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澗

恐龍澗

恐龍澗恐龍澗位於山東省諸城市,是一條長500米、深26米的恐龍的化石長廊。 山東諸城市的恐龍澗,是一條長500米、深26米的恐龍化石長廊。 這裡陸續出土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和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

概述

恐龍澗恐龍澗
恐龍澗位於山東諸城市,是一條長500米、深26米的恐龍的化石長廊。這裡陸續出土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和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目前,以恐龍澗為核心區的諸城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現已被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命名為恐龍科研科普基地和地質科研科普基地,並順利通過國家地質公園的評審,正在積極申報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奇觀。

地理特徵

山東諸城市的恐龍澗,是一條長500米、深26米的恐龍化石長廊。這裡陸續出土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和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 恐龍澗位於龍都街道庫溝村北的小嶺下,化石暴露面積23000平方米,是一處由多個化石密集區構成的化石集群,呈45度斜坡分布。

發現

據說,19世紀就有人經常會在這裡發現一些奇怪的骨頭,村民以為是中藥里的“龍骨”,就隨口把這裡叫做“龍骨澗”了,“龍骨澗”即今天的“恐龍澗”。
五六十年代,經常有村民到這裡來撿拾那些大塊的“石頭”用以填地基壘牆,而那些搬不動的大塊骨骼化石則任其暴露在荒野中風化。
1964年的雨季來得早,涓河流域的雨水格外多。河水暴漲淹沒了低矮的恐龍澗,溝壑的泥土由於長期受到雨水的沖刷不斷垮塌,正在地底沉睡的表層恐龍化石被雨水猛然掀開了身上的被子,終於讓這神秘而古老的物種重見天日。
夏日雨後,兩個少年一起結伴去恐龍澗刨草餵兔,掘落之處,碰上了硬硬的東西,撥開草叢,見到一根長長的骨頭凸顯出來,粗大的骨骼令孩子們不寒而慄,也引來了中國科考專家。1964年8月,根據民眾的反應,國家地質部石油局綜合研究隊山東普查大隊在諸萊盆地進行地質考察時,在恐龍澗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翻開厚重的歷史,《諸城縣誌》(1960年版)是這樣描述的: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這裡的老百姓經常在砍柴時拾到龍骨,用以不慎把手劃破時止血,只不過當時不知道這就是恐龍化石而已……
龍澗的生成,上溯到2億3千萬年前左右的中生代三疊紀中期的恐龍時代。恐龍澗西臨涓河,東接泉子溝,南至嶺下,北靠沖溝。

化石形成說

專家稱,恐龍澗的這些恐龍可能是在一起游移活動時,,然間遭到某種外力作用,很有可能是洪水爆發,將正在移動中的毫無防備的恐龍衝殺後在恐龍澗一帶沉積。從化石的磨圓度來看,這些骨頭沒有經過長時間摩擦,骨骼外表仍很尖銳、粗糙,說明恐龍生活棲息地就在當地這個範圍。

恐龍化石的作用

在我們當地的人們都知道化石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此血功能。把恐龍化石研成粉,撒在傷口上血即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