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支原體肺炎

豬支原體肺炎

豬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又稱豬氣喘病、豬地方流行性肺炎(Swine enzootic pneumoniae,SEP)、豬霉形體肺炎(Mycoplasma Hyopneumoniae, Mhp)。豬支原體肺炎是由豬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hyopneumoniae或M.suipneumoniae)引起豬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症狀為咳嗽和氣喘,病變的特徵是融合性支氣管肺炎。

基本信息

疾病概述

豬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lpneumoniaofswine)是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又稱豬地方流行性肺炎,我國俗稱豬氣喘病,主要臨診症狀是咳嗽和氣喘。剖檢變化為肺的尖葉、心葉和膈葉(主葉)的對稱性實變。病多呈慢性經過,常有其他病菌繼發感染。據我國部分省市規模化養豬場血清學檢驗,陽性率30%~50%。本病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在我國許多地區的豬場都有發生。由於帶菌病豬的存在和分布面較廣,除直接發生死亡外,病豬生長發育緩慢,生長率降低15%左右,飼料利用率降低20%,造成飼料和人力的浪費。有的成為僵豬或繼發感染死亡。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很大,是危害養豬業發展的重要疫病之一。

病原學

豬肺炎支原體豬肺炎支原體

豬肺炎支原體屬於支原體科支原體屬,革蘭氏陰性菌,存在於病豬的呼吸道(咽喉、氣管、肺組織)、肺門淋巴結和縱隔淋巴結中,具有多形性,其中常見的有球狀、環狀、橢圓形。姬姆薩染色瑞氏染色,常呈兩端濃染。本菌對溫熱、日光、腐敗和消毒劑的抵抗力不強。一般常用的化學消毒劑和常用的消毒方法均能達到消毒的目的。

豬肺炎支原體屬支原體科(Mycoplasmataceae)、支原體屬(Mycoplasma)成員。豬肺炎支原體無細胞壁,是一種較小的,呈球狀、點狀、桿狀和多形態的微生物。本菌不易著色,革蘭氏染色陰性,著色不佳,用姬姆薩和瑞特氏染色良好。能在無細胞的人工培養基上生長,但發育極為困難,要求有嚴格的培養條件,分離用的培養基大多是組織培養平衡鹽類溶液,加入乳清蛋白水解物、酵母浸出物及豬血清,培養材料中必須沒有其他支原體存在。本菌對乙醚敏感,對葡萄糖能利用並產酸,1:5000的美藍溶液可抑制生長。適於在37℃有氧條件下培養。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緩慢,在接種後培養7~10天,才能用肉眼觀察到針尖大小露珠狀、圓形、中央隆起、邊緣整齊的小菌落。有些老齡菌落中心稍凹陷,不像一般支原體的“荷包蛋”狀菌落。
豬肺炎支原體對外界自然環境及理化學因素的抵抗力不強,病原體隨病豬咳嗽、喘氣排出體外,污染豬舍牆壁、地面、用具,其生存時間一般不超過36h;日光、乾燥及常用的消毒藥液,都可在較短時間殺滅病原。病肺組織中的病原體在-15℃可保存45天,在1~4℃存活7天。在甘油中O℃可保存8個月,在-30℃可保存20個月仍有感染力。凍乾的培養物在4℃可存活4年。一般常用的化學消毒藥劑均能達到消毒目的。對青黴素、鏈黴素和磺胺不敏感。在人工感染時,用金黴素、土黴素、卡那黴素、林肯黴素、泰樂菌素等廣譜抗生素,可阻止肺炎病變發展。
豬肺炎支原體可用豬肺埋塊、豬腎和豬睪丸細胞進行繼代培養。將該菌人工接種乳兔連續傳代至600代後,可使其毒力減弱,回歸豬體對豬的致病力減弱,並仍能保持使豬體產生較好的免疫原性 。

流行病學

病豬和隱性感染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病菌存在於病豬的呼吸器官內,隨咳嗽、氣喘和噴嚏排出,形成飛沫浮游於空氣中被健康豬吸人,經呼吸道傳染。

本病的自然病例僅見於豬,不同年齡、性別、品種和用途的豬均可感染。其他家畜和動物未見發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寒冷季節發生較多,新發病豬群常為暴發,取急性經過;老疫區多為慢性經過。在自然感染情況下,繼發感染是引起病勢加劇和病豬死亡的

