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貴州省歌舞團建於1956年,是一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現有漢、苗、布依、侗、彝、回、滿、土家各族演職人員二百多人。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兵團政治部文工團。建國四十多年中,一直堅持深入民間學習和創作。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山高林密,藝術素材豐富多彩,有"民族歌舞海洋"之稱,因此這塊熱土培養造就了大批音樂舞蹈人才,積累了一大批歌舞精英與精品。
藝術成長足跡
貴州文藝經歷了重要的三個階段————《好花紅》時期、《依依山水情》時期和現在的《多彩貴州風》時期。
貴州好花別樣紅
談起近年貴州文藝的成長足跡,不得不提及大型民族歌舞《好花紅》,這是曾經引領了貴州文藝潮流的作品。談起《好花紅》所取得的榮譽,省歌舞團的張元均團長仍記憶猶新,因為當年正是他從國家有關領導人的手中接過了文化部最高文藝獎項————“第十屆文化新劇目獎”的獎牌,那一刻,張元均團長感到無比自豪。
張團長說,2000年9月,貴州文化活動周在京開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內強烈的白熾燈映照下,CCTV的攝像機鏡頭對著貴州在京展示的文藝節目拍個不停,2000年9月2日,《人民日報》刊登訊息說,作為貴州在京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文化活動,本次貴州文化活動周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而中央電視台的“中國文藝”欄目為貴州大型民族歌舞《好花紅》製作了30分鐘的英語專題片,面向全球播放;2000年9月4日,由文化部主持的貴州大型民族歌舞《好花紅》專題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與會的首都專家認為,在京演出三場的《好花紅》藝術地再現了貴州新形象,對其藝術性、思想性、影響力給予了高度評價。之後《好花紅》又參加了第二界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並一舉奪得了創作金獎、演出金獎、舞美金獎三項大獎,接下來,《好花紅》便紅透了大江南北,張團長說,《好花紅》代表了當年貴州文藝的最高追求。
依依山水總是情
貴州文藝成長里程的一個重要時期是2002年和2003年的《依依山水情》時期,當年由貴州省歌舞團和遵義市雜技團聯合打造的這台晚會2003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評為“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項目。這台雜技主題晚會是全國各大藝術團體報送的166台劇目中初選30台節目最終入選的唯一的雜技類節目。
張團長說,《依依山水情》充滿奇風異彩,像一副絢麗的人與自然的畫卷,又像一曲動人的天籟之音,其間湧現著雜技鮮活的藝術生命,創造性的將西方芭蕾藝術和中國雜技相結合,每到一處演出都引起了轟動,《依依山水情》也代表了一個時期貴州藝術的最高水平。
多彩貴州風勁吹
2005年,是貴州文藝里程上最豐收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我省舉辦了第一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一時間,“歌唱貴州、建設貴州”的口號傳遍大街小巷,接著經過精心整合,2005年10月,一台匯聚多彩貴州風情的大型民族歌舞晚會《多彩貴州風》在北京路影劇院上演,晚會的上演獲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讚揚,“多彩貴州”的口號也深入人心。
張團長告訴記者,《多彩貴州風》勁吹,使貴州的文藝踏上了一個新的台階,談到《多彩貴州風》,張團長激動不已,“一台晚會能在同一影劇院上演三個月而不衰,這在貴州是第一次”無論在收入上還是藝術上《多彩貴州風》都讓人感到自豪,《多彩貴州風》雖然將休演一個月,但省歌舞團一直都沒有休息,都在丁偉導演的指導下進行全新的改編,全新的《多彩貴州風》將煥然一新,“通過曾經與丁偉導演合作的成績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新版《多彩貴州風》將引領貴州的文藝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當年大學生如今的骨幹
