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當今世界,醫學發展進一步開展了學術爭鳴。名醫謝安提出“調補氣血,培元療癌”的醫學思想,開創了醫學的“培元抗癌”先河。被譽為謝氏醫學。謝安博覽群書,潛心醫道,勤耕不輟,博學多才,底蘊深厚,畢生致力於弘揚光大祖國醫學,學術上力求精益求精,臨床中敢於攻堅克難,特別是在疑難病的實踐與研究中勇於推陳致新,獨闢蹊徑,提出許多具有真知灼見的見解,總結出豐富的傳世經驗,其在祖國醫學的傳承與振興、研究與臨床套用等方面更是造詣頗深,貢獻較大,被認為是對“中醫藥傳承有卓越貢獻”者之一。
謝安教授早年畢業於安徽醫學院,從事臨床工作三十餘年,學貫中西醫,博採諸家之長,治學嚴謹,勤於臨床醫療教學實踐,堅持以中醫為主,崇尚中西醫結合。臨床診治擅長扶正祛邪,治本側重脾胃。立方遣藥頗具韜略,倡導治療與養生為一體。謝安是國內最早提出“虛損”是腫瘤發病的根本原因的專家之一;他創造性地將現代腫瘤藥物靶向理論與中醫歸經理論相結合,提出了中醫腫瘤靶向給藥的新觀點,對於各種疑難重病,更具有獨到的心得和見解以及豐富的臨床醫療經驗。
學術思想
(一)扶正為優。中醫治療腫瘤當然要強調辨證論治,但以扶正為優;如對肝癌配伍養肝陰、疏肝氣;對肺癌配伍補肺氣、養肺陰;對賁門癌配伍降胃氣、養脾陰等。以使中藥處方更完善、更靈活、更具針對性,這對提高療效極為關鍵、至關重要。中醫中藥雖以扶正為優,但其祛邪之功亦極其突出。如見熱症則可選用半枝連、七葉一枝花等清熱解毒中藥;全身情況尚可但見腫塊變化不大可選用蛇六穀、半夏、南星、黃藥子等化痰軟堅中藥;在見有青紫舌及舌脈異常或血液高粘狀態的癌症者中,可選用川芎、延胡索、牛膝等活血化瘀中藥;
(二)血脈宜通。血液高粘及血栓栓塞則是西醫對中風、心肌梗塞發病的二個重要病因與病理,而中醫認為氣血逆拂是心絞痛及中風的主要病機。目前臨床使用已廿餘年的中藥丹參即是這中西醫結合的產物,至今不衰。鑒於卅餘年以活血化瘀法改善癌症血液高粘狀態取得有效經驗。對同時具有血液高粘狀態的心腦血管病,特別見有青紫舌和舌脈異常時,必用活血化瘀法為君。丹參一味功同四物,但僅停留在一病一藥是不夠的。
(三)氣陰宜補。氣血間辨證關係眾所周知,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在心腦血管病中,少見氣滯血瘀,而多見氣虛血滯。因此,對心腦血管病必須在活血化瘀同時,配伍大量補氣藥,如黃芪、黨參等極為必要。中醫理論又認為氣生血,氣虛則陰血亦易不足,故在補氣同時不忘補陰,生地、當歸、麥冬之類。
(四)補腎為基。腎病中醫治療雖有清肺、健脾、補腎三大法,但又必須配合疏風、瀉火、利水、化濕、活血等治法,補腎法是腎病的各型或各期中,使用最基本的治法。補腎法中主藥應是生地黃,儘管六味地黃丸中地黃為熟地黃,由於熟地較滋膩,有呆胃之弊,而生地黃有清熱生津之功,故臨床常以生地黃為補腎之君藥。六味地黃丸為補腎主方這已被公認,而其類方更常被腎病所選用,如杞菊地黃丸常用於肝腎陰虛,知柏地黃丸常用於陰虛火旺證附桂八味丸常用於腎陽虛證,濟生腎氣丸常用於腎水泛濫證,參麥地黃丸常用於脾腎氣虛證。補腎的君藥為生地黃或熟地黃,說明以補陰(血)為主,即使要溫陽,如附子、肉桂、仙靈脾、肉蓯蓉等,仍須以補腎陰為基,故附桂八味丸或金匱腎氣丸,即在滋補腎陰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附子、肉桂所組成,這亦是陰陽學說中,陰陽互根及陰陽轉化的理論指導。
(五)平衡陰陽。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主張四體液學說:多血質、粘液質、急躁質、憂鬱質。古印度名醫蘇斯拉他主張三體液論:人體系由氣、膽、痰三種原質組成。古印度佛教醫學又提出四原素:即地、水、火、風耳,結而成身。《黃帝內經·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故五五二十五人”“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別其五色,異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主張五形各分五色。但不少人並無西醫所檢查出的病症,即所謂亞健康者。從中醫脈舌所察,結合主訴,或見氣虛、陽虛;或陰虛、血虛;或見熱體、寒體;或濕重、瘀阻。這些體質偏勝往往極易導致疾病叢生,必治未病要求,以中藥來平衡偏勝的陰陽實為重要。
治學格言
中醫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傳承是當今振興中醫的關鍵所在,學習中醫是博採眾長、一專多能、見難而上;醫哲求索、中西結合、融匯貫通。臨床行醫準則是診斷病證明確、指標客觀可靠、治療簡明有效。希望全社會重視中醫,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中醫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