重要原因之一,最常見的繼發性病原體有巴氏桿菌肺炎球菌沙門氏桿菌嗜血桿菌、各種化膿性細菌等。

本病只能使豬患病,其他種家畜、動物和人都不感染。不同年齡、性別、品種和用途的豬都能感染髮病。哺乳仔豬和斷乳仔豬,易感性高,患病後症狀明顯,死亡率高。懷孕母豬和哺乳母豬次之,肥豬發病較少。我國地方土種豬較雜種豬和純種豬發病多。
病原體存在於病豬呼吸器官內,存在於病豬肺的細支氣管和支氣管上皮細胞表面和纖毛,隨病豬咳嗽、氣喘和噴嚏的飛沫排出體外。病豬與健康豬同圈、同運動場或同地放牧直接接觸時,經呼吸道感染髮病。因此,在通風不良和比較擁擠或密集飼養的豬舍中,容易互相傳染,成為集約化飼養的常見呼吸道病。給健康豬皮下、肌肉、靜脈注射,或用胃管投入病原體均不能使豬發病。但經噴霧、滴鼻和氣管內注入等方法,可以引起感染髮病。
病豬和隱性帶菌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來源,特別是隱|生帶菌病豬是最大的禍根,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很多豬場由於購買種豬或互相買賣,將隱性病豬引入後,造成本病的流行。隱l生病豬無明顯臨診症狀,外表與健康豬無異,不易識別。更主要的是一些人,思想麻痹,對有咳嗽病豬根本不當成病,其危害更大。病母豬常使吃奶小豬受到傳染,母子傳遞可長期存在;在產仔季節,幾窩小豬互相串群,或斷奶後混群育肥相互傳染,使本病在豬群中綿延不斷。加之病豬在很長的時間內,甚至在病狀消失後半年或1年以上,體內仍帶有本病,還可排出病原體。因此,一個豬場一旦傳人本病後,如不狠下決心,採取嚴格的綜合防治措施,很難淨化。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一般在氣候多變、陰濕、寒冷的冬春季節發病嚴重,症狀明顯。這是影響本病發生和加劇病情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病以慢性經過為主,在新發病的養豬場或農戶的豬群,常呈急性暴發,病勢強烈,發病和死亡較多,隨後漸漸緩和,在老疫區呈隱性經過,發病豬數少,大多是仔豬發病,如此綿延不斷地傳染下去。由於傳染源仍然存在,一旦調入新的健康豬只和大量新生仔豬出生時,病勢再度轉劇,以後又漸緩和,如此規律地流行不止,危害甚大。
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不良,是影響本病發生和加重病情的另一主要因素,如飼料質量差或不足,缺乏維生素或突然更換飼料,圈舍陰暗潮濕、寒冷,擁擠和通風不良,長途運輸,寄生蟲病等,都可促進病情加重,且為繼發細菌(巴氏桿菌肺炎球菌、豬鼻支原體等)感染創造條件,促使病情複雜化,甚至引起死亡。

臨床症狀

患病豬患病豬

潛伏期一般為11~16天左右,最長可達1個月以上。

本病主要臨床特徵為咳嗽和氣喘,根據病的經過可分為急性、慢性和隱性三種類型。

急性型:常見於新發本病的豬群,尤以懷孕母豬、仔豬多見。病豬體溫正常(伴有繼發感染時可升至40℃以上),精神不振,很少走動。呼吸增數,張口喘氣,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勢。一般咳嗽次數少而低沉。

慢性型:常見於老疫區的架子豬、育肥豬和後備母豬。早、晚吃食後或運動時發生咳嗽,嚴重的連續痙攣性咳嗽。咳嗽時,站立不動,背拱起,頸伸直,頭下垂,直至咳出分泌物咽下為止。隨著病程的發展,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表現呼吸次數增加和腹式呼吸。體溫一般仍屬正常,體態消瘦,發育遲緩。