“我們的年輕演員成熟了。”這是貴州省歌舞團團長張元鈞在接受採訪時說的第一句話。張元鈞說,歌舞團這批年輕演員是2001年吸納進來的。隨著幾年中接連不斷的各種演出,都逐漸成長為團中的優秀演員。張元鈞說,這些年輕的演員在剛從藝校畢業進入團中的時候,就與著名編導丁偉有過業務上合作,但當時丁偉編導對這些年輕的演員綜合評價不是很高,那時的排練,這群年輕演員們沒少挨丁偉厲聲批評。如今,當丁偉再次回到自己的故鄉用飽滿的熱情和全身心的心血來編排新版《多彩貴州風》時,要將他的編導意境用肢體語言傳達給觀眾的仍是這一批年輕演員。張元鈞說,其實當時自己的心裡都沒多少底,不知道團中的這些年輕演員如今是否能夠適應丁偉那高藝術的要求。第一天的排練結束,還沒等張元鈞團長詢問,編導丁偉卻主動拉到張團長說,“這幫年輕演員進步很大啊,尤其是女演員,如張茜,江雪,汪玲,李雯雯等,你應該慶幸你擁有了一撥優秀好演員啊。”聽到這席話,張元鈞團長心中懸著的千斤大石終於落了地。
省歌舞團的演員林惠是這群年輕演員的領隊,幾年中,作為領隊她親眼見證了她們一點一滴的成長。林惠說,當初這群演員是經過了層層考核和選拔才吸納入歌舞團中,孩子們都是省內各地的精英。男生11人,女生12人,當時齡最小的僅15歲。林惠說,這群孩子剛進入省歌舞團的時候,作為她們的領隊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這群孩子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幾乎都是懷著學生剛出校門的玩心就這么懵懵懂懂就踏上了工作的舞台。對舞台既不熱愛,也不執著,不具備一個演員應該具備的藝術責任心,還是像學生時代一樣敷衍著各種演出。而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舞台經驗的增加。這群孩子們也逐漸的進入了演員的狀態,越發的走向成熟,現在,團內上下的領導都有意識的想將這群孩子培養成為貴州省歌舞團未來幾年的中流砥柱。
談到這次接到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貴州風》這個演出任務時。林惠說,隨著幾年來舞台經驗的豐富和演出經驗的積累,這群年輕的演員已經發展成為了歌舞團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這幫演員擔起這份責任。初演《多彩貴州風》的時候,大家都非常興奮和激動,也充滿了激情,可演出進行了一段時間後,部分演員在情緒上還是出現了鬆動,但大家都堅持克服了下來,越到後面越進入角色,現在大家都把《多彩貴州風》當做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去用心對待和珍惜。在接下來的演出中,她希望這幫年輕的演員在《多彩貴州風》這個大舞台上發光發熱,期待著他們從此將貴州的文藝事業帶入一個嶄新的台階。
演出歷史
一九五六年八月參加中國第一屆音樂周,首次向國內外宣傳介紹了貴州民族音樂、舞蹈藝術,受到首都各界的熱烈歡迎。
一九六0年創作了大型苗族舞《蔓蘿花》,是當時中國僅有的幾部舞劇之一,曾在國內多處巡迴演出,引起強烈反響,並很快搬到銀幕,在國內外發行映播,該片曾獲捷克國際電影節優秀獎。
一九八三年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委派出訪巴拿馬、委內瑞拉、厄爪多爾等國。
一九九六年應菲律賓華慈航友誼社和菲律賓晉江同鄉會邀請,文化部外聯局的派遣,赴菲律賓進行友好訪問演出。
九六、九七年出訪加拿大東歐五國進行友好訪問演出。
一九九八年受外聯局委派出訪中東地區阿聯、科威特、塞浦魯斯。
二000年出訪新加坡文化交流演出。在出訪演出工作中,貴州省歌舞團為宣傳貴州民族文化,藝術交流作出了一定貢獻。
團長簡介
貴州省歌舞團團長童本正,原是京劇演員出身。他接受記者訪問時說:“貴州舞蹈很樸實,有濃郁的民族風情,用極簡練的舞蹈手法,展示了他們各民族的精神、風貌,和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本正說:“貴州人把生活寫進舞蹈里,從這些舞蹈,可以看到個別民族對生命的盼望。”
創作題材
歌舞團創作演出了大量植根於生活、植根於民族藝術土壤,深受觀眾喜愛的佳作。如舞蹈《踩姑娘》、《放排》、《歡樂的苗家》
出訪國家
歌舞團先後出訪波蘭、法國、匈牙利、比利時、義大利、亞塞拜然、日本、加拿大、巴拿馬、委內瑞拉、埃及和南非等近20個國家,為國際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主要藝術家
歌舞團現有主要藝術家:羅星芳(一級演員,代表作品舞劇《蔓蘿花》、《伴嫁歌》)、羅時隆(一級演員,代表作品舞劇影片《蔓蘿花》)、徐心制(一級編劇,代表作品歌劇《烏江呵,烏江》、戲曲《幾度重陽》)、楊小辛(一級作曲,代表作品歌曲《苗山紅日》、《好花紅》)、盛家莉(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歌曲《迎春歌》、《阿仡山寨貴客來》)、殷文霞(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歌曲《好花紅》、《苗山紅日》)、歌唱家阿旺等。此外,舞蹈家阿略、葛印緣、卯洛、楊正興、羅麗麗、張京華、唐勝萍,作曲家鄭寒風、徐開、馬伯龍,指揮家舒克,蘆笙演奏家東丹甘,舞台美術家周東文及詞作家韓樂群都在藝術上卓有建樹,為觀眾所熟悉。
作品榮譽
