人手中奪得的。而此時,英國軍隊將北塘要塞建成了他們的司令部,要塞的廢墟上,一門被摧毀的大炮仿佛訴說著不久前在此發生的激戰。這門大炮原先是安放在木質炮架上的,照片上的英軍士兵正在這個剛占領不久的陣地上休息。當年,飽經鏖戰的北京古城牆和城門如今大多已不存在,但從比托那裡,我們看到了一些記錄北京老城牆和城門的攝影作品。如《北京的內城城門與城牆》,這張照片構圖講究,線條流暢,遠處的朝陽門和城牆連為一體,將北京城的雄偉和宏大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費利斯·比托當年拍攝的照片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1860年11月2日他給恭親王拍攝的肖像照片。這是恭親王奕訢在10月24日和25日連續與英國、法國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之後,給我們留下的影像。1860年10月24日,在經歷了英法聯軍占領安定門和火燒圓明園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後,臭名昭著的中英《北京條約》簽訂儀式在北京皇城內的禮部大堂舉行。當時,英方的代表為英國特使額爾金勳爵,中方代表即為鹹豐皇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作為為數不多的隨軍攝影師,比托來到簽約的禮部大堂,隨時準備用影像記錄這一歷史時刻。有關比托在禮部大堂為恭親王拍攝的具體過程,英法聯軍中的英國陸軍司令克靈頓將軍在其日記中這樣描述:“在條約簽訂儀式的過程中,那位不知疲倦的比托先生很想給‘北京條約的簽訂’拍攝一張好照片,就把他的照相設備搬了進來,把它放在大門正中,用偌大的鏡頭對準了臉色陰沉的恭親王胸口。這位皇帝的兄弟驚恐地抬起頭來,臉刷地一下就變得慘白……以為他對面的這門樣式怪異的大炮會隨時把他的頭給轟掉——那架相機的模樣確實有點像一門上了膛的迫擊炮,準備將其炮彈射入他可憐的身體。人們急忙向他解釋這並沒有什麼惡意,當他明白這是在給他拍肖像照時,他臉上驚恐的表情頓時轉陰為晴。”但是,由於當時室內光線不好,比托這次拍攝恭親王的照片並不成功。

恭親王回訪額爾金,費利斯·比托再次抓住時機,在額爾金勳爵的住處給恭親王奕訢補拍一張肖像照片。據英軍軍醫芮尼的描述:恭親王那天“身穿一件紫色的,繡有黃龍的錦緞官袍……他戴著一頂邊緣上翹的官帽,除了在頂戴處有一個紅綢做成的旋鈕之外,並無其他任何裝飾。”這張照片拍攝得非常成功,此後被多次使用,成了恭親王的標準像。從比托留下的影像中我們看到,恭親王面容清癯,表情肅穆,雙眉緊鎖,悲涼而憂鬱。這是目前我們可知的最早的皇室成員的照片,為研究政治史和攝影史提供了可靠的形象資料。

中國照片

原清漪園曇花閣 原清漪園曇花閣

費利斯·比托作為英法聯軍的隨軍攝影師,在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來到了中國,並將攝影鏡頭第一次對準了大清帝國的皇城-北京。更為珍貴的是,比托還拍攝了當時尚未焚毀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1860年10月18日至20日,英法聯軍發動四千士兵分頭焚燒圓明園,大火燃燒了整整三天,集萬千華美與珍寶的圓明園付之一炬。而在10月18日之前,比托曾拍攝了一定數量的圓明園照片。時至今日,流傳較多的是當時五園之一位於萬壽山的清漪園。

費利斯·比托 費利斯·比托

在一張照片的背後有兩行比托留下的記錄,雖已暗淡,但仍能看出字跡,英文為:“The great imperial palace yuan ming yuan,before the burning,peking October 18th 1860。大意為:”偉大的帝王宮殿圓明園在燒毀之前(的一座建築),北京1860年10月18日。”照片中我們看到這一建築,是清漪園的曇花閣,重建頤和園時,這裡改建為景福閣。這張照片現藏於美國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館。

1860年前後,比托先後跟隨軍隊拍攝了香港、廣州、天津、北京等地,是迄今為止最早拍攝中國地區最早的攝影師之一。尤其是當時限制外國人進入的皇城北京。其拍攝了通州燃燈塔、安定門、清漪園、天安門、雍和宮等,是現在所見老北京最早的照片。當年鏖戰正酣的古城牆和城門如今大多已不存,唯可能從比托當年拍攝的照片中看到那些原汁原貌的老北京風情。

費利斯·比托 費利斯·比托

恭親王奕訢

1860年10月24日,費利斯·比托在北京皇城內禮部大堂舉行的《中英北京條約》簽訂儀式上,為中方代表恭親王奕訢拍攝了一張珍貴的照片。

英法聯軍中的英國陸軍司令克靈頓將軍在其日記中這樣描述:“在條約簽訂儀式的過程中,那位不知疲倦的比托先生很想給‘北京條約的簽訂’拍攝一張好照片,就把他的照相設備搬了進來,把它放在大門正中,用偌大的鏡頭對準了臉色陰沉的恭親王胸口。這位皇帝的兄弟驚恐地抬起頭來,臉刷地一下就變得慘白。……以為他對面的這門樣式怪異的大炮會隨時把他的頭給轟掉。”

但是,由於當時室內光線不好,比托這次拍攝恭親王的照片並不成功。11月2日,恭親王回訪額爾金,比托再次抓住時機,在額爾金勳爵的住處給恭親王奕訢補拍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拍攝得非常成功,此後被多次使用,成為了恭親王的標準像。這也是目前我們可知的最早的皇室成員的照片,為研究政治史和攝影史,提供了可靠的形象資料。

對日本的影響

此外,他還遊覽了亞洲各地,拍攝了大量當地的風土人情、自然風景、古代建築和人物肖像等。1863年他回到曾經去過的日本橫濱,與英國人Charles Wirgman合作出版了他的攝影作品。比托在日本期間,也拍攝了眾多日本當地的風俗照片,同時他還曾開課講授過攝影知識與理念等,為日後日本的攝影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