隱性型:偶見咳嗽和氣喘,生長發育幾乎正常,但X線檢查或剖檢時,可見肺炎病灶。

本病的潛伏期依受感染時氣候、飼養管理和豬只個體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平均在4~10天,有的更長,可達1個月以上。
本病大多呈慢性經過,主要的臨診症狀為咳嗽和氣喘,體溫、食慾和精神都無明顯變化,隨著病情的發展,其主要症狀表現明顯和嚴重,因此,作者認為不宜將本病在臨診上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和隱性病型,這些病型常可隨各種條件因素的影響而互相轉變,加重或減輕,很難截然劃分。
病的早期,病豬特別是小豬,主要症狀就是咳嗽,在吃食、劇烈跑動、早晨出圈、夜間和天氣驟變時,發生最多,大多為單聲乾咳。病豬體溫、精神、食慾都無明顯變化,此時常常被人們忽視。
病的中期,出現喘氣症狀,腹部隨呼吸動作而有節奏的扇動,呈明顯的腹式呼吸,特別是在站立不動或靜臥時明顯,呼吸次數每分鐘為40~70次,甚至達到100次左右,小豬為多。一般情況下,病豬的精神、食慾和體溫也無多大變化。
病的後期,呼吸急促,呼吸次數增多。重病豬呈犬坐姿勢,張口呼吸或將嘴支於地面而喘息,表情十分痛苦,咳嗽次數少而沉弱,似有分泌物堵塞,難以咳出。聽診肺部有乾性或濕性囉音,呼吸音似拉風箱樣。這時病豬精神委頓,食慾廢絕,體溫可能超過40.5℃,被毛粗亂,結膜發紺,怕冷,行走無力,最後可因衰竭窒息而死亡。
有其他繼發病時,病豬體溫升高、不食、腹瀉,全身情況惡化,並有繼發病的相應症狀。
在初發病豬群,常病情急劇,1~2周左右死亡,但大多數是慢性經過,病程延續很長,2~3個月或半年,甚至1~2年以上。所以,在一個豬場中,病母豬、公豬和肥豬,除了不明顯的咳嗽和氣喘症狀外,呼吸、體溫、食慾和精神等全身狀況都無明顯的變化。公豬照常配種,母豬仍然正常發情、受孕和產仔,肥豬仍可肥育增重,只不過生長速度略受影響,我們曾見到病狀已消失的肥豬,在屠宰時肺部仍有典型氣喘病病變。當飼養管理不良、氣候突變或飼料驟然更換時,病豬可出現咳嗽加重、呼吸增數、氣喘明顯、食慾減少或廢絕、體溫增高、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狀,如能及時改進飼養管理,或套用抗生素、磺胺類藥物及其他對症治療,可使病豬臨診症狀暫時消退,似已恢復健康。仔豬則有所不同,一般是發病急、病情加重、死亡率高,特別是斷奶前後,15kg以內的小豬。病期較長的小豬,被毛粗亂,消瘦而衰弱,生長發育緩慢或停滯,常成為“侏儒豬”(俗稱小老頭豬)。在改善飼養管理條件下,病仔豬體重如能超過20kg以上,常可逐漸健康成長而育肥。

病理變化

肺的病變肺的病變

本病的主要病變在肺、肺門淋巴結和縱隔淋巴結。肺尖葉、心葉、中間葉、膈葉的前下部,形成左右對稱的淡紅色或灰紅色,半透明狀,界限明顯,似鮮嫩肌肉樣病變,俗稱“肉變”。隨病情加重,病變色澤變深,堅韌度增加,外觀不透明,俗稱“胰變”或“蝦肉樣變”。肺門和縱隔淋巴結顯著腫大。如無繼發感染,其他內臟器官多無明顯病變。

病理剖檢

隨著病程的發展,病變部的顏色加深,轉為淺灰或灰黃,硬度增強,和胰臟組織相似,有“胰變”或“蝦肉樣變”之稱。隨病期延長,膠樣浸潤減輕,在肺膜下隱約可見粟粒大黃白色小點,切面致實、隆起,小支氣管肥厚,從小支氣管壁中,流出白色黏液或帶泡沫的暗紅色液體。病變部與周圍組織界限明顯,病灶周圍氣腫,其他部分肺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淤血和水腫。肺門淋巴結和縱隔淋巴結腫大、質硬,斷面呈黃白,色,呈髓樣變,淋巴濾泡明顯增生。單純氣喘病時,其他內臟器官無明顯的異常變化。有其他細菌繼發感染時,肺臟上還可能見到巴氏桿菌肺炎;膿灶形成,肺膜常與胸壁、心包等處粘連或愈著等病理變化。

組織學檢查

在病的早期急性病例,主要是支氣管周圍炎及融合性間質性肺炎,小支氣管及血管周圍出現淋巴樣細胞增生,形成“管套”。肺泡腔內充滿漿液性滲出物,其中混有中性粒細胞,淋巴樣細胞和脫落的肺泡上皮細胞。隨之,發生融合性支氣管肺炎,小支氣管周圍的肺泡腔充滿多量炎性滲出物,其中混有淋巴細胞和脫落上皮細胞,小支氣管周圍及肺泡間組織有淋巴樣細胞。小支氣管黏膜上皮脫落,管腔內充滿多量炎性滲出物。