長期以來的藝術實踐,歌舞團積累了不少優秀的民族音樂、舞蹈節目,深受觀眾喜愛的佳作。如舞蹈《踩姑娘》、《放排》、《歡樂的苗家》,在1980年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中分獲優秀節目獎的《金蘆笙又響了》、《伴嫁歌》、《斗角》、《古瓢舞》,《踩鼓》(獲第二屆全國舞蹈大賽編導、服裝設計三等獎),《織布謠》(獲1991年全國少數民族舞蹈比賽三等獎),《喲嗬》(獲第四屆全國單雙三舞蹈比賽編導三等獎);舞劇《篩娘》、《蔓蘿花》、《山花爛漫》;歌曲《貴州好》、《青年飛馬下山崗》、《那青年多可憐》、《光印阿辛常》、《蟬蟲歌》、《吉喲》、《苗山紅日》(獲中央電視台第七屆青年歌手大獎賽優秀作品獎);大合唱《清水江之歌》,組歌《周總理永垂不朽》,以及器樂作品《草海音詩》(獲全國第四屆歐洲樂器室內樂比賽三等獎)、《夜郎往事》
1960年創作、演出的民族舞劇《蔓蘿花》被攝製為舞台藝術片,1963年在瑞士洛加諾國際電影節獲榮譽獎。1990年,該團在參加全國第三屆藝術匯演中,創作、演出的大型民族歌舞《山之舞》又獲高度評價。特別是2000年來貴州省歌舞團通過努力、精心策劃、創作出一台具有貴州濃郁民族風情、優美動人的大型民族歌舞《好花紅》,以獨有的民族風情和藝術風格,充分體現了在新的世紀,特別是在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中,貴州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努力拚搏的時代精神風貌,2000年9月貴州在京舉辦的“文化活動周”演出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博得了許多國內外有關專家的高度評價和讚揚,並於2001年9月參加“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榮獲創作金獎、演出金獎、舞美金獎。同時,省歌舞團在參加全國第三、第四、第五屆單、雙、三及全國少數民族孔雀杯舞蹈比賽中分別獲得獎項。
2001年,該團創作、演出的大型民族歌舞《好紅花》在參加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中獲創作金獎、演出金獎、舞美金獎。
2002年,大型民族歌舞《好紅花》被文化部評選為“文華新劇目獎”、“文華編導獎”、“文華音樂獎”、“文華舞美獎”。同年,該團被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2003年,該團與遵義雜技團共同創作、演出的雜技歌舞劇《依依山水情》被評為2002-2003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
2005-2006年該團又一新創劇目,大型民族歌舞詩《多彩貴州風》以新的面貌問世,並於2006年4月28-29日在北京參加“相約北京”盛大活動開幕式演出,將貴州的民族風情完美的展現在多姿多彩的舞台上。2006年9月《多彩貴州風》參加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獲得文藝匯演大獎。2008年,《多彩貴州風》參加文化部組織的奧運重大文化演出活動。
社會意義
貴州省歌舞團成立於1956年,前身是贛東北軍區文工團,50年的風雨生涯中,劇院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藝術風格和時代特點,是我省集歌舞、歌劇、交響樂、管弦樂為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表演團體。50年來,劇院先後創作並推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上世紀60年代的代表作大型民族舞劇《蔓蘿花》曾在國內巡迴演出,反映熱烈,後經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曾獲捷克國際電影節優秀獎。
2001年創作的大型舞劇《好花紅》榮獲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創作金獎、演出金獎、舞美金獎、2002年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2003年“省歌”與遵義雜技團共同創作的雜技歌舞劇目《依依山水情》被評為2002———2003年度國家舞台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去年省歌再次迎來了輝煌,新創劇目大型民族歌舞劇《多彩貴州風》將貴州的民族風情完美展現,榮獲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大獎及多項單項和個人獎,日前該劇在全國10餘個城市的巡演中大獲好評,並在力爭入選精品工程。
50年來,省歌還培養出羅星芳、唐勝萍等一大批優秀人才,半個世紀的風雨,省歌的足跡踏遍了很多地方,把最優秀的貴州文化傳播給世界。為了迎接這個光榮而又特殊的日子,省歌舞團還精心編選《50年慶紀念冊》,《紀念冊》記錄了省歌創建、發展、壯大的歷史,是見證貴州文藝發展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