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40年基本修完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學研究生課程,開始從事新聞和教學工作。1960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曾擔任《新領袖》雜誌主編、《幸福》雜誌編委。先後執教於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主要著作有《意識形態的終結》(1960)、《後工業社會的來臨》(1973)、《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1976)等。貝爾最有影響的是關於“後工業社會”的理論。他以生產和技術為中軸,把人類社會分為 3個階段或類型: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他指出,1945~1950年間,人類社會開始由工業社會向後工業社會轉變,美國是第一個進入後工業社會的國家。後工業社會的主要特徵是:從製造業經濟轉向服務性經濟;專業和技術人員階級處於社會的主導地位;理論知識居於中心地位,成為社會革新和制定政策的源泉,對技術的發展進行規劃和控制;新的智慧型技術興起並成為制定決策的工具。貝爾還具體分析了後工業社會政治結構的變化。他指出,隨著工業社會向後工業社會的轉變,美國首次變成了一個“全國性社會”,它使大量社會問題具有全國性規模,無法由州和地方一級處理;傳統的州界的劃分以及州與聯邦政府權力關係的瓜分失去了意義,中央政府面臨著巨大的決策壓力。美國還變成了一個公共社會,社會的單位是社區而非個人,人們必須完成一種社會決策,而不是僅僅把個人的決策集中到一起。傳統的資本主義競爭原則已經過時,市場決策讓位給非市場性政治決策。經濟職能將從屬於政治秩序,政治秩序將成為社會的支配體系,社會上組織活動的首創力主要來自政治制度。
貝爾指出,在前工業社會裡,統治階級是以財產和軍事力量為基礎的地主和軍人。在工業社會裡,統治階級是企業家,他們的階級基礎是財產、政治組織和技術。後工業社會是一個知識社會,理論知識居中心地位,具有指導作用,政治決策具有技術性質,知識取代土地、機器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在這種社會條件下,以專門技術為基礎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就成為統治階級,人民的參與意識也在增長。人民參與意識的增長與專業知識統治的需要之間、平民主義與精英主義之間,能者統治原則與平等原則之間的尖銳衝突,將是後工業社會的主要問題。他為“公正的能者統治”辯護,認為一個社會如果不能使優秀人物處於領導地位是荒唐的。能者統治的社會儘管不是一個平等的社會,但卻是一個公正的社會。
貝爾的後工業社會理論影響了一代未來學家,他的《後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已被一些學者視為未來學的經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