臨床診斷

X光機X光機

根據典型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步做實驗室診斷。

X光檢查:在肺葉的內側區及心膈角區呈現不規則的絮狀滲出性陰影,密度中等,邊緣模糊。對陰性豬應隔2~3個月後再復檢1次。

血清學檢查:微粒凝集試驗、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

鑑別診斷本病應與豬流行性感冒、豬肺疫豬肺絲蟲病豬蛔蟲病鑑別。

從流行病學特點看本病只有豬發生,任何年齡、性別、品種和用途的豬都可發病,但以小豬症狀明顯,死亡率高,體格健壯的豬只,只是偶有咳嗽聲。本病以慢性經過為主,在新疫區可呈急性暴發;在老疫區多為慢性或隱性經過。在飼養管理不良、天氣突然變化時,症狀隨之明顯惡化,用一般藥物治療後,症狀暫時消退,以後又能復發。
臨診症狀以咳嗽和氣喘為特徵,體溫、精神和食慾正常,病程較長。隨著不良因素的影響,症狀明顯或加劇。
病理剖檢以兩肺的心葉、尖葉和膈葉發生對稱性的實變,中間葉實變,以及肺部淋巴結腫大、增生為特徵,其他內臟器官無明顯變化。
血清學診斷血清學方法診斷豬支原體肺炎得到了發展,微粒凝集試驗、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微量補體結合試驗、免疫螢光、ELISA等方法可用於診斷。
鑑別診斷主要注意與肺絲蟲和蛔蟲的區別,因豬肺絲蟲幼蟲可以引起豬發生咳嗽。但在肺絲蟲引起的咳嗽時,可於糞便中檢出蟲卵或幼蟲,剖檢時可在支氣管內發現蟲體,並在膈葉的後緣形成病變和剪開時見到蟲體。蛔蟲幼蟲所引起的咳嗽,數天內逐漸消失,無氣喘症狀。特別應注意與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相區別。

疫病防治

預防

飼養管理
①在沒有發生豬氣喘病的養豬場,要認真貫徹自繁自養原則,防止從外單位買進病豬,這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措施。積極推行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建場初引入單一來源的無支原體肺炎的健康後備豬,隔離飼養;不同用途的豬只-種豬、後備豬、育成豬、肥豬,應隔離飼養,專人負責;堅持出欄後的空舍時間和徹底的消毒制度;根據我國目前養豬現狀,爭取做到同日齡或相近日齡的豬只全進全出,最低要求做到通舍或同欄的全進全出。
②平時注意加強飼養管理,餵給營養齊全的配合飼料,避免突然變換飼料和餵給霉敗變質飼料;豬圈保持清潔、乾燥、通風,勤打掃,防寒保暖,避免過於擁擠。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對斷奶仔豬定期進行驅蟲工作。
預防免疫自然和人工感染的康復豬能產生免疫力,表明可通過注射疫苗預防豬支原體肺炎。中國獸藥監察所已研製成功豬支原體肺炎(豬氣喘病)乳兔化弱毒凍乾苗,江蘇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製育成的168株無細胞培養弱毒苗,國內尚有從國外引入的豬氣喘病滅活疫苗銷售,可供選用。
發病時的控制措施
採取早期發現,嚴格隔離,加強飼養管理,藥物防治,淘汰病豬,更新豬群的辦法。
①早期發現,早期嚴格隔離,及時清除傳染源(病豬)。
②加強對病豬的飼養管理,管理的好壞對本病的發生和病豬的康復有密切關係。
③病豬不能留作種用,宜淘汰。
④藥物防治對豬氣喘病來說,藥物控制是重要的內容之一。

肺炎支原體感染人體後,經過2~3周的潛伏期,繼而出現臨床表現,約1/3的病例也可無症狀。它起病緩慢,發病初期有咽痛、頭痛、發熱、乏力、肌肉酸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發熱一般為中等熱度,2~3天后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症狀,突出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間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膿性痰,有時痰中帶血,也可有呼吸困難、胸痛。發熱可持續2~3周,體溫正常後仍可遺有咳嗽。
豬支原體肺炎患者雖然自感症狀較重,但胸部體檢一般無明顯異常體徵。鼻部輕度鼻塞、流涕,咽中度充血。耳鼓膜常有充血,約15%有鼓膜炎。頸淋巴結可腫大。約10%~15%病例發生少量胸腔積液。除呼吸系統的表現外,豬支原體肺炎可伴發多系統、多器官損害。皮膚損害可表現為斑丘疹、結節性紅斑、水皰疹等。胃腸道系統可見嘔吐、腹瀉和肝功損害。血液系統損害較常見溶血性貧血。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可見多發性神經根炎、腦膜腦炎及小腦損傷等。心血管系統病變偶有心肌炎及心包炎。
豬支原體肺炎患者胸部X線檢查變化很大,病變可很輕微,也可很廣泛。體徵輕微而胸片陰影顯著,是本病特徵之一。血常規檢查白細胞高低不一,大多正常,有時偏高。
豬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和胸部X線檢查並不具特徵性,單憑臨床表現和胸部X線檢查無法做出診斷。若要明確診斷,需要進行病原體的檢測。目前,國內豬支原體肺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血清學檢測。

