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碩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9-3.9倍。身體及頭部呈橄欖色至紅褐色,頭、身體及鰭布滿細小的藍點,胸鰭紅色,尾鰭後緣部分有不明顯深色帶。
豹紋鰓棘鱸魚吻略尖形突出,口裂開闊,剖面幾乎圓形,頭中大。口大;下頜側邊具小犬齒。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數89~99枚。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鰭棘部明顯短於軟條部,具硬棘8枚,軟條10~12枚;臀鰭硬棘3枚,細弱而可動,軟條8枚。腹鰭腹位,末端延伸遠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鰭條15~16枚,尾鰭後緣為凹入。體長可達120厘米。
分布
豹紋鰓棘鱸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南部、台灣、澳大利亞、斐濟等海域。主要生活於水深3~100米的水域。
生態特徵
豹紋鰓棘鱸主要棲息在珊瑚礁碎屑區或珊瑚繁生的潟湖及面海的礁區,亦常出現於外礁斜坡。生性兇猛,極為貪食,以魚類為主要食物,偶捕食甲殼類。繁殖期時會回遊短距離而聚集於礁區產卵;為浮性卵。幼魚底棲性,警覺性高,主要棲息於珊瑚碎屑堆。因食物鏈之故,可能含有熱帶海魚毒。
經濟價值
美味的食用魚,魚肉可作生魚片。在市場上均切成小塊出售,頭可煮清湯、背肉宜清蒸,腹肉紅燒最美。
物種研究
2012年8月,科學家們在澳大利亞大堡礁發現,約15%的珊瑚鱒魚鱗片上出現了癌變組織。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和澳大利亞距離有著臭氧層空洞的南極洲比較近、紫外線輻射強烈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