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體民歌
流行在四川德格一帶的“古兒姆”和流行在雲南中甸一帶的“日瑪”等。諧體民歌,一般為四句一首,每句六個音節,每兩個音節一停頓,一句三頓。不講求押韻,也有每首六句或八句,各句亦為六音節三頓。有的通篇為比喻,有的通篇直陳。也有前兩句比喻,後兩句指實,或前實後喻。這種詩歌格律 ,最初見於9世紀前後的敦煌古藏文詩歌中。17世紀時,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曾運用這種格律寫了近70首情歌,流行於世,與傳唱於民間的諧體民歌相得益彰。
根據結構形式與格律劃分的中國藏族民歌類別之一。包括藏族原有的流行在西藏、甘肅、四川巴塘地區的“諧”。
諧體民歌
流行在四川德格一帶的“古兒姆”和流行在雲南中甸一帶的“日瑪”等。諧體民歌,一般為四句一首,每句六個音節,每兩個音節一停頓,一句三頓。不講求押韻,也有每首六句或八句,各句亦為六音節三頓。有的通篇為比喻,有的通篇直陳。也有前兩句比喻,後兩句指實,或前實後喻。這種詩歌格律 ,最初見於9世紀前後的敦煌古藏文詩歌中。17世紀時,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曾運用這種格律寫了近70首情歌,流行於世,與傳唱於民間的諧體民歌相得益彰。
西藏民歌是西藏民間文學中瑰麗的花,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較高的藝術性。縱觀西藏民歌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西藏民族社會歷史、時代生活、風土人情以及文化藝術演變的...
簡介 歷史淵源 民歌分類 藝術特色 代表作品藏族民歌形式之一。包括藏族原有的流行在甘肅、青海、四川等省藏區的“魯”、“卓”,流行在甘肅、青海和四川阿壩各藏區的“拉伊”,流行在雲南藏區的“擦拉”和西...
魯體民歌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西藏民歌是流傳於西藏各地的民歌小調。西藏民歌是西藏民間文學中瑰麗的花,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較高的藝術性。縱觀西藏民歌的發展過程,反映了西藏民族社會歷史、時...
簡介 起源 藝術形式 西藏民歌的種類 意境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人,是齊梁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今人對他的詩歌作品關注較多,其他作品則鮮有提及,他的志怪小說集《續齊諧記》無論是在中國志怪小說發...
簡介 作者簡介 配圖倉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
人物生平 文學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原生態民歌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創造出的民間歌曲,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介 民歌 原生態據考證,這是18世紀末,西藏地方主事大臣竺仁。顛曾班久,在內地各地名勝遊歷,廣泛接觸內地兄弟民族特別是漢民族的歌舞音樂之後,帶上揚琴返回拉薩,將內地音樂...
概述 鍋莊倉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
人物生平 文學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