治療

土黴素鹽酸鹽按每日每千克體重40~50mg計算,用5%氯化鎂溶液或用5%葡萄糖溶液稀釋,肌肉注射,每日1次,5~7天為一療程,必要時可重複一個療程。用滅菌花生油、豆油或茶油配製成20%~25%土黴素鹼油劑,在病豬頸、背側肌肉分點注射,小豬l~3ml,中豬4~6ml,大豬7~10ml,3天注射1次,共用6次。重病豬可與卡那黴素配合肌肉注射。不常使用土黴素的豬場,可按每噸飼料中加入1000g餵服,連用7天。
泰樂菌素每千克體重8~1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注3天為一療程,有一定療效。與土黴素或金黴素聯合套用可增加療效。
飼料中加入200g以上的磷酸泰樂菌素有一定治療作用。泰樂菌素添加到飼料中預防,用量:1~3周齡仔豬,每千克體重lOOmg;4~6周齡豬,每千克體重40mg;育肥豬每千克體重20mg,一直到出欄為止。
硫酸卡那黴素按每千克體重2萬~4萬IU計算,每日1次,肌肉注射,連續3~5天為一療程。或與土黴素油劑聯合交替套用,可以提高療效。
泰妙菌素(商品名:支原淨)每千克體重50mg拌料投服,連續2周預防;如每千克體重100mg拌料治療,連餵2周,有一定治療效果。
林可黴素(又稱潔黴素)按每噸飼料加人200g,連餵3周,或按每千克體重50mg,肌肉注射,每天1次,5天為一療程,也有一定效果。
喹諾酮類藥物常用恩諾沙星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都有較好的療效。恩諾沙星按每千克體重2.5mg,肌肉注射,每日2次。或每千克體重5mg,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用5~7天。或按每噸飼料加入400~800g餵服。
壯觀黴素(又稱治百炎)按每千克體重40mg,每日肌肉注射,5天為一療程。
強力黴素每千克體重10mg,每天1次,內服;每千克飼料200mg混飼;每升水100mg飲水。連續套用5~7天。
螺鏇黴素、四環素、北里黴素甲碸黴素等多種藥物,也可用於治療豬支原體肺炎,但以複方藥物效果更好,如金西林(有效成分金黴素、磺胺二甲嘧啶、青黴素)。
為緩解喘息可注射3%鹽酸麻黃素,或2.5%氨茶鹼等對症療法。

突出表現

肺炎支原體感染人體後,經過2~3周的潛伏期,繼而出現臨床表現,約1/3的病例也可無症狀。它起病緩慢,發病初期有咽痛、頭痛、發熱、乏力、肌肉酸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發熱一般為中等熱度,2~3天后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症狀,突出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間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膿性痰,有時痰中帶血,也可有呼吸困難、胸痛。發熱可持續2~3周,體溫正常後仍可遺有咳嗽。
支原體肺炎患者雖然自感症狀較重,但胸部體檢一般無明顯異常體徵。鼻部輕度鼻塞、流涕,咽中度充血。耳鼓膜常有充血,約15%有鼓膜炎。頸淋巴結可腫大。約10%~15%病例發生少量胸腔積液。除呼吸系統的表現外,支原體肺炎可伴發多系統、多器官損害。皮膚損害可表現為斑丘疹、結節性紅斑、水皰疹等。胃腸道系統可見嘔吐、腹瀉和肝功損害。血液系統損害較常見溶血性貧血。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可見多發性神經根炎、腦膜腦炎及小腦損傷等。心血管系統病變偶有心肌炎及心包炎。
支原體肺炎患者胸部X線檢查變化很大,病變可很輕微,也可很廣泛。體徵輕微而胸片陰影顯著,是本病特徵之一。血常規檢查白細胞高低不一,大多正常,有時偏高。
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和胸部X線檢查並不具特徵性,單憑臨床表現和胸部X線檢查無法做出診斷。若要明確診斷,需要進行病原體的檢測。目前,國內支原體肺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血清學檢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