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9年11月27日,山東諸城市恐龍澗,這是不久前挖掘出的恐龍化石,這裡不久將建成的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
日前,在諸城市恐龍澗,隨著蓋層岩石的漸漸鑿開,一條長500米、均深26米的恐龍化石長廊驚現。經國內外數十位恐龍專家考察證實,這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規模最大、化石儲量最豐富的恐龍化石群。
恐龍澗位於諸城市龍都街道庫溝村北小嶺下,化石暴露面積23000平方米,是一處由多個化石密集區構成的化石集群。其中庫溝恐龍化石長廊長500米,均深26米,呈45度斜坡分布,化石高低錯落、層層疊疊,形形色色的巨型恐龍遺骸不規則鑲嵌在灰褐色岩石中。專家考證,這些恐龍化石群形成於約7000萬年前,屬中生代白堊紀晚期,化石的典型性、稀有性和代表性突出。
1964年和1988年,諸城對恐龍化石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發掘,產出並裝架成功具有世界影響的“巨型山東龍”、“巨大諸城龍”等鴨嘴龍化石骨架。2008年1月開始第三次大規模科學發掘。目前,已發現庫溝恐龍化石長廊、恐龍澗化石隆起帶、臧家莊化石層疊區三處大規模恐龍化石埋藏地,發現恐龍化石15000多塊。
目前,諸城已確定在恐龍澗按世界一流標準建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該項目列入2009年度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山東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
特點
諸城市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資源,市場開發價值巨大,發展前景廣闊,關於地質公園的策劃規劃,一要高起點、高標準,要立足建設世界一流場館標準,進一步篩選、整合各設計單位的規劃方案,優中選優,努力提升設計方案建設水平,使其更具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二要統籌兼顧,綜合開發,要注重研究保護和旅遊開發,提升科研科普功能,著力打造國家級地質公園,建設世界一流的精品景區,以更好地利用好這一世界珍稀資源。諸城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汝孝對於下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是提升境界,最佳化方案。各設計單位要進一步,創意策劃、規劃實施方案,努力實現投入產出效益最大化,旅遊部門要全力配合策劃單位把握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同時籌劃高端專家參與的論證會,集思廣益,全面提高方案的總體水平;
二是突出主題,彰顯文化特色。要以恐龍文化為中心,以科研為支撐,科普為支柱,打造立足半島,面向國外的旅遊目的地,要突出國家級地質公園這一主題,增強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實現保護與開發並重。三是提高效益,加快進度。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儘快設計主場館規劃設計方案,並儘快開展外部造型、建築裝修、內部設計等規劃依次推進,對後續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條件。四是統籌合作,形成合力。旅遊、財政、國土、規劃、交通、水利等部門要立足職能,全力配合,合力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要加強對上級的溝通匯報,積極爭取上級的政策、土地、資金支持,為地質公園的開發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項目簡介
諸城境內遍布恐龍化石資源,其中以龍都街道庫溝村北的龍骨澗最為著名,上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曾先後出土“巨型山東龍”及“巨大諸城龍”(世界上最大的鴨嘴恐龍化石骨架)等十幾具恐龍化石骨架。龍骨澗因恐龍化石儲量豐富,種類齊全、保存完好,被中外專家譽為“世界恐龍化石寶庫”。
自2007年起,諸城市委、市政府把開發恐龍文化項目作為建設經濟文化強市的重大工程,經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批准,對全市恐龍化石點進行了普查和保護性發掘,著力推進恐龍地質公園建設。於2007年被省國土資源廳批准為省級地質公園,2009年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資格,被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分別命名為恐龍和地質科研科普基地。
恐龍化石地質公園開發建設主要圍繞恐龍化石普查發掘、化石保護、修復裝架、科研科普、規劃建設、宣傳推介以及完善設施配套等方面開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化石普查發掘成果豐碩。自2008年1月份開始,組織人員分組常年對全市恐龍化石資源進行普查,截至目前,共發現恐龍化石點40多處,先後確定了庫溝、恐龍澗、臧家莊、焦家莊、西見屯、侯家屯、掘村及皇龍溝等重點發掘區。化石發掘面積達1.5萬平方米,暴露化石1.7萬多塊。確定了10個恐龍新屬種,其中,2種鴨嘴龍、2種暴龍、3種角龍均填補了國內外恐龍研究領域的空白。已產生了6個世界之最: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世界上個體最高的鴨嘴龍化石骨架、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恐龍足跡群、世界上同一區域產生恐龍屬種最多的地方、世界上最古老的角龍化石、世界最大規模的恐龍骨架群。
二是嚴格落實保護措施。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專家的指導下,健全完善化石編號、登記、修復、入檔、存儲等保護管理制度,並對裸露化石採用國際先進技術加固保護。對庫溝恐龍化石長廊遮蓋大棚進行了維修加固,鋪設了排水管道,安裝了消除紅外線和紫外線照明燈,落實防潮、防塵、防光措施,有效地保護了化石資源。皇龍溝恐龍足跡群修建了參觀棧道和頂部防水牆,完成了臧家莊分場館工程主體鋼結構框架。
