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學術自述:1991年6月從事大學教育和科學研究以來,在《民族研究》等專業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出版“在苗疆讀歷史”系列學術專著3部,主編(執行主編)大型學術文集《中國湘鄂渝黔邊區研究》5部,《細節如何決定成敗》等編著3部。“在苗疆讀歷史”之一《古村社會變遷——一個話語群的分析實驗》2005年出版以來,在學界引起較大反響。有學者認為“話語群”概念的提出,為社會變遷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至今已有10多位學者引用、評價過話語群理論。“在苗疆讀歷史”之二《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區的近代重構》受到同行專家的高度好評,2007年初版,2009年再版。“在苗疆讀歷史”之三《田野中的文化呈現——穿越文化浸洗的廩嘎人歌舞研究》(第一作者)2010年7月出版,8月底登上新華書店暢銷書周排行榜。“在苗疆讀歷史”系列學術著作始終以楊建新先生“各民族共創中華”的理論為學術指導,以中華大歷史為背景,以各民族的主體性及其實踐為主線,建構多民族社區的變遷軌跡。在這個研究活動中,我們建立了一個基本的研究邏輯,那就是:“制度、文化、血統與歷史選擇”。
三、近年來主要學術活動
(一)“在苗疆讀歷史”系列學術專著
1.之一:《古村社會變遷——一個話語群的分析實驗》,18萬字,民族出版社,2005年6月。
2.之二:《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區的近代重構》,34萬字,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初版。2009年7月再版。
3.之三:《田野中的文化呈現——穿越文化浸洗的廩嘎人歌舞研究》(第一作者),28萬字,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二)主要學術論文
1.19世紀湘西“苗疆”屯政與鄉村社區新階層的興起,《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2.苗疆邊牆與清代湘西民族事務的深層對話,《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3.論現代民族學的語言學分析方法,《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4.廩嘎人喪堂歌與古代薤露歌淵源考,《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5.新時期民族文化動員與民族邊界重構的動力——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民族文化動員為觀察中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
6.湘西苗族歷史上形成的國家認同圖景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7.鄉村社會研究的難題與話語群的觀察對策,《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相關詞條
-
譚必祥
宣德元年(1426)三月初五日,陳智等師至茶籠,與黎利接戰,屢戰屢敗。 四月,降陳智、方政為事官,立功自贖。 明宣德八年(1433),蕭授發黔、蜀、楚諸...
-
譚姓
周初大封諸侯時,譚國為姒姓諸侯國,被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到了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於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併了譚國。譚國國君譚子逃...
起源 分布 堂號 郡望 家譜 -
譚[中國姓氏]
周初大封諸侯時,譚國為子姓諸侯國,子姓被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市西)。譚國國勢一直不盛,不久就淪為齊國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於周莊王四年...
起源 分布 堂號 郡望 家譜 -
譚氏
周初大封諸侯時,譚國為姒姓諸侯國,被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到了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於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併了譚國。譚國國君譚子逃...
起源 分布 堂號 郡望 家譜 -
譚友道
"譚友道隨九溪衛指揮翟亨征麓州
-
譚鑫培
譚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0日),本名金福,字望重,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京劇譚派藝術的創立者,被尊為京劇界鼻祖,亦有伶界大王之...
藝壇評價 弟子流派 家庭 藝術特色 代表劇目 -
君子好逑[胡明凱、譚友業執導電視劇]
《君子好逑》是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和大楚長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袂製作的古裝電視連續劇,改編自明代著名古典小說《好逑傳》,由香港導演胡明凱、譚友業執導,鄭...
劇情介紹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幕後製作 分集劇情 -
桓譚
桓譚(公元前40年前後-公元32年前後),東漢哲學家、經學家、琴師、天文學家。字君山,沛國相(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人)人。17歲入朝,後因在劉秀面前公開...
個人簡介 多才多藝 議論時政 批判讖緯 形神明論 -
譚子化書
《化書》,道家著作,唐末五代譚峭撰。共六卷,分道、術、德、仁、食、儉六化,一百一十篇。全書在內容上,譚峭繼承老子 “有生於無” 最後“有” 又歸於 “無...
內容簡介 評價 版本 圖書目錄 圖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