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面卷子
豆面卷子的作法來源於餑餑蘸豆面的吃法。而滿族人吃餑餑蘸豆面之俗,則有一段佳話。
豆面卷子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滿族人的祖先都住在黑龍江以北地區,那裡天寒地凍,不長五穀,人們都以打獵為生,吃獸肉,穿獸皮,生活極其艱難。有的年輕人不滿足於現狀,但又不知到哪裡去尋找幸福,就問部落里年齡最大的老人。老人告訴他們:我只聽我的爺爺說過,要想好向南走,南邊有個長白山,那裡不僅森林茂密,野獸成群,山下還能種莊稼,到了那裡,生活就能好起來,年輕人聽了老人的話,很受鼓舞,便帶著少量生活用具和乾肉,開始了南下長白山的部落遷移。一路上大家風餐露宿,飢一頓飽一頓,不知趟過多少條大河,越過多少座大山,歷盡千辛萬苦。這年秋天,大家終於來到了長白山腳下,抬頭望去,只見山高林密,半山雲霧繚繞,給人一種神秘而肅穆的感覺。當時大家又累又餓,帶的乾肉已經吃完了,因為不知大山的根細,拖著疲憊飢餓的身子是很難上山去打獵的。大家正在發愁時,一個老人指著不遠處的兩片莊稼說:“那是什麼,說不定可以吃呢!”大家順著他的手指望過去,只見一片火紅火紅的,一片是金黃金黃的。大家找來當地人一打聽,才知道火紅的叫“蘇蘇步達”,(滿語;指糯米或高粱)。金黃的叫“突粒”,(滿語;指豆子、大豆)是非常好吃的。於是他們就按照當地人的說法,把“蘇蘇步達”。磨成面,做成餑餑,又把“突粒”炒熟後也壓成面,大家忙了一整夜。第二天,正在農曆的十月初一,大家以“蘇蘇步達”餑餑當飯,以“突粒”當菜,當時沒有桌子,大家都蹲在地上用手拿著餑餑蘸著“突粒”面吃。因為是第一次吃五穀雜糧,所以吃得特別香。為了紀念他們第一次吃五穀,滿族中就留下了每年夏曆十月初一不放桌子,不吃菜,不用筷子,手拿著餑餑蘸豆面吃的習俗。
製作方法:
原料:
江米麵500克 黃豆面100克 涼水約250克
製作:
1.用涼水將江米麵和成比餃子面軟的麵糊,放置20分鐘左右,在小盆中抹上色拉油或香油,倒入麵糊。蒸鍋水冒氣時將盆上屜蒸22分鐘取出,帶盆晾至稍涼。
2.炒鍋點火放黃豆面,用特小火炒,勤攪動至微變色。倒入面板晾涼。
3.在江米麵上下兩面都粘上黃豆面,擀薄,捲成卷後切成小塊裝盤。也可撒上白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