三是積極開展化石裝架。隨著化石發掘工作的陸續展開,取出的化石陸續運抵化石修復園進行修復、補配和裝架。截至目前,共修復化石3000多塊,同時,還修復了若干碎化石。在化石裝架方面,成功裝架起鴨嘴龍、甲龍、角龍、霸王龍等不同屬種、不同形態的恐龍化石骨架12具,其中,新裝架並初步命名的“巨大華夏龍”化石骨架,長21米、高12米,超過了“巨大諸城龍”。
四是高起點、高標準進行策劃規劃。諸城市恐龍化石地質公園籌建領導小組邀請廣州三驛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中國旅遊設計院、山東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美國原野探索國際有限公司、四川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美國MCM集團、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國內外知名旅遊策劃規劃單位和策劃專家,來我市考察並對恐龍地質公園項目進行總體策劃、規劃,先後組織召開了3次大規模策劃方案論證會,邀請國家、省、濰坊以及我市旅遊、規劃、國土、發改、環保、林業、水利等方面的領導、專家聽取匯報、進行點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推進了策劃規劃工作的深入開展。目前,正邀請美國MCM集團和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以及山東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做項目的旅遊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主場館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爭取年內完成規劃並動工建設。
特色
“中國龍城”諸城,恐龍化石資源蘊藏豐富,已發現的恐龍化石點多達30處,其中以恐龍澗最為著名,曾先後出土“巨型山東龍”及“巨大諸城龍”(世界上最大的鴨嘴恐龍化石骨架)等十幾具恐龍化石骨架。恐龍澗因化石儲量豐富,種類齊全、保存完好,被中外專家譽為“世界恐龍化石寶庫”。
為把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文化優勢和產業優勢,2007年諸城市委、市政府把開發恐龍文化旅遊項目作為建設經濟文化強市的重大工程,提出對全市恐龍化石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並建設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項目規劃面積6000畝,其中核心區1500畝,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主要建設“一園兩城三大基地”。“一園”,即:白堊紀公園;“兩城”,即:恐龍科學城、恐龍文化城;“三大基地”,即:恐龍和地質科研科普基地、恐龍動漫影視基地、恐龍娛樂休閒基地。採用恐龍形狀建設主場館,主要展示世界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長廊、世界品種最多的恐龍化石集群、世界個體最高的鴨嘴龍化石骨架等多個世界之最,其中恐龍化石骨架展示將達100多具。
目前,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恐龍化石發掘取得重大成果,新發現了庫溝恐龍化石長廊、恐龍澗化石隆起帶、臧家莊化石層疊區等三處大規模恐龍化石埋藏地。其中,庫溝恐龍化石長廊,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新發現的角龍類、霸王龍類以及甲龍類、虛骨龍類等恐龍化石,填補了恐龍研究領域的空白。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被全國科協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分別命名為恐龍科研科普基地和地質科研科普基地,被國家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被山東省列為重點建設項目,正在積極申報國家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奇觀。
諸城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建成後,將以其巨大的科研價值、文化價值和旅遊價值,成為山東“黃金海岸、山水聖人”旅遊圈的“龍頭”產品,構成“一山一水一龍一聖人”的旅遊新格局,對於打響諸城“中國龍城”品牌、提升優秀旅遊城市檔次、加快經濟文化強市建設步伐必將發揮重大作用。
投資
為把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文化優勢和產業優勢,有“中國龍城”之稱的山東諸城市提出對全市恐龍化石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並在恐龍澗建設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項目規劃面積6000畝,其中核心區1500畝,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主要建設“一園兩城三大基地”。“一園”,即白堊紀公園;“兩城”,即恐龍科學城、恐龍文化城;“三大基地”,即恐龍和地質科研科普基地、恐龍動漫影視基地、娛樂休閒基地。採用恐龍形狀建設主場館,主要展示世界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長廊、世界品種最多的恐龍化石集群、世界個體最高的鴨嘴龍化石骨架等多個世界之最,其中恐龍化石骨架展示將達100多具。
在處於建設中的諸城臧家莊暴龍遺址、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化石長廊、黃龍溝足跡群等地看到,這些曾經的化石發掘點已經建起了場館或保護性措施,“恐龍之旅”已初具雛形。諸城市市委副書記張洪全說,集恐龍化石資源研究、保護、開發、展示於一體的大型恐龍主題場館正進行實質性的規劃建設,一批恐龍文化研究成果也將相繼問世。
據悉,諸城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建成後,將以其巨大的科研價值、文化價值和旅遊價值,成為山東“黃金海岸、山水聖人”旅遊圈的亮點產品,構成“一山一水一龍一聖人”的旅遊新格局。
諸城地下恐龍化石蘊藏豐富,市內已探明恐龍化石點多達30處,曝露化石2萬多塊,發現10多個屬種的恐龍化石,主要為白堊紀晚期種類,這一化石群也被證實為目前世界上已發現曝露面積最大的恐龍化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