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巨細胞病毒感染症又稱包涵體鼻炎,主要侵害豬的鼻甲黏膜黏液腺、淚腺、唾液腺及腎小管上皮。在易感的種豬中可引起母體胚胎和仔豬發育不良、鼻炎和肺炎以及增重緩慢等臨診症狀,成年豬多為隱性感染。在飼養管理良好的豬群中,也可引起本病的地方性流行,給豬群的健康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應對該症積極地加以防治。該症的臨診症狀及防治方法如下:
臨診症狀
本病的潛伏期一般為7~10天。若無併發症時,本病在3周齡以上的豬通常不表現臨診症狀,但卻使胎兒和新生仔豬死亡。發生在2周齡左右的仔豬,病豬表現為噴嚏、咳嗽、流淚,鼻腔分泌物增多,隨之因鼻腔堵塞而吮乳困難,食欲不振,精神沉鬱,體重很快減輕,病死率一般在20%左右,大多數病豬3~4周內恢復正常。妊娠母豬在有毒血症時表現為倦怠、拒食,但無發熱或其他臨診症狀,仔豬產出時已死或產後不久死亡,存活的仔豬身體矮小、蒼白、下頜和跖關節水腫,增重緩慢。
防治方法
在暴發本病的豬場,採用抗生素藥物防治以防繼發感染,控制病情的蔓延。本病的流行通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本病的地方性流行對豬群並不構成嚴重問題,但在引進新豬時對豬場有很大的威脅,其原因是:不僅可刺激原豬群中在有循環抗體情況下的潛伏感染重新活躍,而且還會引起新引進的易感染豬初次感染,故應不從疫區引種,並在引進種豬時,進行血清學檢查,以防帶來新的傳染源或帶病毒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